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問題,新答案
能否幫助用戶「活得更久」和「活得更好」,是連續創業家及創投業者陳五福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最基本的2個考慮。他認為,不管時代和環境怎麼變,人們對這2項的追求不會變。
如果能讓活得更久的人也活得更好,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大題目?
台灣正走到這一步。1992年,台灣人均所得突破1萬美元,並在2022年突破3萬美元;1993年,65歲以上人口占台灣整體比率突破7%,此後快速上升,預計在2026年時達21%,而且平均壽命在今年也來到80歲。
30多年來,台灣社會在「活得更久」和「活得更好」上,進步明顯,儘管其中伴隨M型化所得差距拉大和少子化衝擊等副作用。
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還能沿用原有社會組織和經濟型態來應對嗎?著有《後工業社會的來臨》的已故哈佛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觀察,每一次社會轉型,都必然對應新的組織和經濟型態。當台灣每5人就有1位高齡者,換算成人數高達485萬,且持續增加,這個群體不是少數,而是主導變化的力量。
在工作生涯方面,退休年齡勢必會延後,或者退休後重新就業,並且增加全職以外的彈性工時選項,符合高齡工作者需要並彌補年輕勞動力不足的部分缺口。以後職場出現多代同堂的畫面將更常見,如同勞勃.狄尼洛主演的電影《高年級實習生》,長輩可能是下屬,工作倫理和管理跟著調整。
生活社交方面,在不婚不生風潮持續多年後,高齡者獨居的例子愈來愈多。缺少家屬親人陪伴下,日常情感交流除了養寵物,還有朋友們相約住進同一棟大樓或社區,或者搬入以此規畫的主題中心,找到情況類似的室友。報名上課學習新知技能、安排出遊和約會,也是高齡者熱衷參與的活動。
在照護醫療方面,護理和長照專職人力不足的難題,愈來愈嚴重。善用科技工具協助高齡者自我照護、組織可以彈性工作的照護員加入平台接單、訓練身體狀況好且有意願的中高齡人成為照護後備,這些都是正在發生,以及專家觀察到的解方。
特約主筆趙郁竹從以上3個方向出發,從台北、台中到台南一路採訪案例並參加研討會,完成這期探索「銀光商機」的封面故事。人口老化原本是社會問題,並不好解,但是換個方式轉為市場問題,有需求有供給,結合新創、大企業和商業模式,答案就變得清晰。
總有死忠科技迷期待將來某款黑科技橫空出世,實現人類的永生夢。那一天可能只會出現在科幻作品中,現實生活裡我們都在學習理解一個新的社會題目,並努力成為答案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