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被曹雪芹喻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也」,它的風流在哪裡?富貴在哪裡?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每次必到蘇州,為什麼還魂牽夢縈,想著「他年夢寐遊」? 【姑蘇繁華圖】生動再現了清代蘇州古城的繁...more
黃耀明年輕時聽甚麼歌,又怎樣利用自己在樂壇的影響力改變社會? 何韻詩怎樣去觸碰香港主流樂壇忌諱的題材? 陳果培養電影感的「影像儲蓄」秘訣是怎樣的? 陳冠中怎樣從電影編劇走上作家之路? 不一定...more
本書是一部資料集,記錄了作者近三四十年蒐集得來及所知見的中國器樂作品「老唱片」資料。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以「彈撥樂」、「拉弦樂」、「吹管樂」及「仿奏樂」為綱,記存各種被蓄錄的中國民族...more
本書橫跨香港過去四十年歷史,以流行音樂為脈絡,嘗試書寫關於身份、記憶、語言和政治的紀錄;以本土特殊性為起點,探討華語流行音樂領域究竟正在發生甚麼。作者之一周耀輝是從事流行音樂20多年的學者。兩...more
以北京一座老茶館為背景,《茶館》一劇全景地展現從傳統到現代之轉型期內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老舍藝術的典型代表。《茶館》跨越中國現代史五十年之久,從清王朝的垮台到國民革命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more
本書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出發,研究香港電影在近年的發展和境遇,探討電影文本、電影工作者和電影工業的不同嘗試和進退失據的困境。通過對香港電影多角度的閱讀,本書特別著眼於香港本土身分在全球跨國電影和...more
本書為李歐梵和邵頌雄兩位音樂發燒友通過文字對話的形式,為讀者呈獻一札引領他們親自體會音樂融通境界的導賞。為香港大學MUSE「繆思文集」之一。馬勒曾言:「我知道若我能以文字表達一種經驗,我不會嘗試...more
《香港電影、電視及新媒體研究》是一本構思與累積十多年的書。論文多是本人參與香港、澳門、北京、上海、美國、日本等地的國際學術會議或學報曾發表過的論文。研究集分為電影篇、電視篇及新媒體篇,反映個...more
為慶祝著名書法家張充和女士的九十六歲生日,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這本《張充和題字選集》,由耶魯大學教授孫康宜編註,余英時先生等推薦,董橋寫序言。書中所展出的「題字」,大多是張充和女士為各種書本封...more
《中國獨立電影》結集了多位中國青年導演的訪談錄,以及由多位作者寫成的多篇評論文章,讓人對這批新銳導演有較多的認識。這樣一群中國青年導演,他們的電影寫作,他們的種種思考,洞見,夢想,追求,探索...more
本書內容主要是環繞著視覺藝術和歷史文化,既有探索本地攝影術起源的,也有論及百年服裝潮流的,有介紹西洋畫師錢納利及域文的,也有記述國畫大師張大千、徐悲鴻、齊白石的軼事,專題還涵蓋電影、漫畫、法...more
本書收集的是中國歷代以十二生肖動物為對象的各種圖紋,凡182組。主要是畫像磚、壁畫、墓誌銘等的拓本及臨摹,器皿、雕刻、建築、裝飾、剪紙、工藝品、織繡和民間小品乃至現代郵票所繪的形象,很有美術應...more
「有些事物會消失,如同從未發生過;有些事件永遠存在,是你生命的一部分」 塵封已久的情書、飽含父愛的家書、與一生摯友的書信; 跨越近百年的六十餘幅家族照片; 面對家族記憶,挖掘心底隱痛; ...more
