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在“《春秋》三傳”中最有影響。全書約十八萬字,記載了從魯隱西元年(前722)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左傳》一改《春秋》大事綱要的記史方法,代之以...more
宋林之奇撰。 之奇字少穎,號拙齋,世稱三山先生,候官(今福建福州)人,師從呂本中,紹興進士,累遷校書郎。當時朝廷欲令學者參用王安石《三經義》之說,之奇卻認為其為邪說,後由宗正丞提舉閩舶,乞祠家...more
系列簡介: “歷史四季”系列將中國各個封建王朝的興、衰、盛、亡四個階段比喻為四季中的春、夏、秋、冬,並據此分為“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其中,“春之卷”展現了各王朝開國時的蓬勃景象並分析...more
《春秋集傳大全》共37卷,明永樂時胡廣、楊榮、金幼孜等奉敕撰。《春秋集傳大全》不及一年即成書,主要在於它依據元人汪克寬《春秋胡氏傳附錄纂疏》。《春秋集傳大全》實以《纂疏》為底本而有所增刪。元儒...more
本書以西周政治史為研究對象,以西周十二王作為歷史敘事的時間軸線,著力揭示西周國家興衰隆替、多元一體的演進軌跡和發展規律。 立足學術前沿,充分利用新出甲骨文、金文、戰國竹簡和考古資料,系統敘及...more
《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為清代著名“左氏”學著作。作者劉文淇、劉壽曾、劉貴曾。劉文淇(一七八九—一八五四),字孟瞻,江蘇儀征人,乾隆五十四年生於揚州。十四歲入梅花書院,師從洪梧。十八歲始設帳授徒。...more
本書收伊沛霞關於中國史的代表性論文凡11篇,是其從業治學五十年以來成果的集粹。序言《五十年的中國史緣》包含編者對伊沛霞的兩次訪談,備述其治中國史之緣起、經過,並對美國的漢學研究等學術問題發表自...more
《戰國策》是一部主要記載戰國時代謀臣策士遊說諸侯的言行的國別體史書,上接春秋,下迄秦統一。全書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多為記言體,其中或與史實符合,或純為遊士...more
《左傳》是記載了魯隱西元年(西元前722年)至魯哀公二十七年(西元前468年),前後二百五十四年歷史的編年體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南京師範大學趙生群教授,鑽研...more
《春秋本義》,元代程端學撰。程端學(1278—1334),字時叔,號積齋,慶元(今浙江寧波)人。程端學一生致力於《春秋》經的研究和著述。其《春秋》學在朱子基礎上,按照朱子的觀點,完善《春秋》經的解釋體系...more
本書通過17場大戰,講述了兩晉十六國這段最為紛亂又孕育生機的歷史:有兵燹之禍下士人和底層百姓的狼奔豕突,這種無法逃脫的普遍性悲劇讓這個時代處處奏起悲歌;有司馬家族的混戰與算計,道德被踐踏,兵源...more
在禮崩樂壞,群雄逐鹿的戰國末年,面臨亡國之禍的秦國於列強環伺之下,崛起於鐵血競爭的群雄列強之林。從秦孝公開始,篳路藍縷、變革、崇尚法制、統一政令,曆一百六十餘年六代領袖堅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more
《春秋左傳讀》是章炳麟師從俞樾期間在杭州詁經精舍所撰寫的讀書劄記,大致成書於1891至1896年,後又有陸續補訂。章炳麟撰作此書之意,在於運用傳統的文字、音韻、訓詁手段,廣泛徵引先秦兩漢典籍,並加以...more
《尚書集注音疏》十二卷附《尚書補誼》《尚書續補誼》《尚書集注音疏述》《尚書集注音疏後述》和外編《尚書經師系表》各一卷,曆十三年而成,四易其稿,是江聲最重要的著作。 偽古文《尚書》經清初閻若璩...more
《國語正義》二十一卷,清董增齡撰。《國語正義》是董增齡的代表作,是採用傳統注疏體形式研究《國語》韋注的著作,董增齡除進一步詮釋韋注外,將漢儒相關舊說儘量搜集列出,為《國語》及韋注找到漢代學說...more
本書收錄了歷史學家週一良有關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方面的幾乎所有代表性的論文,基本代表了魏晉南北朝史研究領域的最高水平。文章大致按年代順序編排,上編多寫於949年之前,下篇大都寫於20世紀70年代後。包...more
本稿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簡牘所見秦縣治理研究”(17CFX006)結項成果。古代中國雖然與世界一直保持着聯繫,在物質文化上多有輸入與輸出,但在政治、法律文化上卻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內聚性和本土性,因此,中國...more
