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詩路》開闢了近代漢詩的海洋視野,透過島嶼、港口和海路交織的跨洋脈絡,觀察航程中的人文風土與文學動態。本書聚焦於十八世紀以來的東亞航道和南海區域,探討東亞海域琉球冊封使的詩歌寫作,描述航...more
顏元叔的文學批評不是高蹈的理論展演,而是奠基於中國和臺灣的歷史經驗中的批評實踐;它要求文學自由而寫實,既要不受政治教條的約束,又能充分反映時代、貼近人生。如果說文學批評的最高目標是發掘文學與...more
本書分四輯,共收吳教授著作十種,以表彰其學術貢獻。第一輯所收,為吳教授校理早期閩南方言文獻的心得記述,從中可以看到吳教授在戲文校理上,材必完備,法必嚴謹,慮必深刻的自我要求與治學特點。第二輯...more
台灣青壯作家正值創作力最旺盛的成熟期,本書是第一本對台灣青壯作家二十一世紀小說有深入研究的合集。內容以劉亮雅的導論〈多元新視界:台灣青壯作家二十一世紀小說簡史〉開場,收入曾秀萍、辜炳達、蕭義...more
The reason for exploring Taiwanese literature from an island perspective can be found in the large number of Taiwan’s su......more
本書由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資深教師群選註,針對已經學過古代漢語一年以上,且現代漢語已達中上程度的外國學生編寫,目的是在附帶英文說明的入門文言教材與本國人所使用的文言讀本之間建立一道過渡橋梁...more
For this special issue on “New Generation Women s Fiction from Taiwan,” we have specially invited Professor Lee Kuei Yun......more
殷海光喜歡以筆代言,與朋輩、門生們神交翰墨。殷海光的書信,或抒懷言志,或論學傳道,或品鑑人生;時時發出妙趣之語,亦偶有現實處境艱辛之喟歎。其書信,理性與感性交織並融,其筆鋒則秉持一慣的特色──...more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這本書,既是純真深刻的愛情書寫,亦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的真情紀錄。當然,由於殷海光的歷史身分及其時代背景,它更是珍貴的「私文書」一手史料。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共收錄...more
殷海光自1949年起執教於臺灣大學,育英無數,林毓生即為其一。1955年,林毓生開始師從殷海光,問學之路深受影響。1960年,林毓生負笈北美,與殷海光通信不輟,相知愈契。本書匯集雙方往來書信為一帙,保存...more
《現代文學》雜誌於一九六○年由臺大外文系南北社同學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其後臺大中文系新潮社同學加入,合衷共濟、共同努力,成為影響臺灣文壇最重要的雜誌,也為當時尚為新銳的作...more
作者從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析論中國詩學的精神方向,著重「情景交融」的理論探源、理論基礎,並兼論王夫之的詩學體系。 中國文學傳統,以抒情詩為勝場,對於抒情詩的體式、美學分析,與由之而來的對...more
馬若瑟是法國耶穌會士,康熙年間抵江西,晚年遭雍正流放於廣州。在江西,馬若瑟用文言文寫下短篇之作〈夢美土記〉,又用白話寫出中篇小說《儒交信》,俱屬清代所謂「傳教士小說」的嚆矢。在廣州,馬若瑟法...more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Taiwan’s New Literature was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realism. The year 20......more
本書以彼得柏格(Peter Bürger)的「文學體制觀」和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論」為參考架構,探討當代臺灣文學生產中,由政治和市場因素所維繫的不同「正當性原則」彼此抗頡的狀態。...more
《現代文學》雜誌於一九六○年由臺大外文系南北社同學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其後臺大中文系新潮社同學加入,合衷共濟、共同努力,成為影響臺灣文壇最重要的雜誌,也為當時尚為新銳的作...more
