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暢銷榜

上頁 下頁

排序依

list共有18063

中國的十個名字

中國的十個名字

作為中國人,我們對於“中國”這個稱呼再熟悉不過。這個傳承了幾千年的名字,展現了我們的祖先對於自己所處的國度乃是中央之國的文化自信。但是其他文明是怎麼稱呼我們這個國家的呢?本書深入探索了不同文明...more

遼瀋戰役紀實

遼瀋戰役紀實

一部演繹智謀與膽略的大較量。 一場決定前途與命運的大決戰。 遼沈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首戰,在50多天的連續英勇奮戰中,我東北野戰軍持續贏得和保持整體作戰的主動權,以不可阻擋的磅礴氣勢,共...more

浮世長安:唐代的民俗與人文(上下)

浮世長安:唐代的民俗與人文(上下)

在中國歷史上,唐代是承前啟後的鼎盛時期,總是引人無限遐想。 本書將古代文學與民俗學研究相結合,運用詩文、史籍、筆記、小說等材料,從唐代的歲時節日、都市生活、各類婦女習俗、文人風貌、神靈崇拜與...more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15·大清風雲篇》延續上一卷的敘事脈絡,以十二個篇章幽默風趣地講述清朝挺進中原、一統天下後,迎來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鼎盛篇章——康雍乾時代。通過清兵入關、至順治帝定都北京,吳三...more

廣州貿易:近代中國沿海貿易與對外交流 (1700-1845)

廣州貿易:近代中國沿海貿易與對外交流 (1700-1845)

本書利用極為豐富的多語種資料,重建了廣州貿易在18至19世紀上半葉的日常運作。它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過專注於實踐和程式,而不是官方政策和協定,重新審視了貿易的成功和失敗。 在清代的大部分時間,...more

清承明制:明清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

清承明制:明清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

一部從社會史、文化史視角重新解讀“清承明制”傳統命題的創新之作,全景勾勒明清世俗化社會的全貌,深入考察明清國家治理與社會變遷的內在繼承性。 作者著眼于地方治理的繁難、人事制度的瑣碎、社會群體的...more

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

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

洪秀全的思想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拜上帝會”的真實情況如何?金田起義是發生在某一天嗎? 本書為太平天國史研究專家王慶成經典之作,主要圍繞太平天國歷史上的主要人物、重大事件、制度建設、理論建構等展開研...more

陳寅恪四書(全四冊)

陳寅恪四書(全四冊)

近二十年來,中國知識界催生了一輪又一輪頗具震撼力的陳寅恪熱,至今熱度不減。隨之而來的是研究陳寅恪的文章、著作層出不窮,此中良莠不齊,各種“動因”,讓作者如鯁在喉,不得不發。 這部《陳寅恪四書》...more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折獄龜鑒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折獄龜鑒

《折獄高抬貴手》是宋代法學家鄭克撰著的一部法學著作,成書於南宋紹興年間。 全書分為釋冤、辯誣、鞫情、議罪、宥過、懲惡、察奸、核奸、擿奸、察慝、證慝、鉤慝、察盜、跡盜、譎盜、察賊、跡賊、譎賊、...more

中國馬達:“小資本主義”一千年(960—1949)

中國馬達:“小資本主義”一千年(960—1949)

一部考察宋代以來傳統中國社會的人類學著作,重新思考傳統中國民間風俗的形成與精神世界的塑造。作者認為,基於家族和市場進行的生產為“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它與國家運作的貢賦制生產方式之間的互動,形...more

遙望與親歷:一個西方家庭眼中的中國(1887-1950)

遙望與親歷:一個西方家庭眼中的中國(1887-1950)

2015年,正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作者,偶然間邂逅了一批珍貴的晚清至民國時期的一手資料,這批資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書信、日記、回憶錄及照片…… 這批珍貴資料聚焦于1887至1950年間,一個西方...more

古代人的夢與死

古代人的夢與死

本書為日本學者吉川忠夫關於魏晉隋唐時期思想史研究的研究成果,作者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和文化資料的梳理分析,分別從中古中國的喪葬觀念、服食求仙、道教洞天、對佛道兩教的態度等方面論述的中國人的歷史...more

大運河:發現、傳承流動的文化

大運河:發現、傳承流動的文化

中國多數河流走向是自東向西的,而大運河從北向南縱貫而下,連同其支流長度達到3000多千米,堪稱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跡。2014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大運河開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more

