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后,飽受侵略和壓迫的中國迎來了選擇新生道路的歷史性時刻。中國人民要如何才能實現真正站起來?本書就從1946年6月的解放戰爭寫起,一直寫到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以《前夜》《翻身》《決...more
本書是關於中國最古老農業區一個典型村莊全面而詳盡的研究。這個村莊是作者的家鄉,憑著對那裡人們生活的熟悉和公正,作者寫出了這本書。作者把台頭村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家庭、村莊、村際這三個層次入手...more
20世紀初,受西方入侵的影響,中國鄉村經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與此同時,國家竭力擴大和深化其對鄉村社會的權威。作者深度解析1900-1942年華北鄉村在政治權力滲透下的變遷,通過細緻的個案研究,展現了在...more
本書是加拿大漢學家、人類學家朱愛嵐教授的代表作。作者基於田野調查和文獻資料,記錄了改革開放背景下,中國婦女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如何發揮其能動性,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和農村社區的即時結構所提供的...more
1949年,康奈爾大學年輕的博士候選人施堅雅懷着對中國研究的熱情來到戰爭中的四川,安頓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開了對中國鄉村的田野調查。他努力學習四川話,住進農戶家中近距離體驗鄉村生活,也常常坐到...more
本書勾勒了一個四川農村手工技藝從業者社區20世紀的社會變遷史。該村落地處成都與樂山之間的夾江縣。傳統上,當地居民利用當地自然產出的毛竹為原料從事手工造紙謀生,並圍繞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親屬關...more
本書定名“通史”,“通”之要義貫穿全書。作者把對租界的論析置於整個近代歷史長河中,採用“縱觀”和“綜觀”兩種視野進行考察:縱觀租界百年的發展過程、歷史階段,包括租界的開闢、擴展、收回的源流、脈絡、走...more
全書以“靛花巷三號”這一與西南聯大緊密關聯的歷史地名為線索,從聞一多、朱自清、梅貽琦、胡適、陳寅恪等一大批名家所寫的200余封書信出發,貫連起豐富的檔案、日記、回憶錄、通訊等原始文獻,從歷史細部...more
日本侵華戰爭使包括南京在內的很多地區成為淪陷區,淪陷區問題由此重要起來。早在1939年,毛澤東就指出:“中國淪陷區問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生死問題。”本書在深入挖掘中日文史料的基礎上,探究日本侵佔南...more
沒有比這更近乎完美的對稱了:最初,來自印度的殖民地官員前往中國,研究中國茶葉的製作方法;在近乎一個世紀后,中國的改革者造訪了印度茶區,並做了同樣的事。帝國的命數變化如何影響茶產業?反過來,茶...more
本書是一部全面展現民國時期勞資關係的社會史研究著作。作者運用大量一手史料,如《申報》《大公報》《女工日記》等,通過對不同類型企業、不同地區、不同所有者、不同實業的勞資關係加以深入分析,討論了...more
橋川時雄是近代日本知名的漢學家,抗日戰爭結束前在北京生活了近三十年,1920年代初在北大做旁聽生,認識了蔡元培、陳獨秀、章太炎等中國學者,聽過李大釗、胡適、黃節、魯迅等教授的課程。橋川生前最重要...more
1945~1949年,上海勞資爭議爆發的頻率達到自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以來的優選峰,勞資關係緊張。為應對危局,國民黨政權轉變工運策略,從壓制工運轉變為控制勞工,引導工運組織為其所用,壟斷工運的領導...more
毛澤東是中國抗戰的一面旗幟,是抵抗的標誌,是勝利的象徵。 著名黨史研究專家楊冬權詳細梳理毛澤東在抗戰時期的文獻資料,從毛澤東對中國抗戰十幾個方面的100多個準確預見、毫不妥協地堅決抵抗日本侵略中...more
1911年,美國地質學家羅林·錢伯林(Rollin T. Chamberlin)在《國家地理》雜誌上刊發的都江堰小鎮上戲臺與相機相遇照片,讓歷史上西方與東方在鏡頭裡互視。 本書以此為切入點,整體回溯了《國家地理》雜誌...more