《現代文學》雜誌於一九六○年由臺大外文系南北社同學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其後臺大中文系新潮社同學加入,合衷共濟、共同努力,成為影響臺灣文壇最重要的雜誌,也為當時尚為新銳的作...more
During the early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Taiwan’s New Literature was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realism. The year 20......more
本書以彼得柏格(Peter Bürger)的「文學體制觀」和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生產場域論」為參考架構,探討當代臺灣文學生產中,由政治和市場因素所維繫的不同「正當性原則」彼此抗頡的狀態。...more
馬若瑟是法國耶穌會士,康熙年間抵江西,晚年遭雍正流放於廣州。在江西,馬若瑟用文言文寫下短篇之作〈夢美土記〉,又用白話寫出中篇小說《儒交信》,俱屬清代所謂「傳教士小說」的嚆矢。在廣州,馬若瑟法...more
本書從理論的省思與代表性作品的探索,雙管齊下地檢視了「中國文學」作為一個「抒情傳統」的根本特質,與其在理論、詩詞、小說、散文等各方面的表現。開發了對於中國文學的另一種理解的角度與認識的途徑。...more
本書以現代批評的眼光,探討元雜劇中所表現的愛情及社會意義。書中論述元劇所映現的戲劇精神,心理義涵與倫理覺知,並探究這些內涵所可能具有的社會與文化意義。 作者透過豐富的心理分析、倫理哲學、神...more
作者從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析論中國詩學的精神方向,著重「情景交融」的理論探源、理論基礎,並兼論王夫之的詩學體系。 中國文學傳統,以抒情詩為勝場,對於抒情詩的體式、美學分析,與由之而來的對...more
誰在這座島嶼寫作?臺灣文學並非狹義的臺灣人的文學, 還應包括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創作,這是島田謹二給我們的啟示。 島田謹二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比較文學學者。他不但使「比較文學」這門發源於歐洲的...more
日治記憶對於台灣後殖民具有什麼意義?何以在日本統治結束超過半世紀之後,二十一世紀卻有許多不同族群的台灣小說家重返日治記憶,深入探索日治時期台灣人的精神面貌?不僅文學界如此,美術界與電影界也高度...more
本書從理論的省思與代表性作品的探索,雙管齊下地檢視了「中國文學」作為一個「抒情傳統」的根本特質,與其在理論、詩詞、小說、散文等各方面的表現。開發了對於中國文學的另一種理解的角度與認識的途徑。...more
本書以現代批評的眼光,探討元雜劇中所表現的愛情及社會意義。書中論述元劇所映現的戲劇精神,心理義涵與倫理覺知,並探究這些內涵所可能具有的社會與文化意義。 作者透過豐富的心理分析、倫理哲學、神...more
For this special issue on “New Generation Women s Fiction from Taiwan,” we have specially invited Professor Lee Kuei Yun......more
蘇東坡和晚明小品有什麼關聯?明季文人生活的樣態如何?李卓吾和陳眉公在晚明小品作家群中具有何種典型意義?托名袁中郎的贗書——《狂言》——為何於晚明大為流行?張岱的散文如何集小品之大成? 針對以上的問題...more
蘇東坡和晚明小品有什麼關聯?明季文人生活的樣態如何?李卓吾和陳眉公在晚明小品作家群中具有何種典型意義?托名袁中郎的贗書——《狂言》——為何於晚明大為流行?張岱的散文如何集小品之大成? 針對以上的問題...more
本書重新省視台灣、日本乃至東亞區域之間「越境」的歷史、文學、戲劇現象,其中如何呈現移植、抵抗、消長、互補與易位的諸多面向。構成為三部八章,第一部主要以「敗者史觀」重新檢視參與「乙未戰役」而渡...more
本書重新省視台灣、日本乃至東亞區域之間「越境」的歷史、文學、戲劇現象,其中如何呈現移植、抵抗、消長、互補與易位的諸多面向。構成為三部八章,第一部主要以「敗者史觀」重新檢視參與「乙未戰役」而渡...more
在世界觀轉變的浪潮中,晚清文藝論者透過虛實交錯的想像,推開世界的窗戶,發現「非洲」。本書系統性與結構性觀察此一仍有待建構的學術議題:十九世紀中國人如何/為何接受、看待與想像非洲異域?「非洲」是...more
在世界觀轉變的浪潮中,晚清文藝論者透過虛實交錯的想像,推開世界的窗戶,發現「非洲」。本書系統性與結構性觀察此一仍有待建構的學術議題:十九世紀中國人如何/為何接受、看待與想像非洲異域?「非洲」是...more