更化與紹述:新舊黨爭大爆發(1086-1100)

更化與紹述:新舊黨爭大爆發(1086-1100)

本書是宋朝往事系列中的一部,講述了北宋哲宗時期的更化與紹述事件。北宋後期的近半個世紀,是政治家們的理想與現實碰撞的時代。 北宋元豐八年,哲宗以年幼即位,高太后垂簾聽政,朝廷開始全面否定熙豐新...more

春秋大變局:華夏奠基與融合的三百年

春秋大變局:華夏奠基與融合的三百年

本書以具有獨特人格魅力的春秋霸主為關鍵線索,講述他們對春秋歷史乃至華夏文明變遷與融合的影響。他們每個人的經歷或功業,都體現了春秋時代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思想的重大轉折。 書中主要講述齊桓...more

尋古中國

尋古中國

《尋古中國》以總台同名歷史文博紀錄片為框架,以扎實的前沿考古成果為依託,尋根求源,多角度探索、呈現早期中國。 圖書共分為《古滇記》《古蜀記》《稻穀記》《玉石記》《雲夢記》《尋夏記》《河洛記》...more

塑造宋代歷史: 史料與敘事

塑造宋代歷史: 史料與敘事

在這部雄心勃勃的政治史和思想史著作裡,蔡涵墨考察了宋朝官修史書殘存至今的主要史料,這些史料構成了我們理解宋朝和古代中國的基礎。通過分析其中作為宋朝政治話語產物的敘事,蔡涵墨全面介紹了這些文本...more

臨安之變:紹興體制與南宋中興

臨安之變:紹興體制與南宋中興

本書全方位展現南宋初期激烈的政治、軍事、文化震蕩,揭示南宋疆域上偏安、政治上獨裁、文化上沉滯的形成過程和內在邏輯,敘述的時間段大約自建炎四年(1130)至紹興十二年(1142)。 建炎四年,金人搜山撿海...more

大禮議:嘉靖帝的禮制改革與皇權重塑

大禮議:嘉靖帝的禮制改革與皇權重塑

正德帝身後無子,由興藩世子朱厚熜繼皇帝位,是為嘉靖帝,文武百官請其入繼大宗,作為嗣子,改認堂伯弘治帝為父,而稱生父為叔,自此引發震動朝堂長達二十四年的“大禮議”。 為追尊其生父母,嘉靖帝不惜以...more

巨龍抬頭:我們的90年代

巨龍抬頭:我們的90年代

回望20世紀90年代,很多人都能想起許多令人激動的瞬間。從經濟特區的設立到彩色電視的普及,從股票的公開發行到勁歌金曲的火爆,從北京亞運會的成功舉辦到中國運動員在世界體壇嶄露頭角……十年之間,每個人...more

走進明朝:從嚴峻冷酷到自由放任

走進明朝:從嚴峻冷酷到自由放任

明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作者方志遠關註明代歷史數十年,對此有深入的研究,試圖說明明代社會有一個由洪武、永樂時期的冷峻冷酷,到成化、弘治時期的自由開放,再到隆慶、萬曆時代的腐朽,以至走...more

熙豐殘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熙豐殘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本書是一部全面研究北宋熙豐變法的史學專著。作者以宏闊的視野,將熙豐變法置於兩千多年的中國皇朝歷史,乃至世界史中進行考察。書中系統且全面地梳理了熙豐變法的各項重要改革,並運用當代制度經濟學等多...more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東坡志林

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東坡志林

蘇東坡,宦海沉浮,南來北往,是一個經歷十分豐富的人。看的多,想的多,積累沉澱下來,鑄就了蘇東坡豐富多彩的人生世界,其才藝也是雅俗並重,深受大家喜愛。《東坡志林》是蘇東坡留下的一部筆記小說,它...more

擇利而從: 明代泉州鹽場人群的戶籍策略

擇利而從: 明代泉州鹽場人群的戶籍策略

國家制度與民眾應對,是傳統中國研究的經典話題。 明王朝推行配戶當差戶籍制,人戶“以籍為定”,“役因籍異”,人們因賦役風險而對各類役戶產生不同的偏好,並且在國家禁止民眾改籍的制度下設法改變戶籍身份...more

地理中的中國史(自然篇)

地理中的中國史(自然篇)

為什麼說看完了河西走廊就看完了全中國? 古代如何走海路從印度回到長安? 秦嶺為什麼又被稱作“中華龍脊”? 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原來不止一條? 《地理中的中國史(自然篇)》以“自然地理”為出發點,結合山地、高...more