本書是杜預《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的全新整理本,杜預注在《左傳》諸多注釋本中影響力最大、傳習最為廣泛。本次整理以《四部叢刊》本為底本,興國軍本為校本,阮刻本為工作本,參校石經等多種版本,吸收多種...more
本書為“重歸文獻”系列叢書之一種,是非常重要的禮學研究、版本學、文獻學研究基礎文獻。採用彩色原大印刷,力求全面反映底本原貌,為研究者提供真實準確的基礎文獻資料。並附有著名版本文獻學者喬秀岩、葉...more
本叢書由出版大家王雲五先生主編,嚴選國學經史子集各部中的名家名典,力邀一批學風嚴謹、學術縝密的文化名家(如南懷瑾、毛子水、楊亮功等)進行注、譯、釋,博采歷代注本,旁搜學界新知,是國學研究領域不...more
本書精選了伊沛霞關於中國史的代表性論文凡11篇,是其從業治學五十年以來成果的集結。序言《五十年的中國史緣》為伊沛霞訪談錄,將其治中國史之緣起、經過等,娓娓道來。論文11篇,所涉內容基本可以分為唐...more
本書為清閻若璩撰,據上海圖書館藏清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影印。《尚書古文疏證》八卷,一百二十八條(原缺第三卷及他卷若干條)。書後附《朱子古文書疑》。...more
《路史》47卷,南宋羅泌撰,是一部記述上古以來傳說、歷史的集大成之作,備述歷史、地理、風俗、氏族等方面的傳說和史事。包括《前紀》9卷,述初三皇至陰康、無懷氏之事;《後紀》14卷,述太昊至夏桀之事...more
徙封是指諸侯國在始封之後受天子之命移徙。本書收集、整理與西周封國相關的文獻、考古、古文字資料與研究成果,在對130多個封國進行通盤梳理的基礎上,展開西周徙封問題研究。全書從地理變遷和封國秩序兩...more
本書輯錄《左傳》《國語》中的易學內容共三十則,名為“左氏易傳”,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左氏易傳”注疏輯釋,由兩大板塊錯綜構成:一是校釋,《左傳》《國語》注疏的輯錄,以及本書作者的文字校勘、語言訓...more
“相台五經”,指乾隆四十八年清高宗下令武英殿仿刻元代嶽浚所刊十一部經書中的五部——《周易》《尚書》《毛詩》《禮記》《春秋》五經,皆為經注釋文本,每卷末並附考證。五經與嶽氏所刊《孟子》《孝經》《論...more
《國語》作為一部先秦典籍,在史學、思想、語言、古樂等等方面都具有極高的價值。由於它和《左傳》記事高度相關,又被稱為《春秋外傳》,作為“准經典”存在,東漢以來,隨着《左傳》經學地位的提升,《國語...more
本書是中國史研究動態編輯部選取該刊自1979年1月創刊以來,陸續發表的關於遼金西夏史史研究領域 代表性的研究綜述文章29篇,內容涵蓋遼金西夏史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建國以來關於海內外關於遼金西夏史研...more
本書是中國史研究動態編輯部選取該刊自1979年1月創刊以來,陸續發表的關於秦漢史研究領域 代表性的研究綜述文章40篇,內容涵蓋秦漢史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關於海內外關於秦漢史研究領域研...more
本書是中國史研究動態編輯部選取該刊自1979年1月創刊以來,陸續發表的關於宋史研究領域代表性的研究綜述文章38篇,內容涵蓋宋史研究領域的方方面面,對建國以來關於海內外關於宋史研究領域研究所取得的成...more
中唐以降,新經學思潮興起,經學家普遍宣導舍傳求經、以意解經。雖然程朱學派的興起對這一新經學思潮做出了回應,尤其是朱子對經典的注解幾乎成為宋元經學解釋的典範,但由於程朱於《春秋》無成書,因而對...more
《春秋釋例》十五卷,西晉杜預撰。《春秋釋例》與《春秋左氏經傳集解》皆為杜預撰著,二書一經一緯,互為表裡。杜預認為《春秋經》的條例應當以《左傳》為準繩,《左傳》的義例當以“凡例”為旨歸。 《左傳...more
最長的亂世孕育了最強的盛世王朝 從漢末、魏晉、南北朝到隋朝末年,長達四百年的時間,華夏大地深深陷入動盪、痛苦和悲傷之中。每個個體,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都是大分裂時代的螻蟻,無從抵禦...more
“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是記載中國古“禮”的三部儒家典籍,是中國古代禮文化的主要載體,是中國古代國家政治活動和民眾社會生活的經典依據,是先人傳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三禮學是中國傳統禮文...more
