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儒學經典《論語》的今注、今譯和評述。 全書由解題、原文、今譯、註釋、評述五部分組成。(1)解題。勾勒《論語》二十篇中每篇的主題思想,或闡明論述的幾個問題,或分析孔子所持的觀點,理清其內在的...more
本書對《莊子》全書三十三篇進行註譯和評析,內容包括解題、原文、今譯、註釋和評析五個部分。解題:簡要闡述各篇主旨,分析篇與篇之間的內在聯繫,說明其中的重要觀點及其影響。原文:根據文意劃分章節,...more
本書是一本深入探討莊子哲學思想及其現代生活應用的圖書。本書通過八個篇章,系統地闡述了莊子關於自由、智慧、道德和生命意義的深刻見解。書中指出了《莊子》在現代生活中的思想價值,並依次深入討論了逍...more
《儀禮》為漢五經之一,是禮之本經。因其節次繁密,文辭古奧,以昌黎之博,猶苦其難讀,故傳授者絕少。自漢以來,惟有鄭注行於世。北齊之黃慶、隋朝之李孟悊皆宗鄭注,而有義疏之作。賈公彥本此二家,增以...more
本書通過詳考老子生於陳、仕于周、辭官居宋、著書授徒、出關留書、終死於秦的生平事跡,重點澄清了孔子兩次問禮老子、伏羲古道對老子思想的重大影響及《老子》成書時間等相關史實;通過複原《老子》上下經...more
《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六輯)為“全球老學”專號,聚焦於全球範圍內《老子》的注釋與翻譯研究。 全書分四大模塊收錄來自多個國家學者的論文24篇:一、“《老子》文本與思想”,主要是對《老子》文本的研究;...more
本書以歐美《易經》詮釋史為主要研究對象,以詮釋者的境遇、視角和採用的詮釋方法為研究主線,選取麥格基(Thomas McClatchie)譯本(1876)、理雅各(James Legge)譯本(1882)、衛禮賢-貝恩斯夫人(Wilhelm-......more
本書是王中江教授對儒家重要人物的思想、儒學的重要學說和觀念進行持續性研究的成果集合,這些研究致力於揭示儒家內在理路,重建儒家歷史記憶。一方面,本書展現了以孔子、孟子、荀子為代表的傳統儒學,至...more
本書首先批判性地反省了以古史辨派為代表的“疑古過勇”缺失,然後借助新出土資料,重新審讀傳世文獻,根據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原則,分析並重現了中國上古道術思想的產生及其演變歷史,最後得出結論:至少在...more
道論哲學是老子的創新之一,從道論看,老子是道家的祖師,亦是整個中國哲學的開山鑿路人。他的道論哲學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上空前未有的。“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在《老子》中,有大量關於“道”的論述。本書主...more
本書為道家經典《老子》的今注、今譯和評析。 全書由解題、原文、今譯、註釋、評述五部分組成。(1)解題。勾勒《老子》八十一章中每一章的主題思想,並梳理各章之間的內在邏輯。(2)原文。分章摘錄,並加以...more
本書為儒學經典《大學》《中庸》的今注、今譯和評述。全書由解題、原文、今譯、注釋、評述五部分組成。 (1)解題。闡析《大學》《中庸》的主題思想、基本內容、重要觀點和邏輯結構。 (2)原文。對原文進行...more
孔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而《論語》則被譽為萬世之書、天下之學,經典中的經典。 但是,對於《論語》理解有誤的現象和觀點長期存在,如“愚民說”“不守法治”“輕視婦女說”等。對...more
《周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經典書籍,列為六經之首,蘊涵著天道法則、人生修養和治世原則等豐富的哲理思想。在本書中,作者結合當代科學原理與先秦聖學思想,對《周易》的天道思想、治心方法和淑世準則做...more
作為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道統”的觀念自韓愈倡導之後就深刻影響着中國古典文明的延續、轉型與發展,而對儒家道統論以及道統人物系譜的研究,也一直是中國古代哲學史、思想史研究的焦點。 本書在對學...more
《禮經學》一書是清末民國間禮學大家曹元弼關於《禮》的綜論之作。其治禮多依鄭玄之學,提要鉤玄,在凌廷堪《禮經釋例》對禮依例分類疏解的基礎上立明例、要旨、圖表、會通、解紛、闕疑、流別七目,遵張之...more
