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個帝國:阿卡德帝國
阿卡德國王薩爾貢(King Sargon of Akka d ) 取得阿卡德南方蘇美(Sumer)的土地後,約於公元前233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帝國,地點在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在薩爾貢之前一千年,蘇美人已經發展出最早的文明,建立灌溉系統,發明楔形文字,建立了烏爾(Ur)、烏魯克(Uruk)等城邦,每座城市中都擁有高聳的「塔廟」(ziggurat)。
神聖的統治者
薩爾貢和後繼者留給世間一項權力的概念,比軍事力量更崇高。人民聽從統治者的命令,不只因為他們贏得戰鬥,還因為統治者能夠維持秩序、主持正義,以及作為神在人間的代理者。
奪取權力薩爾貢從北方城邦基什(Kish)開始攀登權力之路。他一開始是國王的酒侍,後來把他推翻。然後他帶領軍隊對抗南方的對手,亦即蘇美的統治者盧伽爾薩吉西(Lugalzagesi)。有一份銘文紀念薩爾貢的勝利,文中吹噓他還擊敗另外50個統治者,一路抵達波斯灣,據稱他就在那裡的「海水中洗滌他的武器」。他派遣阿卡德官員治理蘇美各個城邦,統一領土。他推動貿易,距離遠遠超過國界,對商人和農人課稅以培養士兵,並支持皇家藝術家和文士。
一個時代的結束
薩爾貢在位超過50年,創建了一個穩固的朝代,直到他自稱為神的孫子那拉姆-辛(Naram-Sin)的
統治。那拉姆-辛死後,阿卡德王朝崩解,對他的崇拜也隨之瓦解。權力結構回復到美索不達米亞的城邦型態,每個城邦有自己的神,由個別統治者所尊崇。力量強大的城市烏爾(Ur)以蘇美國王烏爾-納姆(Ur-Nammu)命名,在蘇美與阿卡德地區稱霸將近一世紀,但後來巴比倫(Babylon)更為強盛,成為新帝國的首都。這個帝國在規模上可與薩爾貢批敵,其宏偉與榮耀更一直流傳後世。
以眼還眼:巴比倫帝國
阿卡德城邦的富裕對四周遊牧民族產生難以抗拒的誘惑。到了公元前1800年, 來自敘利亞沙漠的亞摩利人(Amorites)已經融入阿卡德多數地方,以及幼發拉底河畔正在興起的城邦巴比倫(Babylon)。亞摩利人使用的閃族語和阿卡德近似,並很快就擁抱阿卡德和蘇美文化。
立法者
公元前1 7 9 2 年, 亞摩利統治者漢摩拉比(Hammurabi)正式加冕成為巴比倫國王。他既是經驗豐富的戰士,也是精明的管理者。接著他開始征服鄰近地區,他跟薩爾貢一樣,先往南攻下蘇美,再控制美索不達米亞北部。他對敵人可以毫不留情,摧毀不服從的城邦,但他也編纂法典,用在所有被征服者身上,提供人民穩定的生活。《漢摩拉比法典》有部分基於蘇美人的法律,但規定了更嚴格的懲罰,例如「以眼還眼」。
入侵者來襲
漢摩拉比的朝代只維持了幾個世代。公元前1595年,西臺人(Hittites)從小亞細亞舉兵而下,擊潰巴比倫。西臺人屬於印歐民族的一支,從歐亞草原一波波遷徙而來。很快的,他們就撬開美索不達米亞的門戶,其他侵略者紛紛上門。
復興
公元前1100年左右,巴比倫的勢力在尼布甲尼撒一世(Nebuchadnezzar I)的統治下短暫復興。然而接下來數百年,巴比倫北方的敵人,也就是凶悍的亞述人(Assyrians),征服了從美索不達米亞到埃及的每一寸土地。然而亞述統治者如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無法長時間維持如此廣大的領土。巴比倫人重建他們的城市,在公元前612年推翻了亞述統治者。只是他們也得面對叛亂,例如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就鎮壓了耶路撒冷的叛亂,把猶太人俘虜送到巴比倫。要統治廣大而多樣的土地,統治者只不僅要善於打仗,還要有管理技巧。後來居魯士大帝(Cyrus the Great)超越巴比倫人並建立了波斯帝國。
萬人不死軍:波斯帝國
居魯士大帝出生於公元前585年,那時波斯人還在瑪代(Medes)國王的統治之下。波斯人和瑪代人都屬於印歐語系,為亞利安人的後代,而亞利安人大約從公元前1500年開始從北方進入伊朗。波斯人多數為牧羊或牧牛人。
伊朗人的統治者
阿契美尼德(Achaemenid)王朝的居魯士在公元前559年登上王位,並成功推翻瑪代,成為所有伊朗人的統治者。公元前546年,他圍攻小亞細亞呂底亞(Lydia)國王克羅伊斯(Croesus),橫行於巴比倫。到了公元前539年,巴比倫人對波斯人敞開大門,據聞波斯人是和平進入巴比倫的。居魯士重新修復交戰時搶奪來的神明畫像,並允許流放的人回到故鄉。他在公元前529年去世,人們認為他是仁慈的勝利者。
中東的主人
居魯士的兒子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在公元前525年入侵埃及,擴大帝國版圖。在居魯士之前沒沒無聞的波斯人,自此一躍成為中東的主人。岡比西斯花了三年才穩穩控制住埃及,並擴張到努比亞(Nubia)。岡比西斯因為一場叛亂,在公元前522年回國,卻在途中就死了。這場叛亂可能是由他兄弟巴爾迪亞(Bardiya)所主導,而巴爾迪亞也在岡比西斯死後不久過世。
(全文未完,精采內容請見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