This book has been specially planned to both commemorate and celebrate this milestone, and we have invited University of......more
葉嘉瑩教授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詩詞專家,她教授詩詞的方式,感性與知性兼融、欣賞與理論並重,旁徵博引,娓娓道來,令聽者陶醉其中,領略詩詞中所感發的境界與人生意義。本書是葉教授在加拿大和中國大陸各大...more
This book has been specially planned to both commemorate and celebrate this milestone, and we have invited University of......more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前一部分透過西方理論的觀照,對中國詞學傳統與王國維的詞論做出一種反思,以確定其在世界性文化的大座標中的地位。後一部分是作者應《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編輯部之邀,以隨筆的形式,...more
本書是葉慶炳教授文學論文的選粹,共四輯二十四章,內容遍及理論、文學史、詩、文、小說、戲劇。葉教授精研文學,除散文小品廣受讀者喜愛外,學術論著亦為學界翹楚,所著《中國文學史》,影響深遠。...more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各類文體,大抵形成於兩漢而衍盛於齊梁。文學的功效,自漢以來便沿著「言志」與「抒情」兩個觀念並行發展,在「言志」的觀念之下,依據於作者為文之「用心」、「寄心」,故通於「諷諭」,...more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詩人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以春天振奮律動的音樂,引帶我們瞻望的行進中,因著潛藏的幾乎是爆炸性的反諷意味,而捲入只能是步步猶疑的期望,來開啟讀者深入的探尋,衍生...more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各類文體,大抵形成於兩漢而衍盛於齊梁。文學的功效,自漢以來便沿著「言志」與「抒情」兩個觀念並行發展,在「言志」的觀念之下,依據於作者為文之「用心」、「寄心」,故通於「諷諭」,...more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詩人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以春天振奮律動的音樂,引帶我們瞻望的行進中,因著潛藏的幾乎是爆炸性的反諷意味,而捲入只能是步步猶疑的期望,來開啟讀者深入的探尋,衍生...more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這本書,既是純真深刻的愛情書寫,亦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的真情紀錄。當然,由於殷海光的歷史身分及其時代背景,它更是珍貴的「私文書」一手史料。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共收錄...more
中國古典小說起源駁雜。然小說緣起的駁雜又可以從相反一面看,那就是人類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有多駁雜,小說的面向和內涵也就有多駁雜。 古老故事的消隱只是在時光的機軸運轉下,收卷了它的現實性,而...more
Apart from “new poetry” composed in the vernacular language, the tradi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originating in China has ......more
本書收入著者針對阮籍、潘岳、陸機、陶淵明、謝靈運等南北朝詩人及其作品所著專文七篇,與二篇關於《洛陽伽藍記》之論述,書末附錄〈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影響〉長文一篇。所收文章在文學史斷代上,都可...more
Apart from “new poetry” composed in the vernacular language, the tradition of classical poetry originating in China has ......more