亂世三部曲·故事裡的中國 魏晉、南北朝、隋朝一起讀!一口氣看完400年亂世史 講述中國政治的興、盛、衰、亡,揭示歷史大變局下的個人命運與生存啟示。 讀懂亂世中國,才能讀懂中國歷史演變的邏輯,讀懂人生...more
到西元前3世紀,年邁的周朝走完了自己的旅程,諸侯國之間不斷爆發爭奪地盤的戰爭。最後,秦國打敗了所有的對手,第一次統一了中國的大部分地區。秦朝的統治者名為嬴政,他認定,最有效的控制手段是宣揚團...more
《十六國春秋》一百卷,北魏崔鴻撰,記錄了從西晉末年至北魏統一北方之前,一百五十餘年間十六國政權的興衰更迭。由於其後十六國相關史料相繼散佚,此書遂逐漸成為唯一完整記載十六國史的史書,是唐修《晉...more
14場大戰,376個問題,串聯起東漢末年與三國的歷史,破案式寫法,抽絲剝繭尋找三國真相。130多幅地圖從地理的角度搞清楚歷史的真相。 《三國爭霸(上中下 套裝全三冊)》通過描寫14場戰爭和陰謀類政變,掰開...more
由魯隱公始,曆桓公、莊公、閔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分設“解析”和“辨正”欄目,依年分析《左傳》具體內容的史料來源及其價值,並對重要問題進行考證。...more
全書分三部分依次考察秦漢時期的文化流播、簡牘釋讀、簡牘畫像的文獻互證。其中,在文化流播方面,作者考察的物件既有平民也有吏員,考察的內容既有書寫能力的分析,也有書寫內容的解析。 在簡牘釋讀方面...more
《戰國策箋證》(上下)是戰國時期策士及各類人士縱論國事與時勢的言論輯錄。全書文筆優美,記述生動,反映出戰國時期特有的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社會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該書內容龐雜,前後矛盾,難題甚...more
走近《中華二千年史》,問學史學大師鄧之誠。讀史修史貴有識,《中華二千年史》的宗旨乃揭示中華民族治亂興衰之原,高揚群策群力締造民族業績之團結精神,經世致用,時稱學術特色最鮮明、學術境界最高的傳...more
《尚書》是關於中國上古歷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蹟著作的彙編。西漢初存二十八篇,相傳由伏生口授,用漢時通行文字隸書抄寫,是為《今文尚書》。自漢以來,為《尚書》作注疏者便層出不窮。唐貞觀初年,孔穎達與...more
《周禮疏》五十卷,唐賈公彥等撰,是《周禮》經、注、疏合刻本的開山之作,宋兩浙東路茶鹽司刻宋元遞修本。刻工王恭、宋琚、方至、方堅等乃南宋中期補版工人,知版片至南宋中期再印時已進行過修補。刻工還...more
《先秦史》是呂思勉先生所著五部斷代史中的第一部,是研究上古先秦史的最基本參考書之一,是近現代研究先秦時期歷史的經典之作。 《先秦史》主要講述了先秦時期的政治史,經濟文化史等內容,分前後兩部分...more
林之奇(1112—1176),福建侯官人。從學呂本中,呂祖謙嘗師事之。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曆官秘書省正字、國史日曆所檢討官、提舉福建市舶。 林之奇《尚書全解》是宋代《尚書》學史上具有重要價值的著述,彙集了...more
本書以“英雄”為主題重新演繹那段百年史,按照時間的順序,把一件件曾經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向讀者娓娓道來,既注重歷史本身的過程,更關照歷史表像下的規律,探究成功者為何成功、失敗者為何失敗,對於許多認...more
本書彙集了林劍鳴一生的學術精華,詳細地論述了中國封面社會前期發展階段秦與兩漢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制度的形成和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狀況及中外大交流的情況。...more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共收錄八篇前所未見的戰國佚籍。其中《攝命》為西周冊命文書,即《尚書》中亡佚的《冏命》,記載了周天子命伯攝出納王言、掌管刑獄,教育伯攝當遵行王教、康惠小民的命辭。 《...more
本書《戰國策》主要記載戰國時期縱橫家言論,西漢時劉向整理成書。該書為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三篇,其中齊六篇,秦五篇,楚、趙、魏各四篇,韓、燕各三篇,宋、衛以及西周與東周各一篇。 《戰國策》記述生...more
