【編者的話】擁抱非美陣營,香港的危與機
香港回歸二十七年,正顫顫巍巍地想找到新軌。拉攏非美陣營,可能是歐美資金撤出香港後的一條新路。但新加坡也動作頻頻,香港的「危」與「機」持續上演。
二○二四,香港回歸二十七年,號稱「擴大版」香港國安法的基本法二十三條,正式上路了。
這個「一國兩制實驗場」變成了什麼樣?台灣能從當中看見什麼樣的警示?懷抱著這些疑問,《天下》派出記者深入香港訪談。(見86頁)
「我最大的驚訝是,竟然有人公開討論一國兩制的未來,香港竟然還有這種空間,」資深主編史書華對一場中環的早餐會,印象深刻。
儘管這場討論不能具名,但這群留在香港的人不認命地,想維持自己生活的自由與尊嚴。
香港正顫顫巍巍地想要找到新軌,而地緣政治給了她「危」與「機」。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二○二二年底出訪沙烏地阿拉伯,跟中東各國簽訂各種戰略協議。緊密盯著北京的香港政府,開始以吸引中東國家投資和中東遊客為政策重心。
儘管目前還在很初期,還鬧出冒牌中東王子的笑話,但拉攏非美陣營,的確可能是歐美資金撤出香港後的一條新路。
持平地說,非美陣營目前完全填補不了歐美資金的缺口。但以金磚國家為首,非美陣營的確正在壯大。
除了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南非「金磚五國」,如今埃及、衣索比亞、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土耳其等中型強權也加入。這個開發中大國的陣營,正在挑戰西方主導的全球秩序。
只是這塊新大餅不只香港想吃,新加坡也動作頻頻。不論誰最後吃到大餅,非美陣營的發展,均值得台灣關注。
華人第一家族的脆弱
另外推薦本期兩篇文章,一是首位台裔華府官員趙小蘭與父親趙錫成的專訪,在華人第一家族的華麗表象下,是脆弱、平凡且悲痛的失去。(見80頁)
年輕同事康陳剛與林綺薇的小宅專題,揭露昔日以透天厝為主的部份鄉鎮市區,年輕人卻只能買得起十五坪以下小宅預售屋,對政治人物高喊的居住正義是最大諷刺。(見72頁)
原定在花蓮舉辦的週年慶發表會,為了邀請更多讀者參與,七月二十二日將改在台北舉辦。本月發行與白沙屯媽祖合作的祈願金,歡迎訂戶免費索取,邀請您一同祈願,與台灣韌性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