本書收入著者針對阮籍、潘岳、陸機、陶淵明、謝靈運等南北朝詩人及其作品所著專文七篇,與二篇關於《洛陽伽藍記》之論述,書末附錄〈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影響〉長文一篇。所收文章在文學史斷代上,都可...more
中國古典小說起源駁雜。然小說緣起的駁雜又可以從相反一面看,那就是人類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有多駁雜,小說的面向和內涵也就有多駁雜。 古老故事的消隱只是在時光的機軸運轉下,收卷了它的現實性,而...more
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 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 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 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more
文學批評作為一種歷久常新的文化活動, 它的意義並不在於所謂的「時代性」, 而是在於「時代性」的超越。 中國文學批評自有源遠流長的傳統,作者相信它是一個生生不息,日益壯大的活的傳統,藉由對...more
This issue contains the verse of twenty-four poets. From 1924, when Hsieh Chun-mu first published four “Poems in Imit......more
This issue contains the verse of twenty-four poets. From 1924, when Hsieh Chun-mu first published four “Poems in Imit......more
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 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 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 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more
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家作品為緯, 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家、分析作品。 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 臺靜農先生撰寫《中國文學史》,不僅表達其個人性情學養所...more
文學批評作為一種歷久常新的文化活動, 它的意義並不在於所謂的「時代性」, 而是在於「時代性」的超越。 中國文學批評自有源遠流長的傳統,作者相信它是一個生生不息,日益壯大的活的傳統,藉由對...more
日治記憶對於台灣後殖民具有什麼意義?何以在日本統治結束超過半世紀之後,二十一世紀卻有許多不同族群的台灣小說家重返日治記憶,深入探索日治時期台灣人的精神面貌?不僅文學界如此,美術界與電影界也高度...more
文學,該從整個文學活動,亦即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結構、以及讀者的欣賞,所同時反映的心靈活動,來加以體認與瞭解。它是一個以心鑄心,以心傳心,以心感心,以心應心的複雜歷程。它既是獨立的,那是指它於...more
文學,該從整個文學活動,亦即作者的創作、作品的結構、以及讀者的欣賞,所同時反映的心靈活動,來加以體認與瞭解。它是一個以心鑄心,以心傳心,以心感心,以心應心的複雜歷程。它既是獨立的,那是指它於...more
臺靜農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作品, 成稿八十載後,首次整理出版! 從滿清建立開始,「明末清初」就一直不斷在知識社群記憶中重述、改寫、翻修,不但是史家恆久的關心所在,同樣也提供了眾多文學藝術創作的源...more
臺靜農先生最後一部小說作品, 成稿八十載後,首次整理出版! 從滿清建立開始,「明末清初」就一直不斷在知識社群記憶中重述、改寫、翻修,不但是史家恆久的關心所在,同樣也提供了眾多文學藝術創作的源...more
關於台灣新世代作家,本輯選譯的作品,只限於短篇小說。新世代小說的特點,諸如鄉土題材、家族故事、俚俗人物、民俗儀典、地誌景觀、比喻修辭等的敘述方式和表現技巧,與前行代的書寫類型迥然不同。出生於...more
關於台灣新世代作家,本輯選譯的作品,只限於短篇小說。新世代小說的特點,諸如鄉土題材、家族故事、俚俗人物、民俗儀典、地誌景觀、比喻修辭等的敘述方式和表現技巧,與前行代的書寫類型迥然不同。出生於...more
