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位當代美國作曲家敢誇耀其生涯比起安塞爾會更多彩多姿。身為二十世紀首先獲得國際矚目的美國作曲家之一,安塞爾致力經營一個多面向的音樂事業,不過對當時的其他同行來說,他所跨足的領域實在是廣得嚇人。他支持作曲領域要與更能賺錢的電影配樂有所結合、在報章雜誌上撰寫專欄文章,主題從戰爭預言到內分泌犯罪學(探討人的內分泌腺與犯罪行為之間的關係)、設計一個集結愛情忠告的專欄、寫一個充滿娛樂性質的、羞恥地利用他人名字以自抬身價的自傳《Bad Boy of Music》、發明一個用廣播控制的魚雷……。
在少年時期跟著Sternberg與Bloch學過作曲之後,安塞爾以鋼琴家的身份舉行他第一場巡迴全歐音樂會,由於無窮的體力與過人的毅力而受到矚目,而這些特質也顯現在他所排出來的,花俏而令人神經緊張的打擊鋼琴作品,例如有《飛機奏鳴曲》、《爵士奏鳴曲》等曲子,這些舉動所掀起的波瀾,與當時具有爭議的荀伯格不相上下。在有些聽眾對這些作品受不了而離開音樂廳之際,安塞爾竟然命令在演出開始時就將音樂廳的所有大門鎖住,並在鋼琴上擺了一支槍,他後來解釋說這是為了要聽眾更專心在音樂上,不過這種舉動引起的激烈反彈,是可想而知的。
當安塞爾被美國政府流放之際,他於1920年代來到巴黎,與當時文藝界的許多要角們有所接觸:Yeats、Pound、Joyce、Picasso、還有他在音樂界的偶像史特拉汶斯基。在歐洲的這個時期,安塞爾寫出了他最著名的作品芭蕾舞曲《mecanique》,一首需要用到一長串振動樂器(包括警報器、電鈴、飛機螺旋槳)與一架大鋼琴合奏。這曲子1926年在巴黎進行首演之際引發震憾(他驕傲地回憶說:『一堆人聽到這曲子因為強烈的衝擊而站不穩』),後來在1927年的卡內基首演時遭到徹底失敗(部分原因是出資人欠缺考慮地干預),不過這曲子揭示了安塞爾風格的轉捩點:有緊密反覆的結構、喧囂而誇大的舞台作風,安塞爾認為這是用音樂組織來實驗「純粹聲音」的方式。他使用這種風格寫作一連串歌劇的、配樂的、戲劇性的、芭蕾的作品,不同迴響並不大,例如他第一齣在美國上演的歌劇《Helen Retires》完全不能引起好評。
由於參與電影配樂愈深,與對貝多芬、馬勒以降交響曲傳統的重新發現,還以旋律生命力與強烈和弦為主的安塞爾從三○年代中期開始轉變風格,而接續的作品也為他帶來了一批新的聽眾。跟隨柯普蘭、哈里斯的腳步,他也,開始運用民謠素材進行創作,而到了五○年代,安塞爾再回到歌劇領域,其中最有名的作品就是《Volpone》。九○年代的聽眾重新去發現安塞爾創作能力的軌跡,而其作品的錄音也就開始出現了。(文/徐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