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重返佛洛伊德,重新理解佛洛伊德 所有重要的事件都銘記或鐫刻在心中的某個地方,我們的任務是要找到通達它們的方法。 在當代心理學或精神醫學的主流氛圍中,佛洛伊德似乎顯得格格不入。教科書中...more
◉台灣為何一度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精神醫學研究中心? 2023年國際行為與社會科學史學會凱隆書獎(Cheiron Book Prize)決選 二次大戰後,和平降臨,隨著「世界公民」理念的興起,「如何衡量人類集體的心理健...more
性別觀點是為了超越性別,看見人類社會更豐富的可能性 馬雅研究、性別研究專家、歐巴馬任命的文化資產諮詢委員 揭露我們思考的盲點 ——台大人類系副教授江芝華專文導讀・審訂—— 我們經常透過考古學研究,...more
一場意識型態的祕密戰爭,一次少數人征服多數人的寧靜革命 自由放任主義者將國家一步步瓦解,只為了把美國推回至寡頭時代的維吉尼亞州 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歷史學家南西.麥克林發現美國的民主陷入危...more
從來就沒有一個觀點可以完整講述所有的故事 我們永遠只能局部觸及他人經驗,「傾聽諸歷史」永遠比「如實講述歷史」更為重要 1911年,「野人」伊許(Ishi)出現在加州一個屯墾者的城鎮,他是族群中唯一的倖...more
擅自認定他人生命的價值,會不會跟否定生命的價值一樣危險? 我們能不能想像或找到另一種傾聽的方式,一種容許不確定性的照護形式,來理解生命? ◎2015年,人文人類學學會,特納民族誌寫作獎 ◎2020年,高等...more
作者拍照超過三十年,使用過各式相機,實證過從暗房沖印到數位甚至AI創作的歷程。作品無數,本書僅收錄95張黑白作品與70張彩色作品。 這165張照片雖以東京為主要拍攝地,但讀者並無法在書中找到明確的...more
從日治到民國,縱貫百年,細密織就臺灣消費文化史 各時期百貨公司有著不同的樣貌,正是臺灣社會文化的縮影 在本書中,作者以符號學、象徵權力和文化資本的觀點,將百貨公司視為歷史文本,探究臺灣消費文...more
是誰決定一個社群要在哪裡、何時,劃出一條區分你我的界線? 我們是否能將「移動」視為文化的構成要素,將族群視為一種互動而開放的「形成過程」? 人類座落(location)除了是由靜止所構成,也是由移轉(dis...more
這是一本關於日本「狂飆年代」的故事。 這段「狂飆」何以失敗? 失敗後,這場運動又在日本公民社會留下了什麼遺產? 這樣的遺產又給了經歷過太陽花運動的台灣以及反送中運動的香港什麼啟示? 以日本戰後的...more
香港如何從爭取民主的反送中運動快速進入白色恐怖時期? 反送中運動之後的「香港人」都去了哪裡?都做了什麼? 台灣人/社會如何看待香港的反送中運動? 台灣的民主運動和香港的民主運動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曾...more
21世紀,科學的發達、知識的進步,關於人生,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也發現有更多解決不了的。比如,什麼是愛? 我們為什麼會愛一個人?愛作為一種欲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關於愛情,科學告...more
什麼樣的焦慮才能稱之為病? 就像快樂、悲傷或憤怒一樣,焦慮是一種基本情緒,是人之所以為人相當核心的一部分。如果要你回想上次覺得焦慮的時刻,毫無疑問,不必回溯到太久以前。不過形式較嚴重的焦慮...more
痛是一種身體的感受、是情緒,是文化建構,還是一種可能的同理? 什麼是「痛」?我們很常假定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疼痛的存在直覺上似乎能被隱約理解,但實際上(尤其是對醫學界),痛是個神祕又令人...more