台灣有位戰後才開始以日語創作的作家,他的名字是黃靈芝。 黃靈芝本名黃天驥,一生堅持以日語創作,優秀作品涵蓋俳句、短歌、詩、小說、隨筆、評論等不同領域,具有後人無與倫比的文藝性,無疑是戰後台...more
◎首開將「西南」帶入中國文學研究領域,具有學術前瞻性的難得之作。 ◎「西南」作為方法,意義不僅在於史地實證研究,更能捕捉書寫者面對西南複雜的經驗和反應。 在明清文學中,「西南」正是文化、政治...more
這一專輯,譯介本叢刊的創辦者和主要編者杜國清一生的業績。在推展台灣文學上的重要角色之外,杜國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研究對象,也是台灣六○年代開始推動現代詩運動的重要詩人之一。然而,關於他的作品...more
◎首開將「西南」帶入中國文學研究領域,具有學術前瞻性的難得之作。 ◎「西南」作為方法,意義不僅在於史地實證研究,更能捕捉書寫者面對西南複雜的經驗和反應。 在明清文學中,「西南」正是文化、政治...more
這一專輯,譯介本叢刊的創辦者和主要編者杜國清一生的業績。在推展台灣文學上的重要角色之外,杜國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和研究對象,也是台灣六○年代開始推動現代詩運動的重要詩人之一。然而,關於他的作品...more
本輯以鄭清文的小說與兒童文學為主題,承鄭清文女兒谷苑的協助,推薦具有代表性的小說暨兒童文學作品多篇,並請她寫一篇關於父親作品的文章〈A Storyteller—In Memory of Tzeng Ching-wen〉。散文方面,Ta...more
本輯以鄭清文的小說與兒童文學為主題,承鄭清文女兒谷苑的協助,推薦具有代表性的小說暨兒童文學作品多篇,並請她寫一篇關於父親作品的文章〈A Storyteller—In Memory of Tzeng Ching-wen〉。散文方面,Ta...more
本書為臺大人文學家之作品,通過散文、新詩創作,表述個人在臺大求學的校園生活,青春 歲月的懷想,呈現不同時代臺大人的故事。...more
《現代文學》雜誌於一九六○年由臺大外文系南北社同學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等人創辦,其後臺大中文系新潮社同學加入,合衷共濟、共同努力,成為影響臺灣文壇最重要的雜誌,也為當時尚為新銳的作...more
誰在這座島嶼寫作?臺灣文學並非狹義的臺灣人的文學, 還應包括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創作,這是島田謹二給我們的啟示。 島田謹二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比較文學學者。他不但使「比較文學」這門發源於歐洲的...more
本書從歐美、日本、中國、東南亞對於臺灣文學史的激盪與啟發出發, 聚焦臺灣,對臺灣文學特有的體質與風貌做出深入而獨到的詮釋。 本書以「聚焦臺灣」為出發點,透過語文現象、社會意識、刊物發行、作...more
殖民地經驗在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文學作品上烙印了深深的傷口, 本書以龍瑛宗為例,展示了這難以抹滅的殖民傷痕。 文學評論家葉石濤先生在《台灣文學史綱》中指出,龍瑛宗(1911-1999)寫出了台灣知識份子在...more
臺灣女詩人筆下的「小」敘事,呈現什麼樣的風景? 女性如何從自己的生命經驗汲取創作的靈光? 又或是如何從現實生活的角色中抽離,藉由詩的文字讓想像奔馳,讓靈魂自由地飛翔? 才是三月,已綠得夠深了...more
臺灣女詩人筆下的「小」敘事,呈現什麼樣的風景? 女性如何從自己的生命經驗汲取創作的靈光? 又或是如何從現實生活的角色中抽離,藉由詩的文字讓想像奔馳,讓靈魂自由地飛翔? 才是三月,已綠得夠深了...more
本書は、「(し)そうだ」を対象に、元来「様態」を表す用法から断言を控えた「非断定的表現」へと派生した言語現象に注目し、文章や談話における使用状況を考察し、その背景にある語用論的要素を明らかにしよ...more
雙語詩人葉維廉在本書超越中西地域限制,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悠遊,帶領讀者一窺中國古典詩、現代詩與道家美學的奧妙。 葉維廉是活躍在亞美兩洲、兩岸三地的雙語詩人、翻譯家和詩學美學理論家,長期透過跨...more
雙語詩人葉維廉在本書超越中西地域限制,於傳統與現代之間悠遊,帶領讀者一窺中國古典詩、現代詩與道家美學的奧妙。 葉維廉是活躍在亞美兩洲、兩岸三地的雙語詩人、翻譯家和詩學美學理論家,長期透過跨...more
繼《後現代與後殖民》之後,作者穿梭小說文本與社會脈絡, 並援引西方理論,在本書析論: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 台灣的後殖民情境顯得遲來,直到解嚴台灣才真正走向後殖民。 後殖民真的到來了嗎?什麼...more
