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聖嘆,明末清初文學批評家。初名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聖嘆。入清后,絕意仕進,以哭廟案被殺。少有才名,博通經史,旁涉小說詞曲及釋道諸典,亦工詩文,尤好衡文評書。將《離騷》、《莊子》、《史記》...more
蒲松齡(1640—1715),生於明末,長於清初,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或稱柳泉居士,濟南府淄川縣(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人。蒲松齡十九歲以“縣府道三第一”考取了秀才。之後的科考屢敗屢戰,科場失意的傷...more
王思任(1575—1646),字季重,號遂東,晚號謔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王思任的遊記刻畫工緻、設想奇特最負盛名;其序文抒情真摯、人物生動形象;其尺牘瀟灑倜儻,筆墨廖廖而神情畢見。本書選編王思任小品...more
湯顯祖(1550—1610),字義仍,號若士,海若士、清遠道人、繭翁,江西臨川人。湯顯祖的小品文,思想深邃,意趣空靈,真情綿綿,令人動容。本書共編選湯顯祖小品文百余篇,註釋所涉雖廣,但儘力簡明扼要;賞...more
彭而述,字子篯,號禹峯,河南鄧州彭橋人。明崇禎庚辰進士。《清史稿》有傳。彭而述是清初詩壇一位卓有特色和成就,不應被忽視的名家詩人。本書收錄彭而述除史學專著外的全部詩文作品,加以點校整理而成,...more
《歷代名碑臨習技法精解》叢書精選十二方中國歷代經典名碑,涵蓋了篆、隸、楷多種字體,分別為:《嶧山碑》《石鼓文》《禮器碑》《張遷碑》《史晨碑》《西狹頌》《乙瑛碑》《石門頌》《曹全碑》《張猛龍碑...more
《歷代名碑臨習技法精解》叢書精選十二方中國歷代經典名碑,涵蓋了篆、隸、楷多種字體,分別為:《嶧山碑》《石鼓文》《禮器碑》《張遷碑》《史晨碑》《西狹頌》《乙瑛碑》《石門頌》《曹全碑》《張猛龍碑...more
《歷代名碑臨習技法精解》叢書精選十二方中國歷代經典名碑,涵蓋了篆、隸、楷多種字體,分別為:《嶧山碑》《石鼓文》《禮器碑》《張遷碑》《史晨碑》《西狹頌》《乙瑛碑》《石門頌》《曹全碑》《張猛龍碑...more
《歷代名碑臨習技法精解》叢書精選十二方中國歷代經典名碑,涵蓋了篆、隸、楷多種字體,分別為:《嶧山碑》《石鼓文》《禮器碑》《張遷碑》《史晨碑》《西狹頌》《乙瑛碑》《石門頌》《曹全碑》《張猛龍碑...more
《道因法師碑》,全稱《大唐故翻經大德益州多寶寺道因法師碑》,鐫立于唐高宗龍朔三年(663)。歐陽通書寫。碑石現藏西安碑林。此碑是歐陽通的代表作,其筆力遒健險峻,鋒芒棱角顯露無遺。歐陽通是唐代大書...more
“中國歷代書法珍品”叢書甄選中國歷代書法經典之作,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五體和小楷進行分類彙編,並以朝代先後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書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共集為6種,24冊。 叢書除了收錄傳...more
“中國歷代書法珍品”叢書甄選中國歷代書法經典之作,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五體和小楷進行分類彙編,並以朝代先後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書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共集為6種,24冊。 叢書除了收錄傳...more
“中國歷代書法珍品”叢書甄選中國歷代書法經典之作,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五體和小楷進行分類彙編,並以朝代先後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書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共集為6種,24冊。 叢書除了收錄傳...more
