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期,中國文明正面臨嚴重危機,而正是對社會與政治問題的憂患,在當時的儒者間引發了“道德倫理”與“事功倫理”之爭。“明道誼而計功利”,遂成為沖出程朱框架的新口號,顯示出儒學發展的新傾向。在“責任...more
本書為儒學經典《論語》的今注、今譯和評述。 全書由解題、原文、今譯、註釋、評述五部分組成。(1)解題。勾勒《論語》二十篇中每篇的主題思想,或闡明論述的幾個問題,或分析孔子所持的觀點,理清其內在的...more
這是一本記錄王陽明思想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集中體現了陽明心學的核心觀點,是瞭解陽明心學的入門書。曾國藩、孫中山、梁啟超、錢穆等人都對《傳習錄》推崇備至。 本書以“原典重現”“白話譯文”“鑒賞...more
《中國當代哲學史史料·文獻選編》是“中國當代哲學史(1949—2009)”叢書的第四卷,共分為上、中、下三冊。上冊為195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的九次重大論爭(討論),九次論爭所選的文獻大體上分為三個方面:一是這...more
本書對《莊子》全書三十三篇進行註譯和評析,內容包括解題、原文、今譯、註釋和評析五個部分。解題:簡要闡述各篇主旨,分析篇與篇之間的內在聯繫,說明其中的重要觀點及其影響。原文:根據文意劃分章節,...more
本書是一本深入探討莊子哲學思想及其現代生活應用的圖書。本書通過八個篇章,系統地闡述了莊子關於自由、智慧、道德和生命意義的深刻見解。書中指出了《莊子》在現代生活中的思想價值,並依次深入討論了逍...more
《人譜》一書是對宋明理學殿軍劉宗周(1578-1654)《人譜》及其後出現的相關著作——《人譜類記》《人譜大全》《人譜詩箴》——的合併整理。 《人譜》一卷,探討了“什麼是人”和“如何為人”的問題,強調個人可通過...more
《宋明理學論稿》採取史論結合的方法,對宋明理學歷史發展演變加以系統探討,前半部分按照歷史順序來對北宋、南宋、元代、明代四個時代的理學流派、人物展開專題研究。 在分歷史時代的研究中並不是單純論...more
《儀禮》為漢五經之一,是禮之本經。因其節次繁密,文辭古奧,以昌黎之博,猶苦其難讀,故傳授者絕少。自漢以來,惟有鄭注行於世。北齊之黃慶、隋朝之李孟悊皆宗鄭注,而有義疏之作。賈公彥本此二家,增以...more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輯)為“全球老學”專號,聚焦於全球範圍內《老子》的注釋與翻譯研究。 全書分四大模塊收錄來自多個國家學者的論文24篇:一、“《老子》文本與思想”,主要是對《老子》文本的研究;...more
本書以歐美《易經》詮釋史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詮釋者的境遇、視角和採用的詮釋方法為研究主線,選取麥格基(Thomas McClatchie)譯本(1876)、理雅各(James Legge)譯本(1882)、衛禮賢-貝恩斯夫人(Wilhelm-......more
本書是王中江教授對儒家重要人物的思想、儒學的重要學說和觀念進行持續性研究的成果集合,這些研究致力於揭示儒家內在理路,重建儒家歷史記憶。一方面,本書展現了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傳統儒學,至...more
在近代中國,“自然”和“人”是兩個重要的思想概念,它們既是社會變遷、西方科學思潮東漸的產物,又對中國社會變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核心含義也不斷發生深刻變化,一方面保留著中國古典思想傳統的含義...more
“宋初三先生”,特指北宋真宗、仁宗年間的安定先生胡瑗、泰山先生孫複、徂徠先生石介。因三人同為宋初儒學復興運動中的關鍵人物,對宋明理學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故學界常將三人並列。現將三...more
本書首先批判性地反省了以古史辨派為代表的“疑古過勇”缺失,然後借助新出土資料,重新審讀傳世文獻,根據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分析並重現了中國上古道術思想的產生及其演變歷史,最後得出結論:至少在...more
道論哲學是老子的創新之一,從道論看,老子是道家的祖師,亦是整個中國哲學的開山鑿路人。他的道論哲學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空前未有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老子》中,有大量關於“道”的論述。本書主...more
本書為道家經典《老子》的今注、今譯和評析。 全書由解題、原文、今譯、註釋、評述五部分組成。(1)解題。勾勒《老子》八十一章中每一章的主題思想,並梳理各章之間的內在邏輯。(2)原文。分章摘錄,並加以...more
本書為儒學經典《大學》《中庸》的今注、今譯和評述。全書由解題、原文、今譯、注釋、評述五部分組成。 (1)解題。闡析《大學》《中庸》的主題思想、基本內容、重要觀點和邏輯結構。 (2)原文。對原文進行...more
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而《論語》則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典中的經典。 但是,對於《論語》理解有誤的現象和觀點長期存在,如“愚民說”“不守法治”“輕視婦女說”等。對...more
目前王陽明心學研究已成為國內“顯學”,某種意義上也為傳統文化當代復興的代表領域。 本書是《中國心學》叢書第4輯,分為“陽明心學研究”“陽明後學研究”“陽明心學傳播研究”“學術資訊”四個板塊。以陽明心學研...more
