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賽是二十世紀三○年代以降法國首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平易近人且具吸引力,但也因此而讓聽者與樂評們會過於注意音樂表面,而忽略了法蘭賽的創作深度與原創性。法蘭賽的父親是勒蒙音樂學院的院長,他的母親是一位老師與校內合唱團的指揮,很自然地,法蘭克從小受音樂薰陶長大,四歲就開始學鋼琴,十歲之前他已經上過Isidor Philipp的鋼琴課與布蘭潔的和聲、對位、作曲等課程,而十歲就寫了一首鋼琴組曲。1930年法蘭克獲得了巴黎音樂學院的首獎,指揮蒙都於1932年首演了他的交響曲,同年他也寫了鋼琴小協奏曲,此曲雖然只是學生作品,但都已有他自己的想法與清晰的作曲風格了,音色上相當明亮,輕鬆詼諧的音樂特質讓人想起了浦朗克,而這首曲子於1934年的首演也正式將法蘭賽推向國際舞台。
法蘭賽很快受到各地的邀約,像蒙地卡蒙芭蕾舞團委託他寫作芭蕾舞曲,由Massine編舞,以鮑凱里尼的作品主題而成的《芭蕾學校》就是一例;另外另一齣芭蕾舞劇《裸體皇帝》則是於1935年在巴黎歌劇院首演,1936年他也寫了一首鋼琴協奏曲,在1938年的美國行當中進行首演。慧黠明亮的風格有時也招致一些人認為他的作品太過輕佻膚淺,也有人認為他一生中的作品風格幾乎一模一樣,絲毫沒有任何進步,事業上法蘭賽早已確定創作所需的音樂素材,找到了他想要的聲音,他的管弦樂配器永遠是乾淨而光彩的,充滿精準的型式與新古典主義的風格,他幾乎不使用浪漫樂派慣有的情感宣洩於作品當中,這受到拉威爾的影響。
然而,他的作品當中不乏深度之作,例如寫於1939年的《聖約翰啟示錄》,這部作品帶有狂喜的神秘感,旋律則令人想曲古老的聖歌,將獨唱者與合唱團、長笛、雙簧管、小號、土巴號、弦樂與豎琴、定音鼓的聲音視為天堂之聲,而短笛、豎笛、巴松管、倍低音管、長號、薩克斯風、曼陀鈴、吉他、小風琴、手風琴與兩把小提琴等弄成具有異國風味的地獄,兩方在戰爭即構成了此曲的主軸。這曲子1942年在音樂學院進行首演,指揮是著名的孟許,而在1999年紀念法蘭克的音樂會上,也是演出此項作品。(文/徐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