《老子》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哲學著作之一,問世以來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較多地保存了《老子》的原貌。此次出版,約請潛心研治老莊哲學幾十年的張松輝先...more
《莊子》又名《南華真經》,為戰國中後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所著,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現存共33篇,包含《內篇》7篇、《外篇》15篇、《雜篇》11篇。《莊子》“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more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撰而成的,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哲學、倫理、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該書和《論語》《大學》《中庸》等儒家經典一起,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more
《大學通》與《中庸通》為胡炳文晚年精粹之作《四書通》之二種,上承《四書章句集注》,下啟《四書大全》,乃宋明四書學衍化中至為關鍵的一環。是書成於泰定甲子(1324),后三年冬,始委令建陽書坊刊行,天...more
本書以“個人與共同體”的現代論域為背景,以早期儒家群己觀念的建構為線索,結合現代哲學分析與觀念史研究方法梳理其意義結構、內容生成及其近代轉化,力圖呈現儒學中除“心性”觀念之外的“群己”觀念在早期儒...more
中國人一生要修的經典繞不開《論語》。《論語百句(增訂本)》精選百句,濃縮精華,從學習、交友之樂到修己、為人,到讀書、從政、治國,到仕隱、貧富、義利等,多角度為讀者闡釋解析《論語》的精妙。精心貫...more
若問誰對中華文化影響最大,恐怕非孔子莫屬。他的人生哲學在兩千多年的時間里影響了每一代中國人。正因如此,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有着怎樣的生活經歷,是什麼機緣讓他發現“仁”“恕”的道理,諸如此類問題,...more
今天人們對文人之物總有一種閑雅自然的印象,其實,它們的誕生,皆曾經歷過文人長久而艱辛的澡雪。本書選取了文人生活中的十種物,講述了文人如何在詩文、繪畫以及日常之用中,逐漸蕩滌掉物身上沾染的權位...more
圍繞華夏制度文明,回溯儒學的源頭,深挖先秦儒家思想精髓。全書分為“政論”“經濟”“文化”三大部分,從孔孟原典出發,融合多學科知識,歸納並闡述先秦儒家對國家治理的各項制度主張,全面剖析了原始儒學在政...more
這部《孔子評傳》在簡敘孔子的生平行跡之後,分別從哲學、倫理、政治、教育、文獻整理、文化傳播等角度,全面梳理並評價了孔子及其思想。全書史料嚴謹規範、立論公允求實,角度全面豐富。該書不僅回答了“...more
本書關注轉型時代的思想世界,著重探討近代的“經子關係”命題,並圍繞“原儒”和“回歸原典”兩大主題來展開,通過比較康有為、章太炎、熊十力等對儒家的探源及其創構的新經書系統,呈現近代經學與子學之間的交...more
本書是中國文化名著《孟子》全本的今注、今譯及評析。內容包括五部分。(1)解題。勾勒《孟子》七篇中每一篇的主題思想及主要內容。(2)原文。分章摘錄,並加以標點。(3)今譯。在忠於原文的前提下,將每章用...more
本書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辦的儒家思想理論輯刊,每年出版兩輯,此為第25輯。本書所稱的“當代儒學”,是指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21世紀以來的儒學復興中所出現的新的儒家思想創造、新的儒學理論形態,旨在...more
本書以王弼通行本為底本,大量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並根據作者個人多年研究提出了不少新的見解。篇首“老子哲學系統的形成和開展”對老子哲學作了全面的介紹,顯出作者的學術功力。“注釋、今譯與引述”構成本...more
本書為“速讀諸子系列叢書”之一,全書圍繞《論語》一書,開掘孔子的問題意識,探明孔子思想的內部結構,揀擇其最為重要的幾個核心觀念,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集中闡釋其思想。孔子平生的最大抱負,集中在政教二...more