21世紀,我們似乎仍然「相信」些什麼? 你會避開13樓的飯店房間、擔心打破鏡子會招厄運、認為黑貓不祥?還是隨身攜帶幸運小物、或是在人生重要事件前會有個人專屬的好運儀式?儘管今日一切(似乎)皆以科學...more
我們會為了什麼「愛上」一個人? 愛是無私的、還是自私的?愛有義務嗎?我們可以用科學討論愛嗎? 跟大家往往認定的相反,愛其實不是一種情緒。更準確地說,通常我們想到愛的時候,很容易聯想到美好和溫...more
憂鬱,可能是21世紀最嚴重(而且沒有疫苗)的疫情,但憂鬱真的存在嗎? 憂鬱症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許多人承認憂鬱狀態是真實的,但卻難以區分這種憂鬱是屬於一種情緒或心情狀態、悲觀的人格...more
藥,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 藥(drug)是指刻意服用以獲得預期效果的化學物質。有些藥是醫療用途,意在治療疾病,有些藥則是為了產生令人愉悅的反應,兩種用途都由來已久。 本書從歷史開始,介紹藥物是...more
◉中醫如何從被斥為「非驢非馬」,到獲致諾貝爾醫學獎, 成為全球另類醫療的主力?◉ ◉一部醫學發展的政治史,也是國家形成的醫學史◉ ◉美國醫學史學會William Welch Medal◉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more
1957年,馬來亞聯合邦宣布獨立,先前在大英帝國體制下所組建的多族群且多元社會,轉變成為現代國族國家。一如許多後殖民國家的處境,族群認同成為這個新國家賴以建構政治體系的主要原則;也如同許多大英帝...more
法蘭西學術院「羅森獎」(Léon-de-Rosen) 從鳥類的視角去看待病毒,究竟會看到什麼? 在何種情況下,公衛、環保與軍事防衛可能是利益一致的? 1957年亞洲流感、1968年香港流感、2003年SARS危機,直到2019...more
很多人認為美中關係惡化代表「新冷戰」的來臨,而這個新冷戰是源自兩國在意識形態的差異。 然而這樣的差異並沒有妨礙兩國在1990年代與2000年代的經濟整合與地緣政治合作。本書作者孔誥烽主張,美中關係...more
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 什麼是一個文化的「本真性」? 「文化」差異不僅是本質的問題,更關乎權力與修辭。 1977年秋天,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一群住在梅斯皮「鱈魚角的印地安城鎮」的萬帕諾格(...more
台灣對朱耀明牧師的認識多來自其身為「佔中三子」的一員,然而,在此之前,他早已投身香港公共服務、人道救援以及民主化運動數十年。 事奉上主的牧師何以會成為香港民主化運動的重要人物?又在這些過程...more
石頭沒有生命,但會生長,他們說了什麼? 包容悲傷和形成岩石都需要時間, 記憶和地層都是層層堆疊,間或被不連續面中斷。 結合個人記憶、地質學、人類學、歷史學、遊記、親身訪談, 這是一本既私人又公眾...more
解放是還人以本來面目,讓人能用童年認識世界的方式重新體驗世界。 你是大人嗎?要記得你也是個小孩。 小孩不怕跌倒,只因體驗是他生命成長不能割離的血肉。 《童年與解放衍本》前半談的是童年的原始...more
「要避免內戰,你必須成為帝國主義者。」 「擴張」是美國史的核心元素,不但讓美國一躍成為頂級強國,也成就了美式的自由主義。 只要確保個人自由、市場競爭和科技發展,人類就會不斷進步── 這樣樂...more
提到地方政治,哪些關鍵字會在台灣人的腦海中浮現出來?是山頭、派系、綁樁、包工程、買票、賣票、黑金、宮廟、砂石、酒店、劉邦友、鄭太吉、曾振農?還是中央集權、地方分權、中央統籌分配款、地方自有財源...more