“中國歷代書法珍品”叢書甄選中國歷代書法經典之作,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五體和小楷進行分類彙編,並以朝代先後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書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共集為6種,24冊。 叢書除了收錄傳...more
書稿基本內容為《三國演義》的原文和作者的點評,另有幾十條注釋。原文部分,是在原文基礎上的刪減和改寫,並將每一回分成了二十個左右的段落,基本還原了《三國演義》原貌。點評針對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more
《法言》是西漢揚雄具有代表性的哲學著作之一,其主旨在於捍衛和發揚儒家學說。但與此同時,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當時流行於世的天人感應、鬼神圖識等宗教迷信思想進行了批判。全書共13卷,以語錄體的形式,...more
作家聶作平歷時數年,循着杜甫的蹤跡,漫遊河南、山東、陝西、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深入考察杜甫一生宦遊、行旅的山川城郭、遺址舊跡。從地理角度切入,借助田野調查、文獻鉤沉、詩文解讀等方式完成此書...more
《離騷校詁》分文字、訓詁、章句三部分,對《離騷》逐字作了詳細的考證,追本溯源,理出了某些字的發展脈絡,設立辭目七百三十餘條。此次修訂改換了底本,對原條目做了大量的刪改增補,具體到每條引文,基...more
“中國歷代書法珍品”叢書甄選中國歷代書法經典之作,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五體和小楷進行分類彙編,並以朝代先後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書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共集為6種,24冊。 叢書除了收錄傳...more
“中國歷代書法珍品”叢書甄選中國歷代書法經典之作,以楷書、行書、草書、篆書、隸書五體和小楷進行分類彙編,並以朝代先後為序,充分地展示出每一書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共集為6種,24冊。 叢書除了收錄傳...more
《中國環境變遷史叢書》為“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入選項目《中國環境變遷史》的最終成果,是關於中國環境變遷研究的通史性著作。時間跨度從遠古到明清,史料豐贍,論證有力,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社會...more
上樑文是施用於建築物上樑儀式的一種應用性文體。 《中國古代上樑文輯校》所輯,唐以前得溫子升《閶闔門上樑祝文》1篇,以見其原始;唐五代時期上樑文,錄敦煌遺書中所存上樑文4篇,以見其草創;宋元以降...more
《魏晉南北朝環境變遷史》榮獲“海南省第十一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本書為《中國環境變遷史叢書》中的一個品種。《魏晉南北朝環境變遷史》從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氣候(氣候特徵、氣候波動、氣候狀況)、水環境...more
本書稿《書法裡的茶》是“茶書”之一種,介紹了中國歷代與茶相關的書法。作者翻閱中國歷代與茶有關的墨寶括與茶有關的詩詞、對聯、手劄等,取一些名家名篇,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做解讀、賞析,並闡發一些個...more
本書介紹了中國歷代與茶相關的古畫,我們稱之為茶畫。茶畫,在中國茶文化裡有著的藝術魅力,為廣大茶人所青睞。茶畫是繪畫與茶情茶意的結合。茶與畫雖然形式各異,但其內涵與美感卻是相通的。文人茶畫,許...more
《古詩裡的茶》收錄中國古代以茶為主題的經典詩歌作品,涉及從唐至清,杜牧、元稹、劉禹錫等詩人詠茶文化、茶產地、品茶等題材的作品。每篇以一首茶詩開端,以清新雅致的文筆闡釋詩文的內容,進而約略敘及...more