王文興自述其寫作歷程如同一場「無休止的戰爭」 閱讀本書如親臨戰爭前線,而能深入作品精髓 王文興自述其寫作歷程曾說,「我每日和文字浴血奮戰,拚殺得你死我活」,這場戰爭至今已逾五十年,但「還要無...more
《家變》――王文興創作理論成熟後的首部巨著 本書充分見證《家變》經典化與小說聖徒的誕生歷程 《家變》乃王文興的成名作,因其主題的爭議性與風格的獨創性,自1973年出版,即引起臺灣文壇的注目,並於19...more
《背海的人》――費時二十五年完竣的文學書寫工程 本書對《背海的人》打鐵式的慢寫有最透澈的詮釋 本書針對《背海的人》,從「時空」、「主題」、「人物」、「語言」四大類別、精選十五篇專論而成。以「慢...more
第一也是唯一一本近距離觀察王文興的傳記文集 帶您一窺作家數十年寫作與生活的變與未變 本書是第一部全方位觀察王文興的傳記文集,引領讀者一窺作家數十年來的變與未變。全書分為「身影採擷」與「訪談集...more
王文興自述其寫作歷程如同一場「無休止的戰爭」 閱讀本書如親臨戰爭前線,而能深入作品精髓 王文興自述其寫作歷程曾說,「我每日和文字浴血奮戰,拚殺得你死我活」,這場戰爭至今已逾五十年,但「還要無...more
原來人生和小說一樣精彩,原來圖像與文字一樣動人 本書收入王文興最新文字與舊照近影,溫故更知新 本書分為「說今」、「講古」、「回顧」三部分,收入二十二篇王文興的言論著作,形式多元:手記、散文、...more
臺大的青年學子用文字一筆一劃勾勒出內心的風景, 以青春為養分,經過耐心地施肥及灌溉, 猶如苗圃裡的各式花草爭相齊放,躍然於紙上,成了最動人的紙上花園。 去年花開,今年花開,大自然似乎重複著同...more
一位曾湮沒在歷史洪流中的臺灣詩人與文人 一段兒子尋找謎樣父親的動人故事 一段研究者探訪被遺忘作家的故事 帶領讀者進入詩文譜下的跨時代文學與歷史世界 在那波瀾壯闊的一九三○年代,在東京街頭...more
本書從歐美、日本、中國、東南亞對於臺灣文學史的激盪與啟發出發, 聚焦臺灣,對臺灣文學特有的體質與風貌做出深入而獨到的詮釋。 本書以「聚焦臺灣」為出發點,透過語文現象、社會意識、刊物發行、作...more
終其一生,他只能在笑話中 跑跑龍套 人們只有在忘記的時候,才會想起小明 想起他的無知與無聊 意識到他的無關緊要 ──新詩組首獎〈社會學的想像〉 第十五屆臺大文學獎在春風拂面的二月裡開始徵...more
回溯臺日的近代關係史──從一八七四年的「牡丹社事件」、一八九五到一九四五年的日本領臺時期,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臺灣脫離日本的殖民統治,便能窺見帝國中心投射至邊陲的歷史弧線,在不同的時空領域曾...more
同樣針對霧社相關題材的文學作品,為何呈現出立場與意識形態迥異的「描寫視點」? 日本殖民政府透過教育,使原住民小孩寫出「我們祖先當中有壞人」,因為祖先們打仗時會「獵首」。在日本殖民政府訴說「獵...more
詩人瓦歷斯.諾幹說:「人人都可以寫詩。」2012年 ,他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的語法,自創「二行詩」,除了出版二行詩詩集,他也在自己的學校教學生寫出極優的二行詩,並巡迴臺灣各國小、國中、高中、社區學...more
楊逵如何改編《怒吼吧!中國》劇本,企圖喚醒臺灣觀眾心中反日本帝國的「記憶」? 日治末期的總督府出版《決戰臺灣小說集》, 呂赫若、張文環、楊逵…… 等臺灣作家,在「失掉創作自由」的大環境中如何寄託...more
詩歌發展至明清之際,原有的抒情性已然面貌不顯,淹沒於詩史、以文為詩等體類上的陵越;創作上則遭以意為主、敘事繁冗等的侵犯;當世小說、戲曲的風行,更使得強調簡、雅、凝鍊的詩歌一道受到強力挑戰,呈...more
高友工教授對於中國文學研究學界影響甚鉅, 《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涉及中國文學與藝術的各種美典, 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各大美典勾勒了基本藍圖, 是高友工重要的文學研究論著。 作者一方面對於...more
臺大文學獎,原是由學生社團自主創辦的文學創作活動,學生社團的參與雖然展現出臺大學生的自主精神,也曾出版幾冊得獎作品集,但仍出現未能年年如期舉行的斷層現象。從第十屆起,改由臺大藝文中心主辦,加...more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重要領軍人物、國際著名學者王德威,特別以《現代「抒情傳統」四論》為《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研究篇》揭開序幕。 ◆關心臺灣文學、現代中國文學者不可錯過的好書,中文系、歷史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