他們有人離鄉來台灣念書、與家人團聚,或是在台灣建立新的家庭;有的則是遠赴異地追訪移民的來處。 這是一本在台灣寫下的東南亞故事。 踏進一間街角常見的家庭理髮店,你有留意過那位手執剪刀的女性來...more
不只是臥底調查,更是運動文件! 每個人都可以爭取更好的工作、過更快樂的生活,以及活得更好。 芭芭拉・艾倫瑞克出身礦工家庭、前夫是卡車司機,所以特別關注美國底層社會的生活,六十歲還跑去當清潔女...more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退休教授張燦輝,在中大求學、教書、生活三十餘年,2019年後,退休的逍遙生活不僅不可得,還因文賈禍,遠走他鄉。此生無法再進入母校半步的感懷,遂集結過去多年在中大拍攝的照片,回顧...more
第一本台灣法律與社會研究指南 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從簡單買一杯咖啡的日常交易,到就業、納稅、租房和企業營運等更複雜的事務,都需要有規範及法律支持。在理想情況下,法律為國家提供了政府行使權力進...more
改革開放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多種不同挑戰以及劇烈的結構變化,如今,黨國體制面對社會穩定和政權存續之間存在的張力。一方面,國家應對社會使用強勢策略或許可以維繫政治權力的壟斷,但另一方面,...more
美國出版商協會PROSE獎「法律和犯罪學」決選 向艾西莫夫「機器人定律」致敬,為了二十一世紀而生的「AI機器人新律」 人類如何在AI時代,避免失去自身利益? ● 無人機因為打擊精準,運用在戰場上比較人道? ●...more
「沒有主權就沒有民主」,這是香港人在近年抗爭中得來的血淚教訓。 回首前路,香港民主派前輩卻一直行走在「民主回歸祖國」的顛倒夢想之上。 香港民主運動從一開始,就基於一九六、七○年代的社運思潮...more
創傷研究經典之作 30週年紀念版◆新增作者2022年結語 人們對暴行的反應一般是將它排除於意識之外。然而,暴行本身卻不願被埋藏湮沒。雖然人們有強烈的欲望想否認暴行存在,但也同樣深信,否認於事無補...more
本書是作者耗時近三十年完成的巨著。 臺灣有關滿洲國的資料不多,有關在滿洲國臺灣人的資料更少,因此本書的出版彌足珍貴。 作者除了進行為數眾多的口訪外,也大量蒐羅相關檔案史料,從各種報紙、《臺灣...more
1910-1950年臺灣經濟如何從戰前過渡到戰後? 透過本書案例的討論,提出二十世紀前半臺灣經濟生產部門的特徵, 以及二十世紀後半臺灣經濟朝向高度成長邁進的初始狀態。 本書考察1910-1950年臺灣企業和產...more
《商人、企業與外資:戰後臺灣經濟史考察(1945-1960)》 考察《茶金》時代臺灣的經濟脈動, 超越以往教科書裡的戰後經濟史, 重新認識早期臺灣大型企業的發跡過程。 本書考察戰後至1950年代,本地...more
野,是地方生猛活力的「野」! 野,是突破既有政策、反省專業限制的「野」! 野,是不被現實條件拘束、用心開創與蛻變的「野」! ●人口老化的社區還有再生的可能嗎? ●小朋友除了會玩,還能對地方做出什麼...more
某種類比來說,他們活在卡夫卡筆下的甲蟲與外部世界,或是馬奎斯的回憶與現實之間。 「我想這便是精神病院的價值吧,它具現並且時刻提醒我們空缺的存在。」——林徐達,本書結論 或許對所有人類學家而言...more
天才總是成群而來,文化人類學的誕生 戰爭時,這群人類學家加入戰情局,破解敵人的文化密碼, 承平時,加入「科學vs.文化」的論戰,挑戰大眾的敏感神經。 Anisfield-Wolf 書獎 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決選...more
在處理影響力操作這個本質上是灰色地帶的現象, 本書以嚴謹的社會科學論證, 來分析在輿論市場上認為黑白分明的「事實」。 全球對中國影響力的認識與研究,已經成為國際關係與比較政治的主題。台灣在這...more