《老子》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問世以來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約請潛心研治老莊哲學幾十年的張松輝先...more
《莊子》又名《南華真經》,為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所著,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現存共33篇,包含《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more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撰而成的,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倫理、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該書和《論語》《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一起,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more
《大學通》與《中庸通》為胡炳文晚年精粹之作《四書通》之二種,上承《四書章句集注》,下啟《四書大全》,乃宋明四書學衍化中至為關鍵的一環。是書成於泰定甲子(1324),后三年冬,始委令建陽書坊刊行,天...more
本書以“個人與共同體”的現代論域為背景,以早期儒家群己觀念的建構為線索,結合現代哲學分析與觀念史研究方法梳理其意義結構、內容生成及其近代轉化,力圖呈現儒學中除“心性”觀念之外的“群己”觀念在早期儒...more
慷慨赴死的英雄形象雖然足夠光輝足夠深入人心,但用以概述譚嗣同短暫的人生仍不免失之全面。本書作者先是耗費較多筆墨于其成長歷程,依託史料考據和遺址尋訪,帶著感情講述他的家庭生活,嘗試著從中分析他...more
中國人一生要修的經典繞不開《論語》。《論語百句(增訂本)》精選百句,濃縮精華,從學習、交友之樂到修己、為人,到讀書、從政、治國,到仕隱、貧富、義利等,多角度為讀者闡釋解析《論語》的精妙。精心貫...more
《公是集》是北宋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金石學家劉敞的詩文集。劉敞學涉佛老、天文、地理、醫藥、金石等多領域,為文無醇古之昧,雜機變權術,受到歐陽修、曾鞏、王安石等人推崇。《公是集》原有七十五...more
東林學派的創始人顧憲成是明代後期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講學者。他主持興複東林書院,開展講學活動,對明代晚期的思想界和社會有著極大的影響。 作為宋明理學史上的一位重要哲學家,顧憲成對朱熹和王陽...more
謫居龍場,頓悟聖道;巡撫閩贛,平匪誅藩;回鄉守制,光大心學;總督兩廣,保境安民。臨終之際,弟子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王陽明的一生,跌宕起伏,波瀾壯闊,自始至終都在踐行“知...more
今天人們對文人之物總有一種閑雅自然的印象,其實,它們的誕生,皆曾經歷過文人長久而艱辛的澡雪。本書選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種物,講述了文人如何在詩文、繪畫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漸蕩滌掉物身上沾染的權位...more
這部《孔子評傳》在簡敘孔子的生平行跡之後,分別從哲學、倫理、政治、教育、文獻整理、文化傳播等角度,全面梳理並評價了孔子及其思想。全書史料嚴謹規範、立論公允求實,角度全面豐富。該書不僅回答了“...more
本書是中國文化名著《孟子》全本的今注、今譯及評析。內容包括五部分。(1)解題。勾勒《孟子》七篇中每一篇的主題思想及主要內容。(2)原文。分章摘錄,並加以標點。(3)今譯。在忠於原文的前提下,將每章用...more
中國思想史上,漢代是承前啟後的重要時代。《白虎通義》是東漢白虎觀經學會議之資料彙編,此書不僅是經學發展中之產物,更是當時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學術共識,具有保存當時經學樣貌之典範價值。其作為漢...more
本書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辦的儒家思想理論輯刊,每年出版兩輯,此為第25輯。本書所稱的“當代儒學”,是指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1世紀以來的儒學復興中所出現的新的儒家思想創造、新的儒學理論形態,旨在...more
本書以王弼通行本為底本,大量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並根據作者個人多年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篇首“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和開展”對老子哲學作了全面的介紹,顯出作者的學術功力。“注釋、今譯與引述”構成本...more
本書為“速讀諸子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圍繞《論語》一書,開掘孔子的問題意識,探明孔子思想的內部結構,揀擇其最為重要的幾個核心觀念,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集中闡釋其思想。孔子平生的最大抱負,集中在政教二...more
本書是繼《國學要義》《國學溯源》之後,作者在“國學”系列中的又一作品。書名“國學流變”,實際乃一部中國古代思想史。此書以春秋戰國時期為源頭,以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潮演變為線索,圍繞人性論、天人關...more