淨土三經是淨土宗的根本經典,淨土宗就是以這三部經典為依據形成的。淨土三經為《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加上《楞嚴經》中的《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和《華嚴經》中的《普賢菩...more
旨在對黎世序現存的詩、詞、文等作品進行整理,整理方式主要是點校、輯佚,目的是為學界提供一個可靠的黎世序的別集。 《黎世序集/清代中州名家叢書》整理的依據,奏議部分以清代道光丁亥(七年,一八二七)...more
一部六大茶山的歷史,半部普洱茶的歷史。六大茶山之名載諸史籍始見於雍正《雲南通志》:“普洱府,茶,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蠻磚者味較勝。”史籍、文獻中的記載為六大茶山...more
此書為唐詩研究大家劉學鍇先生在數千首唐詩中精選出的376首唐詩精品,每一首都做了細緻入微的注釋和鑒賞,注釋簡明準確,鑒賞細膩獨到。選詩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徵和藝術整體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有創新意...more
《唐詩選注評鑒》十卷本,集選詩、注釋、集評、鑒賞為一體,在體例上有明顯創新。選詩既重視吸收歷代唐詩選本的經驗和優長,又充分體現了新的時代精神,特別重視詩的藝術經典性、藝術整體性和可讀性。 《...more
她是唐代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才媛中之詩聖。她原名魚幼薇,曾經是長安詩壇的小童星。父親去世,她不得不流落平康里。她寫詩,作畫,多情。她遇上溫庭筠,卻是咫尺天涯;她嫁給李億,卻難得有情郎。二十歲...more
她是唐代四大才女之一,有詩集《錦江集》,她文采風流,是史上唯一“女校書”。她的朋友囊括了中晚唐才子界的半壁江山,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王建都曾與她酬唱相和。她寓居浣花溪畔,創制了桃花箋。她與元...more
郭雨橋老師是蒙古包問題的專家,走訪了蒙古很多地方,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圖片。 《蒙古包:遊牧文明的載體》用詳盡的筆墨描寫了蒙古包的歷史演變、搭建與拆卸的特點、蒙古包蘊含的深厚文化...more
該書從獨特的視角,以凝煉流暢的語言,對《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作了深入分析考辨,對《三國志通俗演義》如何演變為《三國演義》,《三國演義》表現的思想文化傾向,《三國演義》的敘事藝術,《三國演義》...more
鮑照是六朝頗具影響力的詩人,其詩寓意幽深,遣詞用字專走偏鋒,不避危仄,自清以降,不解、誤解之處俯拾皆是。歷代選本收錄鮑詩,以賞析、評論為主,鮮有詞句義疏可采。清末錢振倫始全面註解鮑詩,民國黃...more
全真教是金元時期興起的一個道教新派別,由王重陽創始於陝西,傳教于山東,經“全真七子”等弘揚,尤其是丘處機西行覲見成吉思汗之後,風行於我國北方地區。其以道家哲學為依託,吸收、融攝儒學和佛學的思想...more
辭賦,古代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辭賦盛于漢,故世稱漢賦。辭為文體之名,猶之論也,蓋語言之別稱,惟論則質言之辭,則少文矣。《中華文史...more
《金瓶梅》在四百年前就被稱為“四大奇書”之一,它的命運的確是夠奇特的了:它在清代被列為禁書,迄今為止它的全本,無論是詞話本,還是崇禎本,仍然是禁書。 雖然如此,《金瓶梅》在改革開放以來卻曾經...more
佛教自西漢之交從西域傳入中國以後,在與本土文化的不斷交流、碰撞與融合中,逐漸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佛教與中國的文學、樂舞和戲曲等,都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繫。 《空穀妙音:佛教與文學、樂舞...more
新疆古稱西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融會的重要地區,也是道教向西發展的重要傳播地。道教信仰產生不久,就被往來於絲綢之路的、以漢人為主體的漢文化信仰者帶入西域,道教遂在以漢人為主體的生活區域站穩腳跟...more