從美索不達米亞泥板的借貸記錄到雷曼兄弟事件 貨幣演進下人類的欲望史 ◎蘇美人發明文字,是出於保存借貸記錄的迫切性;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孕育出銀行、保險業與大航海時代,帶來自由的金融市場; ◎國...more
「我發現了一種看待人事物的全新方法。緩慢而綿長,允許溫柔與掙扎的方法。」 人類學從來就是一門關乎移動的學科。只是當人類學家遠渡重洋,研究那些往往與自身迥異的陌生族群之後,真正認識的是什麼?...more
★ ★ ★ 認識臺灣社會住宅的首選入門讀物 ★ ★ ★ 附錄社會住宅資訊圖解,掌握社會住宅關鍵知識、深入了解社會住宅 社會住宅能做的,遠比提供一個便宜的殼多更多, 不只是居住政策,更是社會合作、共享價值的...more
◎研究社會結構壓迫與受害者主體性經典之作◎ 他們都曾夢想成為比上一代更好的人。 可是為什麼總會掉回街頭暴力、地下經濟的泥淖,困在社會底層無法翻身? 是什麼把他們推向社會邊緣,他們又是如何在集體毀滅...more
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來自2020年8月在香港出版的文集。一年前反送中運動還如火如荼,然而進入2020年之後,由於港版國安法的實施,運動人士、政治人物、媒體記者、知識分子紛紛遭到逮捕。 曾經在中文大學...more
數十年來,香港在大國的權力競逐之間始終保有著一種岌岌可危的自由。本書提供了一個及時且深入的敘述,說明香港如何從一個偏遠的漁村一路發展到九七之後的現狀。作者針對大量的經濟數據、政治事件、行為者...more
在光鮮亮麗的背後,我們忽略這個國家的歷史陰暗面, 面對困境,他們是追尋驕陽的國度。 冷戰史權威學者,以大眾口吻和鮮明的文字意象,融合他自己與朝鮮人的接觸經驗, 綜合政治經濟學觀點 探討自十九世...more
社會主義已經過時了嗎?它和共產主義有甚麼差別? 一如自由主義的狀況,社會主義也有多樣的面貌,但都有共同的價值觀與核心目標:批判資本主義;對人類抱持樂觀的看法;相信社會有可能建立於平等主義、社...more
什麼是法西斯主義?為什麼它可以在20世紀捲起狂潮? 它是建立社會秩序抑或是宣揚暴力?與極權主義、共產主義又有什麼關聯? 本書揭示了此一重要現象的根源:從幾個代表事件解析法西斯主義的特質,追溯19世...more
自由主義是最核心、最普遍,也是最複雜的政治理論和意識形態之一;相關研究汗牛充棟,而從中又轉化出社會自由主義、自由放任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左派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等等,讓人眼花撩亂之餘,也不禁...more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此乃舉世公認的事實,但是「全球化」的歷程之漫長、後果之深遠,內涵之複雜,世人卻往往不察。多元文化主義伴隨著全球的殖民、商業與戰爭而來,可說是每個國家、每個社會都在面對的...more
無論多麼惡名昭彰,共產主義仍然是20世紀偉大的政治運動── 在巔峰時期,全世界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受到共產政權統治!但共產主義已經消亡了嗎?它是人類的遺產還是夢魘?共產主義還有前途嗎? 本書介紹了...more
在當前的政治和媒體語彙中,民粹主義是經常出現的字眼。 什麼是民粹主義?民粹主義和民主是什麼關係? 本書將民粹主義描述為一種意識形態,它把社會分為「人民」與「腐敗菁英」兩個對立的陣營,並將人民...more
「民粹主義」到底是在幹什麼,總是被拿來罵人? 「自由主義」對民主政治有益無害? 「社會主義」還有市場嗎? 「共產主義」已經走不下去了嗎? 「法西斯主義」會不會捲土重來? 「多元文化主義」是不可挑戰的政...more