天京之圍:湘軍與晚清大變局

天京之圍:湘軍與晚清大變局

清政府為何允許曾國藩等人組建私人地方武裝?清政府朝中有哪些高官親貴明裡暗裡幫助湘軍?湘軍與太平軍之間發生過哪些戰鬥?天京之圍是如何形成的?湘軍和太平天國是晚清大變局中的兩個重要角色,二者的對抗深...more

歐陽立安畫傳

歐陽立安畫傳

歐陽立安(1913—1931),湖南長沙人。他出生在革命家庭,父親歐陽梅生、母親陶承都是中共黨員,十一二歲時就在父親的影響下參加了革命工作。1931年1月,歐陽立安因叛徒出賣被捕,后被敵人秘密殺害於上海龍華...more

中國甲胄史(全2冊)

中國甲胄史(全2冊)

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類在不斷地征戰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階段武器的製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最...more

國語直解(全2冊)

國語直解(全2冊)

《國語》是我國春秋時期的一部國別史,也是一部優秀的歷史散文集。由於成書時代邈遠,語言晦澀難通。本書通過對《國語》所作的今注、今譯及評析,以期比較準確地幫助讀者理解其思想的內涵、古樸的語言,賞...more

典籍里的絲綢之路

典籍里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作為東西方文化的相遇、交流和對話之路,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和意義。可以說,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半部世界史”,就是通過歐亞大陸的大交通、文化大交流講述的世界文化史。 在本書...more

中國文化簡史

中國文化簡史

中國文化一萬年,源遠流長曆久彌新。《中國文化簡史》立足於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身和諧發展的精神,採用專門史的體例,考察地理環境、經濟土壤、社會組織、政治制度合成的大系統下中國文化的歷史,...more

講透《資治通鑒》(29)

講透《資治通鑒》(29)

從戰國寫到五代十國,生動展現了16個朝代1362年歷史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說是中國政治和文化遺產的“大數據”和“案例集”。 本書為華杉講透資治通鑒系列第29冊(公元887-906年),主要講述唐昭宗時期...more

宋朝的祛魅

宋朝的祛魅

本書以探討宋朝歷史、文化成就及宋代政治為中心,作者通過細緻的史料分析,對宋朝進行了多角度的解讀與祛魅,對傳統史學中將宋朝單一化、理想化的歷史敘述進行多元化的討論。書中不僅討論了宋朝宮廷政治的...more

知宋·宋代之交通

知宋·宋代之交通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兩宋時期尤其如此。我們這一套“知宋”叢書,旨在為有一定文史基礎並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兩宋歷史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學習的門徑。 《知宋·宋代...more

知宋·宋代之君主

知宋·宋代之君主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兩宋時期尤其如此。我們這一套“知宋”叢書,旨在為有一定文史基礎並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兩宋歷史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學習的門徑。 《知宋·宋代...more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

文化的江山(09):世界近代史的中國影響

17—18世紀,當“中國風”吹到歐洲,“中國”便成了歐洲人關注的焦點。歐洲人這才發現,中國人除了有絲、瓷、茶,還有歐洲人所說的那種“哲學”,於是,孔子被歐洲人稱為“哲學家”。隨着理性的上升,“哲學”的地位...more

雍正十三年:登極者的權力博弈(全本典藏版)(上下冊)

雍正十三年:登極者的權力博弈(全本典藏版)(上下冊)

康熙末年九子奪嫡。1722年,康熙突然逝世。既無赫赫戰功,又無朝野擁戴,表現平凡又低調的皇四子雍親王出人意料地從康熙生前看似精巧的皇位傳承安排中突圍而出,在一片質疑聲中迅速登極。他為父皇辦了一場...more

變法與黨爭:大明帝國的衰亡(1500-1644)

變法與黨爭:大明帝國的衰亡(1500-1644)

本書以明朝後期的歷史為論述核心,運用經濟學框架和數據分析的方法,分析明朝後期的衰落原因,以此揭示中國古代王朝興衰的規律。全書以明朝後期七位皇帝的治理情況為脈絡,完整展現了明朝由極盛走向衰落直...more

中國食物:糧食史話

中國食物:糧食史話

在中國的很多地方,“吃飯”這個詞的含義就是吃米飯或吃麵食等主食,無論是米還是面,都源於糧食作物。對糧食的敬重、對土地的敬畏,早已深深刻在中國人的骨子裡。 中國人為什麼有這麼濃重的主食情節?本書以...more

