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2024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遠見 :2024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 雜誌名稱:遠見
  • 刊別:特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社:遠見天下
  • 封面標題:2024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 出版日期:2024/02/26
  • 定價:220
  • 優惠價:1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本地生接軌世界,境外生加值人才寶庫
解放在地框架
讓校園成為聯合國

為解決少子化帶來的生源問題,台灣各大學莫不致力於向境外招生,讓時下的大學校園漸有聯合國校園的雛形。惟,當校園變成小型的聯合國,不僅有助於學校解困,更讓學校師生有了不一樣的國際視野,讓大學生,不用出國也漸有留學的感受。《遠見》帶你通盤了解台灣高教大趨勢!
 

編者的話

本地生接軌世界,境外生加值人才寶庫
解放在地框架
讓校園成為聯合國

為解決少子化帶來的生源問題,台灣各大學莫不致力於向境外招生,讓時下的大學校園漸有聯合國校園的雛形。惟,當校園變成小型的聯合國,不僅有助於學校解困,更讓學校師生有了不一樣的國際視野,讓大學生不用出國也漸有留學的感受。《遠見》帶你通盤了解台灣高教大趨勢!
撰文∕李建興

下課鐘響,學生從教室紛湧而出。有別於以往幾乎清一色都是黑頭髮、黃皮膚,操著國語口音的同學穿梭在校園,位於桃園的開南大學,卻有截然不同的風景。儘管校區不大,學生也僅有4000多人,但略略聆聽周遭人群的談聲笑語,卻時而傳來日語、越語……等各式外國語,若不是觸目所及的中文招牌,還以為身處在國外的校園。
開南在112學年共有157位日籍生,是全台最多日籍生的大學,連臺灣大學都只能屈居第二。殊不知,該校113年度即將入學的越籍境外生更有650位,再度創下全台高教體系中越籍生人數最多的學校。
然而,擁有這樣如「聯合國」般的校園,並非開南的專利。鏡頭轉到半導體的故鄉新竹縣,受惠於全球各路精英都想來台修習半導體相關學科,地處新竹各大科技產業聚落裡的明新科技大學,一進入該校光電、機械、電機、電子、工管……等相關科系的教學現場,更不乏越南、菲律賓及印尼藉的學生,儼然國際學術論壇現場。
至於在台北市區的銘傳大學,憑藉著亞洲第一所美國認證大學,學籍被美國多所大學承認的優勢,據111學年度統計,該校18256名學生中,就有2063名境外生,僅次於臺大,為私校第一,而11.3%的境外生比例,則是全台第六。
事實上,根據教育部111學年度的統計,來台就讀的境外生已達到10萬3658名,其中以越南的23728人最多,占22.9%,其次則為印尼、馬來西亞、香港和日本。整體而言,較前一年增加9.6%。意謂著,儘管台灣距離國際名校充斥著各國學生的場景還有一大段距離,卻也逐步往聯合國校園邁進了。
比較各大學的「聯合國校園」程度,論境外生總數,以臺灣大學的3380人居冠,其次則為銘傳的2063人、成功大學2044人;但如按比例來說,則以龍華科技大學的14.37%居冠,黎明技術學院、明新科大則分別以14.08%、13.25%分居二、三名。
許多人不禁納悶,大學既是為國家高等教育的殿堂,何以還得講求國際化?尤其在教育資源短缺之際,為何還要讓外國人享有台灣的資源?
對此,許多國外學者,就提出了不少理由,佐證了「聯合國校園」的必要性。
理由1〉
學校就地國際化,提升世界競爭力
首先,荷蘭學者Hans de Wit與加拿大學者Jane Knight就認為,大學藉由整合國際或跨文化的資訊,融入教學、研究,如此一來,能將國外的經驗與文化融入本國高教,進而提升教育的多元性,以及學生、教職員的教育和研究品質。
此外,由於日新月異的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迫使高教必須與時俱進,向外連結,與世界接軌。尤其晚近AI顛覆、改寫許多舊有的學術理論,大專院校更需要快速迭代,以確保畢業生獲得適當的工作技術和可轉換的技能。
理由2〉
學生視野去框化,就地培養世界觀