置身網路時代,不管是滑 FB、IG、傳 LINE、看 YouTube、TikTok,從四面八方湧來的訊息,有家人傳來的「健康資訊」,有朋友轉來的時事討論,有政府公布的政策說明,看起來好像有道理,想一下又覺得可疑。你...more
怎樣的歷史與政治、經濟和社會結構,塑造了現代菲律賓? 本書梳理菲律賓政治發展的過去與現在, 翻新一般人對菲律賓歷史的刻板印象。 「不知如何回首來時路的人,永遠不會抵達目的地。」 ――「菲律賓國...more
為什麼一場群眾運動,竟然成為香港人、北京政權甚至世界秩序的生存危機? 這是一個關於威武不能屈的故事:香港人膽敢在習近平的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候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權威。然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真的像外...more
我們如何想像地方發展的可能性? 池上,或許是台灣最有名、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 在「地方創生」這個名詞尚未成為流行用語之前,伯朗大道、金城武樹,還有那片無敵稻景,早已成為我們講到池上時理...more
「很久以前,世界是以七十八轉的速度運行的。」 十九世紀末,一種奇巧的西方機器引進臺灣,在當時稱為「蓄音器」,也就是「留聲機」。新機器的輸入,開啟了臺灣的唱片工業,也改變了大眾的視聽經驗與娛...more
「很久以前,世界是以七十八轉的速度運行的。」 十九世紀末,一種奇巧的西方機器引進臺灣,在當時稱為「蓄音器」,也就是「留聲機」。新機器的輸入,開啟了臺灣的唱片工業,也改變了大眾的視聽經驗與娛...more
西藏正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之一部分」,始於1951年的《十七條協議》。 二十世紀上半葉,西藏政府一直擁有充分的內政與外交自由。 中國共產黨人相信現代中國的領土疆界止於喜馬拉雅山腳下; 受到中國民族...more
成立於2014年5月20日的「菜市場政治學」共筆部落格,即將邁入第八個年頭了。這群原本散在世界各地的政治學研究生,因為太陽花運動的爆發,深感政治學必須要有一個共享平台,寫作者必須要用科學的態度、普...more
考察《茶金》時代臺灣的經濟脈動, 超越以往教科書裡的戰後經濟史, 重新認識早期臺灣大型企業的發跡過程。 本書考察戰後至1950年代,本地與外來企業於戰後臺灣發展初期的草創過程,從經濟復興到自立階...more
來自反烏托邦的報導,充滿哀愁又引人入勝 獲獎無數的歷史學家寫下未忘之地的歷史 ◎《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2016年最佳圖書 「衛兵打開行李箱,往裡頭瞧了瞧,關上行李箱,檢查我們的傳真許可文件...more
疫苗開放給人民自己去選擇, 一切就沒事了嗎? 《醫學的張力》X《照護的邏輯》,面對複雜難料的醫學,我們相互守候 ★ ★ ★ 《醫學的張力》 ◉為什麼沒有完美的疫苗? ◉「科學問題就用科學方法解決...more
「好好地記錄死亡。」 這是一個人類學家最艱困的敘事,從中呈現出這個時代最急迫的政治議題── 我們該如何在國家政策的框架下,思考所謂「人命價值」? 美墨邊境的索諾拉沙漠不時可見散落棄置的屍骨,或是...more
★從大英博物館的誕生看全球史 ★收藏博物學家的博物學家,如何串接起東西方的採集網絡? ★藏珍閣裡的物件排列和分類,如何反映宇宙秩序? ★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如何體現公民與國家的新關係? ★如何從轉型正義的...more