本書是繼《國學要義》《國學溯源》之後,作者在“國學”系列中的又一作品。書名“國學流變”,實際乃一部中國古代思想史。此書以春秋戰國時期為源頭,以各個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潮演變為線索,圍繞人性論、天人關...more
《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五千言》《道德真經》,共五千余言,分上下兩篇,通行本中,前三十七章為上篇,以“道”開頭,稱《道經》;后四十四章為下篇,以“德”開頭,稱《德經》,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經...more
孔子之學與儒家理念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曾經發揮過一種難以估量的支配性影響,而且至今仍然構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活的文化力量。本書致力於將孔子之學以及歷史上的儒家學派與儒者之學置於社會歷...more
孔子之學與儒家理念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曾經發揮過一種難以估量的支配性影響,而且至今仍然構成為一種強有力的活的文化力量。本書致力於將孔子之學以及歷史上的儒家學派與儒者之學置於社會歷...more
《敬和堂集》十三卷,明許孚遠撰。許孚遠師從湛若水弟子唐樞,承其篤實之風,又會通王守仁良知之說,標舉“討真心”與“克己”,對當時陽明後學游談不實之流弊多所匡正,以存養與省察相須並進為必要工夫,在晚...more
本書主要從人的存在問題出發,論述先秦儒家“情”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以孔孟荀及郭店楚簡為中心,探討“情”在先秦儒家的言說方式、表現形式及其蘊含的思想內涵。觸及情的界定,情與德的關係,由情而德的修養...more
孟子是千古亞聖,著書《孟子》。他是先秦儒家的思想巨擘,也是戰國時期的“辯論一哥”。我們現在學的200多個成語,都出自《孟子》中的辯論金句。古文晦澀,《孟子》高深,老師該怎麼講?孩子該怎麼讀? 作者從...more
1.易學名家掘發《周易》的當代智慧。《周易》常讀常新,不同時代的人會從中讀出不同的智慧。當代易學名家、復旦大學王振複教授通過八十八個專題,為現代人打開易學大門的同時,又時時啟迪著人生真諦。 2....more
本書依照《莊子》文本對莊子的人生和思想做了盡可能通俗易懂的討論,通過“大鵬寓言——對世俗世界的超越”“莊子的生平——清貧自適的人生”“莊子思想的形成——與惠子的對話”“莊子思想的核心——齊物的理論”“道的體...more
《儀禮集釋》一書早亡,目前所見乃是四庫館臣從《永樂大典》中輯佚者,凡十七篇。四庫館臣將其析為三十卷。《集釋》全錄鄭玄注文,並出入經傳,旁徵博引,多發明賈公彥《疏》所未備,可說有功于儀禮鄭注。...more
本書是王邦雄教授對老子哲學的精研解讀,是一部用明白曉暢的語言闡釋深刻哲理的大家小書。全書賦予老子哲學系統的理論結構,從先秦諸子的思想源流出發探究《道德經》的真實義理,結合《道德經》原文,解析...more
本書字數241千字,結構分上下篇。上篇是“我讀《老子》”,介紹和論述老子其人其書。首先介紹和分析了有關老子其人其書的爭論,論述了司馬遷《老子列傳》是可信的,爭論源自誤讀《老子列傳》,誤讀的真相是儒...more
本書以清人郭慶藩《莊子集釋》為莊子原文底本,重在箋證而不在校勘,書首有凡例,每篇有簡要的題解和小結。該書為後期資助專案,該作者對莊子的注釋箋證,先釋字義,後書證,每篇末小結總括篇意。整理者參...more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more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more
《周易》分為經、傳兩部分,文本中含有深邃而廣博的哲學思想,被稱為儒家群經之首。《易經明解》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溫海明主編,40余位當代易學名師們對六十四卦的導讀、講解、討論和辯...more
本書運用比較哲學的方法,對先秦儒家情感哲學進行中西哲學會通式的系統性詮釋。本書首先基於先秦儒家文獻,借鑒李澤厚情本體論與海德格爾生存論分析等理論,闡發了先秦儒家哲學重情主義的特質;繼而對先秦...more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行的語錄體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儒家經典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從漢武帝“罷黜百...more