而對於向來不夠國際化的台灣,「聯合國校園」更有迫切的需求。尤其台灣大學生,若非有機會出國,否則在缺乏國際化環境下,多半長期在國內,習慣向內看,難以意會到自己已與世界脫軌。
如同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全球學習倡議辦公室主任Doscher所言:「國際化不只是一件好事,而是必須做的事情,」他認為,參與跨國研究和教學合作、推廣在地國際化、創造並交流地球村民的新知識,多元的想法和觀點在合作關係中得以聚集。
也就是說,在與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同學互動及協商中,學生將不同想法的各個部分結合起來,形成一套全新的想法。如同20、30年前台灣大批學生留學潮,在歐美國家獲得當時在台灣學不到的新知及高深的技術,也得到在台灣沒有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藉由「聯合國校園」,能讓不同國籍的學生,對不同文化了解與包容,並符合時下顯學——SDGs精神及DEI(多元、公平、共融)促進「所有人的公平待遇和充分參與」的新時代職場理念。
理由3〉
國家強化產業力,向外留住好人才
撇除高教視角,其實許多國家致力於高教國際化,乃著眼於帶動國家產業經貿的成長,甚至藉此招募技術移民,許多企業更因為人力短缺,而不得不求助於高教圈。
對此,教育部技職司長楊惠玉就指出,以目前台灣人口趨勢的推估,至2028年,15~64歲的勞動人口低於總人口數的2∕3,意謂著台灣將失去人口紅利(事實上,可能會再提前),而到2030年,台灣人力需求約莫為1303萬人,但該年的台灣工作人口約為1187萬人,加上外國來台的工作人口則為75萬人,合計人力總供給量才1263萬人,足足短缺40萬人。
她進而指出,依國外經驗,人力短缺,除了努力催生,就得從招攬「外國專業人才」「移工」和「境外生」來著手,「其中境外生因已投入國內的教育資源,且具與台灣社會融合經驗,可視為潛在經濟移民,更應優先考量留用,」楊惠玉說。
於是,教育部去年9月提出「促進國際生來台留台實施計畫」,將投入52億元經費,預計至2030年可招收新生累計超過32萬人、留用人數累計超過21萬人。目標使整體僑外生招生數從目前的1萬多人,提升至2030年的4.2萬人,預計成長三倍,並促進優秀人才留台就業。
理由4〉
注入招生新活水,解決生源老問題
不過,對於飽受少子化衝擊,「求生若渴」的台灣各大學而言,「聯合國校園」不僅是生源的新活水,更能一解因「財務赤字」而被迫退場的現實問題。
教育部指出,除2023年確定退場的臺灣首府大學和中州科技大學外,包括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以及東方設計大學等四所私校,也將在2024年,走上退場一途。其中,首府大學和中州科大,已於2023年7月底停辦;另外四所大學,則會在2024年7月底停辦。
雖然教育部緩頰,除前述六所學校外,預估2024年,應該不會有私立大專院校被列為專案輔導學校。但大學退場的陰影仍在,畢竟這不僅是校方的損失,更是國家資源、學生受教權的共業。而細究學校退場的主因,皆為財務問題,而再往前推敲,則是因少子化導致生源不足的惡性循環。
尤其教育部根據人口資料推估,預計自114學年起,大一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而117學年又逢虎年效應,人數減至17.7萬人的低點,這也將是少子化海嘯的又一波重擊,雖然119學年度的新生因建國百年及龍年婚育潮而回升,但後續仍為下降趨勢,預計未來16學年,大一新生平均年減2900人。
對此,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斬釘截鐵表示:「面對少子化,大學只有兩條路可走,那就是瘦身及國際化。」
打造聯合國校園,需產官學共力
不過,要打造「聯合國校園」,絕非單憑學校一己之力就足以扛起的,必得靠產、官、學三方合力系統性操作,才能與國際搶才。
尤其,鄰近的南韓為解除飽受少子化之苦,各大學已於2023年8月,啟動「留學韓國30萬計畫」,盼吸引30萬名國際學生赴南韓求學,並透過簡化取得永久居留權相關措施,讓在韓國就讀碩博士學位的海外人才,獲得繼續留在韓國就業的誘因。
至於向來移民政策保守的日本,其「未來教育創造委員會」也於2023年3月,提出包括改善「大學國際化環境」在內的計畫,盼於2033年以前,達成吸引40萬國際學生赴日本就讀的目標。