在大乘佛教中,《法華經》屬於問世相當早的大乘經典。據現代研究成果,一般推定《法華經》在西元前1世紀到西元2世紀左右于印度形成,也有學者從語言學的角度研究,認為本經成書早於這個時間,大約在西元前...more
中國傳統曆法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科學內涵,是古代天文學的精髓所在,也是古代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中國古代頒行的曆法有五六十部之多,但平均壽命通常只有幾十年。其中固然有政治和社會因素的...more
印章藝術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但形諸書畫流傳,至今的印譜卻很寥寥。即便少量傳世,也深藏於各大公私藏書機構,讀者難得一睹。有鑑於此,我們擬選靠前各大圖書館所藏珍稀印譜,分輯出版,以饗學林。首批選...more
《飛鴻堂印譜》,乃汪啟淑於清乾隆十一年至三十年(一七四六—一七六五)間編輯,與《學山堂印譜》《賴古堂印譜》合稱為『三堂印譜』。 此譜共分四集,每集一函,一函四冊,每冊收兩卷。每冊前有序或題詞兩篇...more
本套《歷代名家碑帖臨習技法精解》叢書,精選我國古代傳世精品碑帖來深入解讀其中的書法技藝和魅力。叢書共30種,31冊,所選名家作品以楷、行、草、篆為主,基本上貫穿整個書法發展歷史,書法家也無一不是...more
本套《歷代名家碑帖臨習技法精解》叢書,精選我國古代傳世精品碑帖來深入解讀其中的書法技藝和魅力。叢書共30種,31冊,所選名家作品以楷、行、草、篆為主,基本上貫穿整個書法發展歷史,書法家也無一不是...more
《白河書齋藏河洛文獻系列叢書:邵氏遺書五種》影印《邵氏遣書五種》包括邵雍文學著作《伊川擎壤集》《漁樵對間》《無名公傳》《洛陽懷古賦》和其後人縮纂的《洛陽邵氏三世明賢行實錄》。 《擎壤集》以明...more
(1)收書範圍最廣,數量最多。目前,較全面收錄茶書的著作有日本布目潮渢《中國茶書全集》和鄭培凱、朱自振主編《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二種,前者為影印,收書僅38種;後者雖收茶書114種,但其中有多篇...more
詞至東坡,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浩歌,超乎塵垢之外。 ——宋·胡寅(《酒邊詞序》) 東坡先生非心醉於音律者,偶爾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筆者始知自振。...more
土地廟雖小,土地神管的事卻不少。土地神源於遠古的土地崇拜,從先秦到明清歷代流變,宋代以來世俗化傾向加劇,在民間信仰極為普遍。本書以湘中一個平常村落中最普通的土地廟為個案,重點介紹土地廟與鄉村...more
護法神,例如人們熟知的四大天王、金剛力士等,是佛教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他們既要護持佛法,又要驅魔除妖。本書主要以人們熟知的主要護法神為主來介紹,讓人們對護法神有所了解。 首先介紹護法神的來...more
我國最早從營養衛生和健康長壽的角度來論證烹飪調和的一部文獻,這本書可以說是中國乃至是世界上最早的飲食衛生與營養學專著,對傳播和發展中國衛生保健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書的名稱雖為《飲膳正要》...more
是《中國書畫大系》系列叢書其中一冊。編者王婧在編輯此書過程中,盡量真實、系統地還原原帖的風貌。為方便書法愛好者更好地理解字帖內容,編者還對原有字帖內容進行了簡體字解釋,以便提高此書的實用性。...more
在中國人眼中,每一次的大變革都是一次新的天命的降臨。王者受命,需改正朔、易服色、變禮樂,用來表明與前代不同。新興王者必須帶領眾人對社會制度進行改革。這在《公羊傳》的理論支持和倡導下,成為中國...more
《中國禪宗典籍叢刊:禪林僧寶傳》是傳記體禪宗史書。收載禪宗名僧81人,以宋代禪僧最多,也有少數唐末五代的禪僧。惠洪利用不少禪僧的行錄、行狀、碑文銘等資料,也利用他以往參訪各地搜集的資料、《林間...more
盧曉容編著的這本《未來救贖(彌勒佛)》介紹了印度佛教中的彌勒,彌勒信仰在中國歷史上的傳播,中國化的彌勒形象——從莊嚴到詼諧,以及彌勒信仰在民俗中的表現。本書集知識性、資料性、科學性、鑒賞性、實用...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