29位人類學家‧35篇迷航異溫層的田野筆記 從異文化到異溫層,從看見、感受,理解到學習 人類學是一門關於「異文化」的學科。峇里島的鬥雞、太平洋初布蘭群島的貝殼飾品交換、非洲努爾人的牛隻和婚姻制度…...more
◉為什麼沒有完美的疫苗? ◉「科學問題就用科學方法解決」這句話沒問題嗎? ◉應該說服別人選擇特定廠牌的疫苗嗎? ◉醫學不確定,在一個民主社會,我們如何一起面對? 我們常把「科學的問題就用科學的方法解決...more
◎世界上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有希望改革的聲音,就有抗拒改革的聲音。當反對改革者無法為自己的主張提出扎實基礎,他會用什麼方式迂迴進擊? 西方國家在過去三百年,締造了三類公民權利:自...more
這是關於精神醫學的文化研究,也是一部精神醫學的近代史 精神醫師如何成為醫師,精神病人又是如何成為病人? 我們理解精神疾病的方式,將會決定我們如何面對精神疾病患者 「我想,一旦我能夠單純地把他...more
圖說台灣史, 用影像和文字記錄台灣的過去與現在 ※隨書附贈「日治時期寫真館明信片」一組七張※ 套書共五冊。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乘著寫真館的時光機遨遊臺灣, 從寫真了解臺灣...more
華文世界第一本西洋古董PRO級知識圖文書 「然而,巴黎是例外……。在其他任何大城市裡,流浪的孩子等於沒指望的人……,巴黎的野孩子卻不是這樣的……,不管他們外在有多少磨損、有多少傷痕,內在卻將近不沾世...more
中國共產黨決心要以其自身的形象來重塑這個世界。 該黨對民主沒有興趣,只在意要跟西方進行激烈的意識形態鬥爭,將世界予以分化為兩個陣營:一個是可以爭取過來的對象,另一個則是敵人。許多政治與商業...more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more
《學校在窗外潮本》和《童年與解放衍本》是深入教育哲學的一對姊妹書。 《童》書探討人天生的能力(亦即人原始的創造性特質);《窗》書則拆解人活著的動力(亦即人存在的原始趣向)。從這兩條軌跡去探索生...more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more
這段大歷史不僅關乎地質, 還包括動、植物,山川、河流、地震、大洋、大氣, 以及其他星體,貨真價實是部地球萬物的歷史, 也呈現出人類如何創造自身? 人類如何發現和發明大地的時間? 深時間如何需要歷史...more
◎理解霍布斯邦革命思想‧必備索引 歐洲具有悠久傳統的各種運動和制度,為何在拉丁美洲失敗得如此徹底? 《革命分子》 每個世代/時代都有革命分子。 所有的革命分子,都必須相信行動的必要性。 21...more
地球上最大的國家,擁有八分之一以上的陸地面積,西至波羅的海,東至太平洋,南至黑海和裏海,北至北冰洋,橫跨十一個時區,上百個民族,一百五十多種語言。她曾經是歐亞大陸最顯赫的皇族之一,她也曾經是...more
歐洲具有悠久傳統的各種運動和制度,為何在拉丁美洲失敗得如此徹底? 「拉丁美洲是歷史變革的實驗室,其存在就是為了顛覆傳統公認的真理」──霍布斯邦 霍布斯邦最後出版遺作・一位左派歷史學家對拉丁美洲長...more
當荷蘭航向豐盛東方 *荷蘭如何與日本幕府周旋,鄭氏集團如何間接受惠? *台灣如何織入全球的網? *海上生活的苦難,人員在亞洲的流轉 單書一: 《公司與幕府》 打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式」的征服史...more
我們即將輸掉一場鮮為人知、已如火如荼展開的戰爭嗎? 本書是劃時代的巨作,描繪今日世界衝突的內幕。 毒害異議人士,干預選舉,武裝侵略,搗亂國際條約,暗中擴建軍力,駭客和病毒,在太空中部署武器……...more