而將台灣高教擺在世界的擂台上,「缺乏國際知名度」「缺乏國際學術能量」「缺乏國際人才就業機會」,為台灣的三大致命傷。
首先,在世界大學排名榜上,台灣的大學一般都表現不理想,其實,台灣很多大學的研究成就及教學品質,都遠比實際的排名來得好。這肇因於台灣的大學國際知名度不高,導致在國際同儕之間聲譽不足,自然在大學評比的所謂「印象分數」得分不高,而這不只會讓國際評比吃了虧,由於名不見經傳,更吸引不了優質的境外生來台。
因此,台灣的大學得提高教研水準之外,更迫切的是提升國際化。
此外,大學的研究與教學,應該針對有關人類或全球的重要課題,只關心地方性問題的大學,無法被肯定為國際型的大學。同時,大學也應與全球性的企業合作,才能把研究成果或培育的人才擴展到國際。
再者,大學必須把教學資源,與國外的大學及學生分享,亦即與國際各大學合作,並吸引國外的學生到本校。換句話說,大學應有響亮的商標(brand name),以國際市場為目標。
另外,政府也應致力留用,如境外生相關法規予以鬆綁,以免台灣成為國外人才「代訓班」。楊玉惠表示,政府目前已著手檢討優化《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雇用法》《就業服務法》《入出國及移民法》及其相關子法。
這包括將外國特定專業人才申請永久居留期間,由五年縮為三年,反之,其租稅優惠適用年限則由三年延為五年;同時,通案免除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聘雇外國專業人才之資本額或營業額限制,也鬆聘雇外國人所送英文文件得免附中文譯本、企業人員代訓期間由一年延長為兩年,以及放寬半導體廠商聘雇外國人不受兩年工作經驗限制,最後,則是僑外生畢業後的在台尋職居留期間,由最長一年延為兩年。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台灣要打造國際化校園,還是很有機會的。首先,台灣友善的人情味、相對便宜的物價、便利的生活機能,以及令人放心的治安,都是吸引外生來台的誘因。
另外,近幾年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優勢揚名國際,更是各國極欲取經的「極樂世界」。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就提到,國際學生多期待留學畢業後,能有良好的職場發展,建議台灣的大學校院與華語中心除了提供招生資訊,也能強化求學期間的實習、工讀資訊,以及畢業後職涯輔導,如此更能爭取國際學生就讀。
其次,近幾年台灣因防疫成績及經濟表現,知名度大開,更是台灣高教向外嶄露頭角的好機會。臺灣師範大學於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學排名中「國際展望」單項全台第一,校長吳正己就表示,許多境外生來台求學或是短期停留的主要動機,是源於對台灣文化有豐厚興趣。
於是,臺師大自境外生來台交換之前,國際處即線上辦理「台灣文化講座」,內容涵蓋台灣的地理、歷史、人文、旅遊美食等議題,以吸引姐妹校學生前來師大交換。
修練五大能力,聯合國校園如魚得水
總之,「聯合國校園」已成為未來大學校園的必然樣貌,這不只扭轉校方的治校策略,未來的大學生即便不出國留學,也得做好在國際化校園生存的本事。
首先是外語能力,尤其是英文,已成為校園的溝通「母語」而非外語。其次,在「聯合國校園」中,每位學生必須要了解並欣賞不同的文化。文化沒有高低,只有異同的程度。千萬別再排斥來自落後地區的學生,覺得他們拖累本地學生的教育學習,得了解並包容不同的文化才能擴充視野,適應21世紀的國際化。
第三,大學生需要了解及遵守國際禮儀及共通的規範,這些修養是未來國際溝通所必須遵守的準則,也關係個人是否能被國際社會接受。第四、要關心國際新聞時事,包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不能落後。最後,要建立和國際溝通的管道,多結交國際朋友。這些是維持國際競爭力所必備的條件。
綜上所述,時下的大學生應以成為一位成功的國際村村民為目標,如此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多姿又多彩,且,不出國也能享有留學的視野。
 