《李文公集》是由北宋王深甫編成的唐代學者李翱的文集。李翱勤於儒學,博雅好古,其學術成就主要表現在文學與哲學兩方面。他反佛崇儒,《李文公集》中所收錄的《複性書》即為這方面的代表著作。集中所收錄...more
本書由老莊哲學領域的新生代學者秦復觀畢20余年之功全新校註解析。全本:正本清源。以帛書版為底本全新勘校。全譯:隨文白話文直譯,生僻字隨文注音,與傳世版本異文的對比,以及由此引發的不同解讀。全解...more
重編《道德經》的想法,始於重編者錢寧閱讀時的發現:《道德經》具有雙層表述的特點,而其間有不少“錯層”現象,造成了閱讀障礙。這種雙層表述是《道德經》的基本表達方式。先論述“道為何物?”再討論“人應如...more
“流行的觀念認為儒學在本質上是世俗的,或以為儒學僅為一堆嚴格的道德訓誡或枯燥的哲學原則。事實卻恰恰相反,儒學在本質上是極具精神性的,亦有難以逾越的高度和不可量測的深度,有極微妙精細處乃至無限...more
本書由國學大師裴斐生前在中央民族大學為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開設《論語》課的講稿整理修訂而成,內容占《論語》三分之一,計六篇另二十章,據內容擬有小標題,講評結合。本書作為作者晚年遺作之一,風格...more
本書內容包括《論語》原文以及注釋、譯文、評析。其原文擇取了最有校勘價值的諸個善本,其注釋主要參考《十三經注疏》中的何晏、邢昺《論語注疏》、皇侃《論語義疏》、朱熹《四書集注》、劉寶楠《論語正義...more
作為中國古代先秦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一書思想深邃,博大精深,可謂“先秦思想之精華,後世百家之圭臬”。本書從老子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辯證觀、運動觀、為政觀、教化觀、戰爭觀等維度深入...more
知名作家余秋雨曾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兒童的心靈就像一張白紙,他們在童年時代閱讀的書,會對他們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為了使每一...more
《四子真經集釋》是道家四大經典著作的註釋集成。包括關尹子所撰著的《文始真經》,列子所撰著的《沖虛真經》,文子所撰著的《通玄真經》,亢倉子所撰著的《洞靈真經》。先秦時期,老子創立道家理論,主張...more
《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由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辦,每年一輯,主要收錄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現為第十六輯。本輯收錄論文19篇,涉及經學研究、版本校勘、古籍整理經驗總結等...more
本書作者在一線從事小學語文教學30多年,作為一名教科研工作者,他在閱讀過程中,除了理解文本的基本含義、理解《大學》《中庸》所體現出來的思想智慧,還通過自己的閱讀重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大學之...more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子》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近七萬字。至於讀《莊子》,人們通常都從最難的《逍遙游》開始,讀到《天下》止;本書則“倒着讀”,從《...more
中國生命的學問,從來就緊扣着體會與實踐,務求當下之對應。《論語》之所以迷人,也正因那裡頭的生命對應,處處鮮活。薛仁明談孔子,對應書名,講的是個“喜”字,如實對應,又隨緣歡喜。《孔子隨喜》,談的...more
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南懷瑾先生以極強的社會責任感和傳道授業精神,在台灣、香港等地陸續講述“四書”。南懷瑾先生一直重視儒家學說,常勸世人先從做人做事學起,樹立做人的中心思想。“願天常生好人,願...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