《春秋左傳》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事翔實,文辭優美,是學習、研究先秦歷史、文學、哲學和語言的必讀典籍。楊伯峻先生廣泛收集有關文獻考古資料,充分汲取古今學者研究成果,對全書作了深入淺出...more
《春秋穀梁傳注》十五卷,柯劭忞撰,據民國二十三年(1934)國立北京大學研究院文史部仿宋字排印本“柯劭忞先生遺著第一種”影印。 從東晉范寧的《春秋穀梁傳集解》,到清人柳興恩的《穀梁大義述》、鐘文烝的...more
共二十卷,由山東大學杜澤遜先生主持編纂。該書所用底本為明萬曆北京國子監刻《十三經註疏》本,所用校本共18種,即唐開成石經本、宋刻單疏本、宋刻八行本、李盛鐸舊藏宋刻本、宋王朋甫刻本、宋刻纂圖互注...more
《易中天中華史:先秦到宋元》套裝版,包含從《祖先》到《鐵血蒙元》共20卷。 學者易中天,顛覆傳統史學著作的寫作方法,以優美詩意的語言、獨特創新的全球視角,將用七到到八年時間,寫作五部共三十二卷...more
和春秋戰國,乃至秦漢以降的社會發展相比,從所跨越時間和演進速度這兩個方面看,夏商西周的社會歷史演進過程相當漫長,演進的速度則較為平緩。然而,和我國的原始時代相比,夏商西周的社會歷史演進卻又是...more
《論叢》共收論文十三篇,其中大部分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所作,並在1954年加以修改和重寫。所收論文,包括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生產關係、階級結構、土地和賦稅制度、兵制、門閥政治、民族問題、宗教和文化等問...more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宗旨,於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誌之一,也開啟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後,商務印書館一直與...more
包括:《公羊義疏一》、《公羊義疏二》、《公羊義疏三》、《公羊義疏四》、《公羊義疏五》、《公羊義疏六》共6冊。《公羊義疏(套裝共6冊)》凡76卷,為清人陳立所撰。陳氏博通經史,於《春秋公羊》學用力尤...more
包括:《南齊書一》、《南齊書二》、《南齊書三》共3冊,《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南齊書(套裝共3冊)》主要依據齊史官所修國史,對前人相關史著也有吸收。據清代學者趙翼在《陔余叢考》和《廿二史札記》的...more
包括《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魏書一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魏書二傳(一)》《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魏書三傳(二)》《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魏書四傳(三)》《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魏書五傳(四)》...more
《左傳》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一,評點之作眾多,學術價值甚高。 《左傳集評》將傳世《左傳》評點文獻匯於一書,所錄評論至遲從宋開始,主要為明清人的評論,引書多達70余家,為《左傳》學...more
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卜正民先生主編的六卷本「哈佛中國史」叢書,堪稱哈佛大學出版社「鎮社之寶」,已被數十所世界知名高校指定為中國通史課程教材。 叢書重磅集結卜正民、羅威廉、陸威儀和迪特·庫恩等...more
是日本學者《周禮》校勘學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加藤虎之亮遍校《周禮》諸版本,逐章校勘諸本音義和音義異體文字,就諸本文字是非、先儒校語等詳加案斷。卷首《序說》依次敍述撰述來由、校勘必要性、校書沿革...more
本書按年編輯史料,上接《左傳》之終年,下迄秦之滅六國與統一,即起於周貞定王元年(公元前468年),止於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將原來分散雜亂、年代錯誤、真偽混淆的史料,作編年的整理和考訂,使...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