《現代中國與世界(第三輯)》旨在彙聚學界新聲,推動中國現代史學科發展,由張劍、江文君等著。書稿收錄約30篇學術探討的文章,側重中國與世界在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聯繫,設有特稿、文教傳承、經濟...more
這是一部聚焦時代洪流中的小人物、描繪動盪中民國城市群像的優秀作品,是關於1920年代北京政治與生活的經典著作。 本書從滿街的人力車和車夫切入,勾連起員警、珠寶商、銀行家、餐館老闆、工人以及工會人...more
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一個全球性現象:每一個與國際金融與商品市場相聯繫的經濟體都受到了衝擊。本書不僅意在表明中國無法逃避資金流動和貿易急劇下降的後果,而且還提供了一個理解現代中國歷史的新視角...more
本書以1900年至1950年成都的茶館為研究物件,力圖以此為視窗,探求20世紀上半葉成都人的生活實態。作者採用微觀歷史的研究方法,從茶館的休閒、社交、娛樂、經營、群體、組織、秩序等多個角度,切入茶館的...more
輪船,作為對華擴張的持續手段和外國特權的重要標誌、衝突和批評的物件,根深蒂固地烙印在近代中國的物質與政治圖景之中。 本書借考察19世紀和20世紀中國水域中的輪船及其航運,來探討歐美和日本帝國主義...more
百年前的一戰,歐洲之殤,舉世皆知。可是,中國在這場大戰中的犧牲身影久被遺忘。 作為企鵝中國特輯紀念一戰百年之作,本書聚焦20世紀初葉一戰中有關中國但鮮為人知的風雲變幻,再現從東亞返歸西歐參戰的...more
本書從環境史角度研究中國的抗日戰爭,主要論述了1938年國民黨軍隊對黃河進行的戰略性改道以及其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試圖解釋複雜的歷史進程是如何使得中國的環境成為今天的樣子”。本書共分為七章,作者...more
作者化身為民國報人,在文字構成的舊世界老中裡穿行報導,帶領讀者穿越回1912年,見證民國元年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諸多細節。相比於1911 年辛亥革命的轟轟烈烈,1912 年著實是平凡又令人焦慮...more
本書為王笛教授關於實證研究方法轉向的著作,共分三編。以內容來分,可分為三大部分:以四川地區清代經濟為中心的經濟史研究,以四川茶館、袍哥、社會調查為中心的社會史研究,和以文本解讀、圖像解讀為中...more
日本侵華時期的上海,罪惡深淵中的兩個男人 在圍城之中,演繹了驚心動魄的傳奇故事。在耽於享樂的上海,維也納人喬·法倫得以積 累資本並逐漸獲得赫赫聲名。他是歌舞表演之王, 他的名字在臭名昭著的“歹土”...more
本書是一本抗戰時期貨幣金融的全景記錄,作者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1937-1945年間國民政府的財政狀況,真實記錄了抗戰時期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金融援助,以及穿插其間的中日貨幣戰的情況,作者站在政府財政顧問...more
本書在「衝擊-回應」模式的框架下,試圖分析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條重要的線索:面對西方的強勢擴張,中國精英階層如何理解這個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續本國的文化、政治和社會體制。本書通過選取近代歷史文...more
1937年1月,在外人免入的北平使館區里,外僑們緊張地等待著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日軍已經佔領東北,準備揮師南下。據說,蔣介石和他搖搖欲墜的南京政府已準備與東京達成協議,讓北平自生自滅。就在此時,...more
袍哥是1949年之前活躍于長江中上游的秘密社會組織,其影響力與青幫、洪門不相上下。當其最盛時,川省約有70%成年男子加入,影響力及於各個角落,在川軍、湘軍中影響巨大,也是清末革命中的重要力量。《袍...more
全書以“站在時代的高度審視歷史事件、實事求是地用確鑿的歷史資料說明觀點”為寫作原則,以“八個關節點”入手,從第二次國共合作的“七個階段:醞釀、形成、展開、波折、維持、繼續、終結階段”對第二次國共合...more
《1944:龍陵會戰》包括《1944:龍陵會戰》《1944:龍陵會戰圖冊》共兩冊。《1944:龍陵會戰》敘述的是1944年滇西抗日反攻主戰場的戰事——中國遠征軍的龍陵會戰,及其后收復芒市、遮放、畹町,與反攻緬北的中...more