《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五千言》《道德真經》,共五千余言,分上下兩篇,通行本中,前三十七章為上篇,以“道”開頭,稱《道經》;后四十四章為下篇,以“德”開頭,稱《德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more
孔子之學與儒家理念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曾經發揮過一種難以估量的支配性影響,而且至今仍然構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活的文化力量。本書致力於將孔子之學以及歷史上的儒家學派與儒者之學置於社會歷...more
孔子之學與儒家理念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曾經發揮過一種難以估量的支配性影響,而且至今仍然構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活的文化力量。本書致力於將孔子之學以及歷史上的儒家學派與儒者之學置於社會歷...more
《敬和堂集》十三卷,明許孚遠撰。許孚遠師從湛若水弟子唐樞,承其篤實之風,又會通王守仁良知之說,標舉“討真心”與“克己”,對當時陽明後學游談不實之流弊多所匡正,以存養與省察相須並進為必要工夫,在晚...more
本書主要從人的存在問題出發,論述先秦儒家“情”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孔孟荀及郭店楚簡為中心,探討“情”在先秦儒家的言說方式、表現形式及其蘊含的思想內涵。觸及情的界定,情與德的關係,由情而德的修養...more
1.易學名家掘發《周易》的當代智慧。《周易》常讀常新,不同時代的人會從中讀出不同的智慧。當代易學名家、復旦大學王振複教授通過八十八個專題,為現代人打開易學大門的同時,又時時啟迪著人生真諦。 2....more
本書字數241千字,結構分上下篇。上篇是“我讀《老子》”,介紹和論述老子其人其書。首先介紹和分析了有關老子其人其書的爭論,論述了司馬遷《老子列傳》是可信的,爭論源自誤讀《老子列傳》,誤讀的真相是儒...more
本書是趙園的學術自選集,包含十四篇作品,每一篇都是其在不同細分領域的代表性研究,涵蓋了其早年的文學研究,更多的則是細緻而全面地闡述了明清易代之際知識分子階層的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既從整體上展...more
本書以清人郭慶藩《莊子集釋》為莊子原文底本,重在箋證而不在校勘,書首有凡例,每篇有簡要的題解和小結。該書為後期資助專案,該作者對莊子的注釋箋證,先釋字義,後書證,每篇末小結總括篇意。整理者參...more
本書系明代大儒湛若水(1466—1560)進呈給嘉靖皇帝的一部大型治國參考書。其本于《大學》“八條目”,分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格,每格下各分子目,雜采五經、史傳、諸儒之語、明代諸帝祖訓...more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more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more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more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語錄體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儒家經典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從漢武帝“罷黜百...more
《李文公集》是由北宋王深甫編成的唐代學者李翱的文集。李翱勤於儒學,博雅好古,其學術成就主要表現在文學與哲學兩方面。他反佛崇儒,《李文公集》中所收錄的《複性書》即為這方面的代表著作。集中所收錄...more
本書為義烏叢書之一種。徐僑(1160~1237),字崇甫,號毅齋,諡文清,南宋著名政治家、理學家,義烏地方的先賢。本書系徐僑遺著及相關生平資料的整理著作。徐僑的著述和生平事蹟,對於瞭解南宋理學的傳承脈...more
本書集結了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吳震教授近五六年來陽明學研究的新成果。 “陽明學”,既指王陽明個人的哲學思想,也包含陽明後學或後世學者有關陽明學的思想詮釋與理論發展;而“再讀”,指重新解讀和思考,也涵...more
本書由國學大師裴斐生前在中央民族大學為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論語》課的講稿整理修訂而成,內容占《論語》三分之一,計六篇另二十章,據內容擬有小標題,講評結合。本書作為作者晚年遺作之一,風格...more
本書內容包括《論語》原文以及注釋、譯文、評析。其原文擇取了最有校勘價值的諸個善本,其注釋主要參考《十三經注疏》中的何晏、邢昺《論語注疏》、皇侃《論語義疏》、朱熹《四書集注》、劉寶楠《論語正義...more
作為中國古代先秦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一書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可謂“先秦思想之精華,後世百家之圭臬”。本書從老子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辯證觀、運動觀、為政觀、教化觀、戰爭觀等維度深入...more
《四子真經集釋》是道家四大經典著作的註釋集成。包括關尹子所撰著的《文始真經》,列子所撰著的《沖虛真經》,文子所撰著的《通玄真經》,亢倉子所撰著的《洞靈真經》。先秦時期,老子創立道家理論,主張...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