以實景圖和配合輕鬆手繪圖說明各樣嶺南建築; 每個建築都有標號說明,方便讀者閱讀了解; 內容以圖為主,以文字配合說明,適合對傳統建築學有興趣的青少年讀者閱讀; 文字說明清晰簡單易明:介紹建...more
◎集中梳理西方現當代建築的發展脈絡,史論結合,堪稱現當代建築簡明史和入門書。 ◎圖文並茂,賞析經過時間沉澱的現代建築傑作,呈現當代建築的奇觀和實驗。 ◎作者為北京大學建築學研究中心副教授,著...more
世人都在找尋快樂,究竟快樂從何而來? 世界級著名洞簫演奏家及跨媒介藝術工作者譚寶碩,以禪心看紅塵,是以其藝術創作意境深遠,引人深思。自九十年代開始,他以攝影透視社會,作品貼近民生。 是次譚...more
1. 本書是第一本以香港專業舞台演員為骨幹,專們探討表演藝術的書籍。內容不是簡單的經驗之談,是有組織地選擇作者就其所長總結論述,這些論述也總結了香港話劇團三十五年的演出歷程。 2. 全書內容要點...more
《中國環境法》一書採用了中國傳統環境法著作的體系,並結合國內環境法的最新發展,系統地介紹、分析和探討了中國環境法的現況、基本原則、基本制度,以及法律責任。此外,還系統地介紹中國在防治及自然資...more
董橋先生看了毛尖新書《有一隻老虎在浴室》,大表稱讚:「毛尖機靈。當今文章寫得機靈的不多,真的不多。靈是知,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靈是靈巧,蒲松齡〈小二〉說她為人靈巧,善居積,經紀過...more
看過《富春山居圖》,看過《不二神探》,看過《小時代》,回家,默默給張藝謀陳凱歌上了一炷香。我錯了,以前老覺得他們玩三無產品搞得一地爛片,現在想想,他們做的至少還叫影片,今天在電影院放映的東西...more
說毛尖才華橫溢,等於是廢話。她最令我吃驚的是速度,而且對與各種知識的吸收更是如此,譬如老電影。我倚老賣老,自以為積數十年觀影的經驗,在腦海裏留下數千部老電影的鏡頭,特別是經典老片,可以如數家...more
本書不只是一本香港戲劇史,而且因為作者有廣泛的理論背景,對香港戲劇發展又有切身的參與,文筆夾敘夾議,既見個人的喜愛和史識,又展示出三十年來香港戲劇的發展,以及香港戲劇與戲劇的香港社會之間的互...more
本書立足於文化史、藝術史的大背景下闡述西方音樂的發展過程,概述從古希臘、古羅馬時代到二十世紀的種種音樂藝術風格,介紹各種音樂流派以及其代表人物與代表作品。在認識到一眾舉足輕重的音樂家之餘,讀...more
作者王家春以中國畫與哲理結合的方式來創這這本書,他把畫意濃縮在題跋,寥寥數語,淺說大道理,寄望讀者可從中得到啟發,活出心寬進取的人生。 王家春自謂哲理中國畫,其實他的畫不僅僅是說道理,單從...more
香港發行明信片,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明信片除作為一種傳遞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極高的欣賞價值及紀錄歷史的功能。隨著大眾對文化和歷史的興趣日益濃厚,明信片已成為不少收藏者蒐集的重點對象。可...more
香港發行明信片,至今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明信片除作為一種傳遞消息的工具外,本身亦兼具極高的欣賞價值及紀錄歷史的功能。隨著大眾對文化和歷史的興趣日益濃厚,明信片已成為不少收藏者蒐集的重點對象。可...more
本書收錄一百二十多張由著名歷史學家劉智鵬教授精選的蒙敏生作品,並撰文解畫、分享經驗回憶,為讀者展示城市變遷及升斗市民的生活寫照。鹽田豬場、耕田打穀、大笪地、寮屋區、魚骨天線、制水、恆隆銀行擠...more
透過數碼攝影的立即翻看功能,攝影技術已不是什麼難以掌握的知識,很多攝影新手,在把玩一天之後,就經已掌握以往要花三個月時間才能學懂的光圈與快門的操作,證明數碼帶來的速食學習文化是何等利害。但在...more
《萬世流芳張玉喬》一劇雖然常為粵劇研究者提及,但其原劇本早已湮滅無聞,即使是一代「花旦王」芳艷芬手上亦沒留存;因此是次復原及考訂《萬》劇劇本,將進一步開拓粵劇研究的範疇。本書集李小良、容世誠...more