雜誌目錄

教育特刊目錄
 
16編者的話
讀萬卷書,一定得行萬里路? 文∕李建興
 
高教趨勢
18
本地生接軌世界,境外生加值人才寶庫
解放在地框架 讓校園成為聯合國 ∕李建興
 
28超前部署2028人口紅利消失,教育部兵分兩路拓生源
瞄準美歐、東南亞 設「新型專班」育才 ∕林信男
 
30他山之石〉國際生源競爭態勢白熱化
日韓爭取國際學生 難消除三大疑慮
 
高教拚國際
32臺灣師範大學校長 吳正己
「全英」環境非絕對 強化本土推進國際化 ∕林信男
34成功大學校長 沈孟儒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招攬外生首重「質」
36清華大學校長 高為元
插旗印度不僅搶生源 更讓校園邁向多元 ∕王筱慈
38政治大學校長 李蔡彥
國際化DNA再進階 「自由華語」圈粉全世界 ∕劉宗翰
40銘傳大學校長 李選士
亞洲最早獲美認證 畢業即擁雙國學分 ∕蔡炆璇
 
關鍵報告
44
企業最愛大學生,社會新鮮人薪資調查與人才需求 
掌握關鍵報告 助攻職涯順利起飛
 
46《遠見》2024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成大、北科大最受青睞 普大、技專戰成五五波 ∕李建興
 
542024新鮮人人才需求與薪資調查
行情超越資通訊 工程人才含金量最高 ∕胡華勝
 
精采人物
62
公開名人、前輩求學心法,提早規劃學習藍圖
學長姐不藏私 教你成為超級新秀
 
64封面人物〉英語教學YouTuber 阿滴
廣泛學習、勇敢「試錯」 收穫未來職涯成就 ∕林信男
學長姐帶路
70敦謙國際智能科技經理 黃柏憲
拚「學歷」更拚「學力」 工作態度決定能見度 ∕王筱慈
72CakeResume創辦人 劉君羿
別怕「把手弄髒」  養成自學力與創業力 ∕曾子軒
74翔安生醫、HIT共同創辦人 胡翔崴
放棄轉醫學系改選生醫 結合AI讓專業更有力 ∕李加祈
76壹加壹攝計藝術總監 楊立
跨域探索像打Game  成功串接專業與商模 ∕蔡炆璇
78世邦魏理仕台灣總經理 林敬超
當自己的總經理 他以「戰略思惟」規劃人生 ∕黃建誠
 
80臭味滾創辦人 夏綾那
25歲念大學不嫌晚 從創業實務印證理論 ∕郭逸
 
 
學群導覽
洞悉大學熱門科系,邀你打開成功之鑰
18學群挑最愛
接軌未來無往不利 ∕胡華勝
 
84資訊學群 
86工程學群
88數理化學群
90生命科學學群
92醫藥衛生學群
94生物資源學群
96地球與環境學群
98建築與設計學群
100教育學群
102社會與心理學群
104大眾傳播學群
106外語學群
108文史哲學群
110藝術學群
112法政學群
114管理學群
116財經學群
118遊憩與運動學群
 
 
技職教育
120
大缺工時代需才孔亟,如何畢業即就業?
搶先卡位產業 技職復興運動來了  ∕李建興
 
技職拚國際
128臺灣科技大學校長 顏家鈺
「先進者優勢」奏效 國際化已成日常 ∕林信男
130臺北科技大學校長 王錫福
射出國際化三支箭 「疊羅漢」重振技職魂 ∕劉宗翰
132龍華科技大學校長 葛自祥
「二不二要」拚實作 在校就能接單產線 ∕林信男
134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劉國偉
產學合一創造四贏 學生「入學即就業」
136正修科技大學校長 龔瑞璋
多元管道廣招國際生 校園變身聯合國 ∕王筱慈
技職學群
138機械∕動力機械學群 ∕胡華勝
140電機與電子學群
142設計∕藝術學群
144工程管理∕化工∕土木建築學群
148海事∕水產學群
150衛生與護理學群
152商業與管理學群
154食品∕農業學群
156家政∕餐旅學群
158外語學群
 

內容簡介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自許。旗下的「天下文化」創立於1982年春天,陸續推出「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人文」、「文學人生」、「科學天地」、「健康生活」等系列。而「遠見雜誌」以「財經、管理、科技 第一流雜誌」自許,每期內容多元化,遙遙領先國內所有財經月刊,是知識管理的第一品牌。2001年另成立「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讀書俱樂部」,更是啟動「讀一流書、做一流人」新風潮,提昇台灣社會的生命力。遠見獨家側身專訪成功領導人新思維,深入淺出的文字陳述,貼近追求精進觀念的科技新貴心靈。遠見頂尖人物論壇,分析產業前景與經營理念,樹立產業優秀典範模式,指標性的策略模式執導產業發展,擘畫前瞻新思維。曾做過「探索日本、透視矽谷、瞭望上海、悠遊歐洲」等專題,還有,「有朋自遠方來」的第一手特別報導,寰宇國際即時新知。全球管理大師經典智語,整合新世紀觀點領先議題,洞察機先瞭望全球經營智慧,透過智慧者的銳眼,探索世界新觀念。

內頁簡介

上頁下頁
  • P.1

  • P.2

  • P.3

  • P.4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4713510940570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立即評分
 

訂閱方案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商業理財-商業】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