1925年5月30日將成為遠東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日子,猶如歐洲的巴士底獄事件一般。這一天,中國革命從無序的泄憤轉入了有目標、有組織之行動的階段。作為德國高學術獎——萊布尼茨獎、湯因比獎得主,《世界的演...more
在華北解放戰場上,以晉察冀野戰軍為代表的晉察冀軍區,在各個階段根據黨中央部署,從重慶談判破裂后出擊察南綏東,攻取運城、應縣,降伏「卧牛」,鏖戰晉中,圍困太原,進軍綏遠,到新保安之戰全殲敵「王...more
以國民黨軍統特務為研究對象,采用大量相關回憶錄和檔案資料,是海外學者最早研究民國特務系統的代表性學術著作。此書以「間諜王」戴笠的生平全貌及政治經歷為線索,主要研究其龐大神秘的間諜王國的發展歷...more
本書以大量抗戰親歷者口述回憶為主線,同時結合戰役實地尋訪,使讀者在閱讀抗戰老兵真實的經歷中,亦可以對他們所經歷之歷史背景、戰爭經過等有系統了解,力求還原最真實的抗戰。 作者以細膩的筆法,立足...more
《中國近代史》蔣廷黻版為民國暢銷讀本。用明白通暢的字句娓娓道盡百年演變,寫政治的抗衡、文明的衝撞,也寫社會的規則與民族的惰性。短短六萬字講透了近代中國百年間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是因為抓住...more
本書運用新發現挖掘的歷史檔案資料,闡述抗日戰爭時期廈門地區的抗戰烽火以及在廈台胞和廈門籍海外華僑的抗日斗爭事跡。全書分八章。第一章全面抗戰,萬眾一心。第二章軍民浴血奮戰,保衛廈門。第三章廈門...more
本書選錄了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反映紅色軍隊的數百幅影像作品,集中了紅色影像里的經典之作。以攝影先驅沙飛為代表的一代攝影人,提出「攝影武器論」的觀點,他們歷經紅軍時期、長征時期、抗戰時期、解放...more
七十位專家,十八個專題,重構民國歷史,兩岸四地歷史學者首次合作完成。“親美”外交一直是國民政府外交的一個重要路線,尤其是對於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後期的外交而言。《中華民國專題史·第五卷:國民...more
師哲親歷了中蘇關系從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諸多重大事件,如:國共第一次合作、大革命失敗、反對托洛斯基、江浙同鄉會、蘇聯肅反、國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抗戰、皖南事變、蘇聯衛國戰爭、整風運動、重慶談判、...more
由茅海建著的這本《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修訂版)(精)》大量使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 清朝奏折,和英國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學者匯編資料集等等,詳盡考訂並重建了與戰爭相關的大量基本史實。 該...more
「文革」已經過去,它對眾多人的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文革」是什麼?「文革」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文革」到底對人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一百個人的十年》為我們似乎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答案。作者馮驥才試...more
《劍橋中國史》共16卷,各卷由知名學者上編,卷內各章由研究有素的專家撰寫,反映了國外中國史研究的水準和動向。第12和13卷論述中華民國的歷史。在歷史研究的角度、領域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兩卷都...more
《劍橋中華民國史(下)》是《劍橋中國史》第13卷的譯本。為保持原貌,我們未作刪改。有關觀點、材料取捨等方面的問題,請讀者自行鑒別。原書地圖所用地名有與當時所用地名不同者,內容也有與當時實際情況不...more
本書是《劍橋中國史》最後兩卷中的後一卷(即第15卷)。它全面系統地敘述了1966—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新歷史進程,其重點是對「毛澤東對中國式道路的尋求」、文化大革命的發生與毛澤東思想發展的關系及...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