以問答方式,從入門到高階,將數碼攝影上有機會出現的問題大包圍式列出,能照顧不同層面的攝影新手。題材方面分為 8 個章節,包括:器材應用、基本操作、進階拍攝技巧、風景、人像、旅遊、夜景及靜物小品...more
「永訣的建築」,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就是如此形容那些已經消失在中華大地的古建築... ... 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史上,古建築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由於天災、人禍等種種原因,不少珍貴的古建...more
過去幾十年裡,中國的改革開放,使國家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劇烈地表現在城市的天際線上。確實,中國城市建設的速度和規模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英國、荷蘭、法國、德國...more
本書由專業音樂人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前身為香港專業教育學院 (IVE) )印刷及數碼媒體系講師負責編寫鋼琴樂譜,引領出流行曲的另一種鋼琴音韻,而收錄的25首本地流行樂曲,更是本地樂壇最經典的情歌,實可...more
香港電影是本土文化一個重要資產,當中除卻展現多年來本地創作人的非凡創意,更以菲林定格,為香港這個混雜城市「捕光捉影」,記錄下不同年代、不同時刻的城市景觀。 本書由熱情澎湃的奇夫作嚮導,帶領...more
32個有關香港本土建築特色的個案,勾劃出香港城市發展的地圖。本書收錄的個案並非大師級的作品,卻標誌著某個時代香港建築的歷史;最重要的是,反映了香港人對建築物的影響。英國建築師Cedric Price 用不...more
本書是一本尋找幸福的書。人類一直努力找尋答案,試圖理解幸福,把握幸福,體會幸福。歷史上形成對幸福的各種探索與詮釋,尋找幸福的歷史,既是對自身生活的體驗,也是對世界的認識。作者以25幅名畫歸納出...more
全書共分為12個部份,分別由攝影大師葉青霖及其11位攝影高徒操刀,展示攝影藝術的多元面向,並分述各自的創作理念、實戰技巧及拍攝心得。你會發現原來 在快門按下之際,可以是藝術形式、時尚觀念,也可以...more
所謂“畫中的歷史”,乃是指以繪畫形式來描繪歷史人物及事件,在繪畫史上稱之為“歷史畫”。雖然在記述歷史上,文字比繪畫更能刻劃事件詳情,但歷史畫也比文字更能反映某一歷史時期人物的形象特徵、衣冠形制和...more
◎新鴻基地產及三聯合辦的「年輕作家創作比賽」得獎作品之一(見備注) ◎新詩七十五首,每首都附有手繪插圖 ◎共五篇:說香港、說空間、說女性、說自己、說文字 ◎「抓來一把,碎碎脆脆∕順手拈來一個女孩,∕甜...more
現代的年青人可能不知道,口琴曾經是香港音樂教育的一大主流。口琴價錢便宜,方便攜帶,亦容易上手,是一種十分大眾化和富人情味的樂器。尤其在五、六十年代,香港正處於艱難歲月,口琴簡直就是平民大眾惟...more
僑鄉是中國近代史一種特殊產物。它的形成和發展交織著不同文化和社會因素的相互刺激和影響,是中國農村近代演變的一種特別形態。 僑鄉中西合璧建築,是僑鄉近現代文化的重要標記。它凝聚著中西文化結合...more
本書乃著名詞評人黃志華根據近十年來在香港中文大學校外課程教授粵語歌詞創作的經驗整理而成的。除了採用大量的實例,闡述粵語歌詞創作的基本技巧與章法外,也論及歌詞創作優劣的標準,文字、聲韻與音樂的...more
香港本地廟宇中的繪畫和裝飾,原來隱藏了很多中國傳統故事! 你可記得…… 「人中呂布」與哪「三英」大戰五十回合?齊天大聖孫悟空怎樣把金箍棒弄到手?一事無成的姜太公讓哪位「願者」上釣?秦瓊和尉遲恭...more