中國的現代化:1850年以來的歷史軌跡

中國的現代化:1850年以來的歷史軌跡

現代化是中國自近代以來的不懈追求。中國現代化走過了何種軌跡?以解決哪些問題作為核心?與西方現代化有何種重要區別?在本世紀中葉建立現代化強國的過程中,又存在哪些比較優勢和主要難題?本書對這些基本問...more

無冕之王:齊桓公與齊國崛起

無冕之王:齊桓公與齊國崛起

本書共5章,主要講述了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的一生,包括他奪得君位、重用管仲、勵精圖治、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使得齊國成為霸主之國,並在極大程度上改變了當時中國的政治格局,給後世帶來深遠影響等。 ...more

尋真三國:戰爭、生活與人物

尋真三國:戰爭、生活與人物

三國,中國歷史上最精彩莫測、最具啟發性的時代之一。《尋真三國:戰爭、生活與人物》為香港大學博士、歷史學者陳萬雄重走三國兵爭故地,“在場”感還原三國時代脈絡與真相的圖文力作。 《尋真三國》以戰役...more

中國最美的地方:七彩雲南(第4版)

中國最美的地方:七彩雲南(第4版)

本書是一本既可以細細品味美景,又可以直觀欣賞美景的旅遊散文書。本書詳細地介紹了雲南的著名美景。優美的景點剖析,精美的景點配圖以及華麗的文字闡述,都一一將神秘的彩雲之南立體展現在讀者眼前,為讀...more

皇帝的客人:使行往來中的情感與利益

皇帝的客人:使行往來中的情感與利益

使節往來是朝貢冊封體制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傳統時代人際交往、文化交流以及通商貿易的重要途徑。明清時期中國與朝鮮關係密切,使節往來頻繁,留下了大量《使朝鮮錄》《朝天錄》《燕行錄》等相關記錄。 ...more

青瓷時代:宋元文化藝術平淡論

青瓷時代:宋元文化藝術平淡論

本書圍繞宋元平淡之中和性與思辨性特徵,堅持理論與文本相結合的原則對論題展開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傳統的文史哲相互統一的研究範式,從中國哲學與文化、文學之相通處入手,打通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壁壘...more

典藏級國民地理書禮盒套裝:這裡是中國系列(共3冊)

典藏級國民地理書禮盒套裝:這裡是中國系列(共3冊)

《這裡是中國》是從空間的角度,講述中國廣闊地域和極致風光,呈現山河之美。《這裡是中國2》是從近代百年的時間尺度,講述百年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呈現建設之美。《這裡是中國3》講述萬年前農業起源后,中...more

東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

東胡系民族基本史料辨析研究

本書包括《烏桓基本史料辨析》《慕容鮮卑基本史料辨析》《宇文鮮卑基本史料辨析》《段部鮮卑基本史料辨析》等十余篇東胡系民族文獻史料辨析研究成果,力求在充分佔有文獻史料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文獻學...more

中國文化的歷史基因

中國文化的歷史基因

本書是廣義的中國文化史綱要,為中國文化的千年歷史“勾畫了一個整體輪廓”,宏觀地描述了中華民族文化形成和演變的歷程,指出這也是以實踐理性為特徵的民族文化意識的積澱過程,為中國文化構建了龐大的文化...more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1898—1918)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1898—1918)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在激烈的改良和革命中經歷了破除帝制和走向共和的艱難曲折歷程。在改良與革命的風潮中,成千上萬散居海外的華僑與國內的政治運動保持了緊密聯繫。 本書利用鮮為人知的北美史料與...more

余子道文集(上中下卷)

余子道文集(上中下卷)

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教授余子道的文集。所選文章涉及的主題非常廣泛,涉及中華民國史、中國近現代軍事史、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研究、淞滬抗戰研究、汪偽政權研究、復旦往事回憶、人物評述等,文章...more

中國文化要義

中國文化要義

本書是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先生研究中國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的著作,對於中國文化有深刻的認識和獨到的理解,對今天我們認識和解決中國問題有重要的啟示作用。作者從集團(集體)生活的角度對...more

中國的品格

中國的品格

本書是對中國文化精粹的一次全景展示。作者以50年的中國哲學研究為底蘊,厚積薄發,用平實的語言,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詳細梳理了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與體系,總結出了中國文化的內涵...more

181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