人力轎子、兩輪牛車、四輪汽車、多組路輪火車、輕軌電車、高速鐵路…… 一百年來臺灣地方交通的演變就是一場革命! 可否想像,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牛車與轎子曾經是臺灣這塊島嶼最主要的人貨運輸工具?一...more
比《蒼蠅王》更駭人聽聞,卻是真實的荒島叛變事件 當年,來到亞洲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海上殘酷之旅? 以非虛構寫作筆法,呈現大航海時代 陳國棟(中研院史語所/海洋史專家)、朱和之(《逐...more
多年來我們都在找一些獨有的東西來定義香港,這個夏天我們找到了。 二〇一九年,香港人以一個夏天推進了一個時代。香港人團結起來守護瀕危的我城,用自己的方法把香港放在世界的版圖上,運動發展到某階...more
南方是什麼? 南方,是一種擁抱異己的許諾! 「南方」的興起,源自國家現代化理論幻滅,走向「全球化」資本流動與商品流通。尤其冷戰後,國際間不再只以政治系統(第一、第二、第三世界)或貧窮程度(已開發...more
南方是什麼? 南方,是帶有倫理判斷的抵抗! 「南方」的興起,源自國家現代化理論幻滅,走向「全球化」資本流動與商品流通。尤其冷戰後,國際間不再只以政治系統(第一、第二、第三世界)或貧窮程度(已開發...more
南方是什麼? 南方,是一種擁抱異己的許諾! 南方,是帶有倫理判斷的抵抗! 「南方」的興起,源自國家現代化理論幻滅,走向「全球化」資本流動與商品流通。尤其冷戰後,國際間不再只以政治系統(第一、第二...more
打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式」的征服史觀, 重新發現東亞, 書寫世界史中的台灣 十七世紀初,一座輝煌閃耀的吊燈,由荷蘭人呈獻給德川幕府,對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印象深刻的讀者,也將對本書作者從一...more
抗爭者,他們如何消極抵抗,又為何站上街頭? 抗爭,誰說只能有一種形式? 除了英雄般的勇武抵抗,是否還有其他方式爭取自己的權利? 而這些行動,對台港公民社會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這些抗爭者在行動...more
從臺灣思考歷史的書寫 以公眾史學貼近一般大眾 專業史學為何與大眾如此疏遠?如何拉近彼此之間的鴻溝?繼「芭樂人類學」和「巷仔口社會學」之後,創立於2014年4月的「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是學院...more
著名史學家史景遷與金安平首度合作撰書 英文版出版逾二十年後,中文版首度面世 「本書提供一個具說服力的榜樣,說明圖像與文字如何結合起來,構成一個截然不同而引人入勝的巨著。書中的文字自有脈絡,而...more
我們是想活得更久,還是活得更好? 你怕老嗎?怕死嗎? 21世紀,醫療「產業」給了我們長命百歲的許諾,除了延緩死亡,還包括遠離殘疾、安全分娩,從出生到死亡,一切似乎都可掌控。人們熱衷,也認為自己...more
我們面臨的抉擇,不是要不要與中國交往。 中國當然會繼續與我們交往,但是要按照他們的條件。 所以我們要決定,在這段關係中,我們該如何自處。 ——馬大維(David Mulroney),加拿大前駐台代表、前駐...more
台灣在哪裡? 不在島內的純正台灣味, 而在與世界的連結上。 這不是一本講述台灣之光、正宗在地食材的飲食書。作者們透過九個與農業相關的故事,想要揭示更複雜、歧義,卻真正運作的如實世界。透過田野調...more
人類學有史以來極為出色的貢獻——瑪格麗特‧米德 革命之作、價值遠勝於五萬冊政治文宣——卡斯楚 如果我寫得出像《桑切斯家的孩子們》這樣的書,我就不會去做人類學家了……(但)我 始終是,而且只是一個人類...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