《這樣憶起陳百強》全新增訂版 重塑樂壇經典——陳百強的天王巨星路 本地樂壇其中一位天王巨星——陳百強(Danny),早在一九九三年辭世。廿多年來,唱片公司或歌迷都曾舉辦過不少紀念活動。如今資深唱片收...more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各種穴居直到明、清時期的九類住宅,漢族住宅約有四千多年乃至更長的悠久歷史。本書以漢族住宅為主體說明中國住宅的概況,以縱、橫兩種維度對中國傳統民居加以分析研究。 全書分三部...more
從前,大家很少有機會聆聽半世紀以至八九十年前的歌曲,一來缺乏傳播媒介,二來粵語歌樂壇總是帶着「荒漠」的標籤,根本無人問津。本書作者、資深中文歌曲評論人黃志華,三十年來致力研究香港早期粵語流行...more
作者多年來親身走訪本港各區廟宇,既透過碑銘考古,又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收集相關掌故,走筆所及的廟宇,包括港人熟悉的黃大仙廟、沙田車公廟、大埔文武二帝廟等,同時不乏一些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古剎,或隱跡...more
粵曲悠揚至今,經歷了多少個春秋與枯榮,才能稱得上滄桑?香港流行曲盛世以前,粵曲曾是大眾追捧的重要娛樂,它如何從前身「大八音」──只唱全本戲曲、沒有動作的演唱會,演變為只唱主題曲的歌壇?粵曲歌伶又...more
本書是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系所舉辦「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戲曲的跨境、交流與轉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成果結集之專書,對二十世紀前期中國戲曲研究相關的新興議題,如香港在近代中國戲曲史的定位、日本學者對中...more
香港漫畫,仲!未!死! 記錄並點評「港漫的好」, 透視港漫工業的盛衰與無窮生命力。 「港漫已死」說了十多年,本地薄裝漫畫始終未絕跡。本書有別於圖鑑、傳記或回憶錄,而是對近十年港漫業界情況作專...more
本書包括二十七篇藝術鑒賞散文,每篇都蘊含動人故事。作者有長期觀賞、購藏藝術品的經驗,耳濡目染養成的獨到眼力,常帶給他意外收穫。書中用明晰曉暢、雅俗共賞的文字,對一批古今珍貴字畫、瓷器、雜件等...more
中國古典園林實為「文人園」。士大夫、文人、畫家或造園家秉承明清文化傳統,設計、建造、擁有文人園。他們敏詩善文,能寫會畫,兼工戲曲,皆欲避喧囂以歸自然。正如陳從周先生所言,園之築出於文思,園之...more
本書是一個生於富裕之家的堅毅女性,在家道中落後自力更生的奮鬥故事。 羅啟妍在劍橋大學格頓學院修讀歐洲中世紀歷史,並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完成歷史系學位,回港後於文華酒店工作了一段時間,然後前往...more
“傳統”與“藝術”,看似遙遠,其實和我們和接近,只要你有好奇和欣賞的本能。宮廷畫家的待遇是什麼?古典園林中的石頭何美之有?碑學和帖學有什麼區別?這些問題有待從本書逐一破解。 《圖解傳統藝術入門》分...more
本書旨在讓電商從業者使用普通的拍攝場地和較為廉價的攝影器材,拍攝出具有一定水準的商品照片。同時通過詳細的拍攝案例向讀者介紹在商品攝影過程中是如何確定構圖、布光以及設置拍攝參數的,並在拍攝過程...more
本書希望能夠用簡單的方法說明一般消費級航拍機操作的方法和重點,讓更加多人能夠了解這個科技混合體背後的原理,明白如何能夠安全操縱它和享受它帶來的樂趣;並分享一些過往的飛行經驗讓其他朋友減少飛行...more
本書首先介紹自然風家居設計的構成要素,之后展示與分析了不同居室空間的設計效果(自然風),還例舉了與主題相關的一些DIY技巧。全書的重點是將自然風家居的設計方法以及空間效果介紹給讀者。...more
《香港粵語片藝術論集》結集了香港電影研究者盧偉力從九十年代末以來,關於五六十年代香港粵語電影藝術的研究文章,當中包括論文、筆記和影片賞析,亦是作者在電影方面的文字紀錄。本書談到多位粵語片時代...more
該書通過搜檢明代戲曲中的詞作,為明詞和明代詞學研究提供更多的基礎文獻和研究資料,擴展了詞學研究的領域;以敘事框架為視角,探討詞作在戲曲作品中存在的形式和承擔的文體功能;從更為廣闊的視角考察明...more
本書細述邵氏的盛衰、獨立製片制度的形成、港產片的本地化和中港電影的發展。文章着重背景,突出主流,夾敍夾議,見解獨到,並不時列舉大量鮮為局外人知的圈內情,諸如多齣名片攝製過程的來龍去脈,以及像...more
本書為“建築小學”叢書之一種,叢書分別就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類型或元素——牌樓、亭子、獅子、柱子、磚瓦分冊論述,並輔以大量精美的圖片,是一套面向普通讀者的建築知識普及讀物。作者為著名建築研究專家...more
本書為“建築小學”叢書一種,叢書分別就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類型或元素——牌樓、亭子、獅子、柱子、磚瓦分冊論述,並輔以大量精美的圖片,是一套面向普通讀者的建築知識普及讀物。作者為著名建築研究專家樓...more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樓慶西的「建築小學」系列,一套大家小作分述五種小型建築,其一為「亭子」。本書內容層層遞進,逐步講述亭子的功能、文化價值,再以著名的拙政園和頤和園為例,著重讀者能夠以「小...more
本書為“建築小學”叢書一種,叢書分別就中國傳統建築中的重要類型或元素——牌樓、亭子、獅子、柱子、磚瓦分冊論述,並輔以大量精美的圖片,是一套面向普通讀者的建築知識普及讀物。作者為著名建築研究專家樓...more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樓慶西的「建築小學」系列,一套大家小作分述五種小型建築,其一為「磚瓦」。磚瓦為本系列介紹的最小一種建築,其裝飾的功用體現傳統的精湛工藝,從而觀察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精妙...more
隨手拿起拍照的手機就是你得心應手的攝影機! 手機攝影,已經日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所有手機用戶幾乎都有過用手機拍攝的經驗。要用手機拍出超越紀念照水平的精美攝影作品,那就要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本書...more
除了陳列於博物館櫥窗或儲存於地下室裏的文物,遺址和遺跡同樣是悠久歷史和文明的見證。而且遺址所揭示出來的信息,遠遠超出單件文物的價值。為了保護遺址,展示遺址的文化內涵,各國建立了眾多遺址博物館...more
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先人靠著勤勞的雙手和無窮的智慧,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絢爛的文化遺產。除了國內的大量珍寶,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中國國寶,同樣散發著中華文明之光。那些原本屬於中國的珍貴文物,在...more
你一定見到過各種各樣的石頭,不知道它在你的頭腦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是冰冷堅硬、了無生氣的,形狀怪異、顏色灰暗的,還是毫不起眼且毫無用處的?其實,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岩石的世界是生動的。 地質...more
中國傳統建築,是中國古人居住行為的物質載體,是東方地理環境的獨特產物,是中華文明的“石頭的史書”,經過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成為舉世公認的文化瑰寶。 本書分民居建築、皇家建築、園林建築、禮制建...more
中國古代文明豐富多彩、燦爛輝煌,古人的情調、雅致、智慧、審美,如今都凝結在一件件歷史的“倖存者”——文物身上,它們不會說話,大多靜立在博物館裏。 本書,就是要代文物出聲,說出自己的身世,拉近讀...more
中國傳統工藝,凝結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智慧與創造,以別具一格的風範、高超精湛的技藝和豐富多彩的形態,為人類的文化創造史譜寫了充滿智慧和靈性之光的一章。 本書介紹的織綉品、金銀器、鑲嵌器和兵...more
「其實他只是想記下生活中那些瑣碎的細節,正是對這些細節的回憶,組成了我們或許平淡却豐富的一生。」 青年攝影師林帝浣透過掌中的數碼相機,呈現給讀者一個不一樣的視覺24節氣。從「立春」的料峭到「...more
作曲家、演奏家和樂器的關係微妙如絲線,互相牽動。 作曲家譜曲,演奏家化成可聽的音樂,觸動受眾;演奏家挑選情投意合的樂器,充分表達情感與技藝;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需求,推動樂器的演變和質量;演奏...more
前人「令德唱高言」,後人「識曲聽其真」,沒有經認真校訂的文本,那個「真」字就根本無從談起。張敏慧老師在本書中認真校訂了《再世紅梅記》及《販馬記》的劇本。她把研究歷史的求真與客觀的精神灌注在校...more
香港電影從對張愛玲小說的直譯式改編,對李碧華小說的改寫,引用劉以鬯、金庸等小說的意念對都市寓言的重述,以及對中國古典小說的顛覆和解構等等,在在講述一座浮城百年滄桑的故事。 在「借來的時空」...more
不但我的前半生和音樂結了緣,後半生更是愈來愈癡迷,幾乎每天沒有音樂就活不下去。也許,到了這個動亂不堪的二十一世紀,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尋求精神的滋養,音樂對我的意義就更大了。因此,我發現自己的音...more
情,是江啟明老師對家庭、社會和藝術教育的含蓄深情; 結,是他從自學到踏上藝術家之路的千千結,也是在不同階段藝術思維的結集…… 江啟明老師明言這可能是他最後的一部文字作品。以一百二十篇藝術小品...more
探索香港昆蟲集結地 昆蟲生態微觀 × 攝影作品鑒賞 × 攝影技巧公開 作者親身探索香港多個可供拍攝小生態的優美勝地,收錄多年來拍攝的各類小生態的出色作品,並分享有關微距拍攝的技巧。透過這些精彩內容...more
新裝之革,百年焉成。 金縷自縛,不如自真如初。 長衫,不只是一件「衫」。 長衫新穿,細味華衣蛻變的故事。 《花樣年華》令東方旗袍為世人所識,但旗袍的故事不是太多人說得清。旗袍有轉折而豐富的意涵...more
無對於唐滌生先生的劇本文學藝術探究,歷來已有不少研究者下了功夫,寫過論文,但是他們用作研究的文字底本都非最原創的面貌。 本書收錄的兩個劇本――《帝女花》和《牡丹亭驚夢》,均是根據仙鳳鳴劇團開...more
穿梭探祕,發掘新鮮郊遊點 29段山野遊徑 + 26個天然美地 來到2016年,他們再次投入這個艱辛的創作之路,繼續凌晨出發登上山峰,清晨離去急急上班去,為的就是想再一次將香港大自然更深層次的美麗展現人...more
楊汝萬教授是國際知名的社會科學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學講座教授、教務長、香港亞太研究所所長、逸夫書院院長。 本書收錄了150張楊教授過去多年在世界各區各地拍攝的相片,充分反映他對世界的觀照。...more
本書用九十年代拍攝的照片,引領我們回到那個時代,與已經消失的舊式民居、寮屋區、徙置大廈、新界和離島的村落以及街頭生活片段對話,感歎香港變化之快! 「本書輯錄的影像,均選自筆者在九十年代拍攝...more
《大話西遊》裡的至尊寶 蘇麗珍和周慕雲在金雀餐廳的對話 《賭神》的隱形液晶體顯影眼鏡…… 近百幅作品,帶大家重溫港產片的黃金時代 「王家衛作品中很多場景都已經隨着香港高速的發展而消失或變樣:《阿...more
研究粵劇,一大困難是因為不易看到原始劇本,對於編劇的意圖和文學用心,都不容易窺破﹔劇本的故事情節和作者的文詞思路等,也難以爬梳整理。本書排印出版唐滌生的兩個戲寶劇本――《紫釵記》和《蝶影紅梨記...more
【沉澱‧審視‧再出發】 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就等同失去自己的觸覺,遺忘生活就等同遺忘自己,所以,演員必須每分每秒保持著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否則,就只是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名銜,只會令人成為一個...more
奇斯洛夫斯基(Kieślowski)逝世二十年書寫紀念 2004年,羅展鳳完成了第一本電影音樂評論作品,並許下承諾:「下一站,波蘭」。 因為一個敬重的導演,2007年,羅展鳳帶著導演的英文版傳記,隻身跑到波蘭...more
錄音如何改變我們的賞樂文化? 深入剖釋古典唱片工業,讓樂迷上了一門難得又有趣的人文通識教育課! 一窺錄音寶庫,學懂西洋古典音樂史 音樂是稍縱即逝的藝術,即使存有曲譜,各音樂家的演繹方式也是...more
行家解讀香港電影 港產片幕後大玩家的人生百態 香港電影的「幕後玩家」莊澄,縱横影壇三十餘年,既是企業的管理者也是電影創作的推手,見證了香港電影由八十年代的黃金時代走到今天,被《商業周刊》譽...more
書內共七個章節:「藝術哲學」、「作家與書」、「觀影世界」、「文化研究」、「城市夜色」、「身體政治」、「愛情經典」,其實就是本書作者潘國靈由內到外、由肌膚滲進血液的七個生命印章,隨着生命歷程鑄...more
“像畫中所描繪的那樣,如果薩陲王子能把自己身體奉獻給老虎的話,我想,我也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這個藝術寶庫。” “在這裡,我看到了前所未見的精彩藝術世界。下一瞬間,我就決定了。我不能讓這些「...more
香港的六、七十年代是一個催人早熟的年代。 貧窮是原因之一,還有社會動盪。但是,在九龍半島的另一邊是香港島,一程不到十分鐘的天星小輪,由尖沙咀到踏足中環,箇中差別,有如當年的粵語片與國語片——...more
為什麼我們要道德?死亡讓我們找到人生意義?什麽是理想的教育?為何要環保?愛是什麼?何謂真實?我是誰? 一個個發人深省的哲學問題,全部來自我們視為娛樂的電影。 哲學是一個古老的學科,電影則是現代的...more
有沒有發現想要一次充實的歐洲旅行,特別需要有建築知識? 那兒有那麼多城市,大大小小,看的不是教堂就是皇宮;還有甚麼城堡之路等等,其實都是長途車串起的小鎮和古堡。歐遊,躲不開建築話題。如果你只...more
《新春糊士托 • 菜園藝術快樂抗爭》一書記錄的,就是菜園村村民與香港藝術工作者們怎樣一起在新春如廢墟的家園中,快樂地以文化藝術超越階級視野的限制,敲問香港人及香港的靈魂,思索香港如何能避免採用...more
如果不好好保存文物而讓其失傳,就像絕種的史前動物,只能靠幻想來猜測。因此,只是收藏文物,而不發掘該文物的歷史、文化意義,就僅見其外在美,而不知其內在美。一段段的史實,正是「天然實驗室」中的實...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