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中國歷史撰述出現了流派紛呈、方法各異、觀點多元的複雜局面,甚至有過激烈爭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國歷史撰述的許多精彩“交鋒”,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如何撰寫“古史”部分。 本書對20世紀中國歷...more
本書以出土戰國秦漢簡帛數術文獻資料為主,結合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如璽印、封泥、金石等)及相關傳世文獻、民族志、民俗學史料,利用多重證據法及文化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理論,對這一時期簡帛...more
本書精心挑選了作者多年來在元史研究領域的三十餘篇論文,內容涵蓋元代經濟、政治以及元代海運、人物考辯等多個方面,全面展示了作者在這些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果。附錄部分還特別收錄了作者撰寫的書評。這些...more
衛國,是先秦時期華夏大地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始封于西周初年,至秦二世時滅國,立國八百餘年(約西元前11世紀至前209年)。本書展現了兩周時期衛國的興衰歷史,運用大量翔實的史料再現了衛國發達的...more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急劇的社會轉型呼喚新的精神動力,俄羅斯傳統價值在回歸與重塑的雙重運動中回應時代課題——俄羅斯向何處去。“俄羅斯思想”的回歸從俄羅斯文明的精神特質出發確立文化認同,東正教倫理作為...more
《印度史存稿》是彭樹智教授早年對南亞近代史研究的成果,全書分為《學步文稿(上)》《學步文稿(下)》《學步書稿》《學步手稿》等篇章。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出發,系統闡釋了1857-1859年印度反英大起...more
本書對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的歷史內涵和哲學基礎進行了系統考察,進而揭示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規律即中華之道。生生變化的宇宙論以及在變化中把握常道的歷史主動性,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思想基礎。中華民族...more
16-17世紀,日本與四個歐洲國家開展了精彩的商貿交流活動。大航海活動的先鋒葡萄牙人最早抵達日本,他們實行商教一致原則,在日本既經商又傳(天主)教,這一策略於16世紀取得成功,到了17世紀卻成為其敗走...more
英國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而英國之所以能夠率先實現工業化,與工業革命之前英國政府的工商業政策密不可分。當時英國政府憑藉融貿易保護、工業扶植、國家治理為一體的重商主義,依靠國家政權對經...more
《曹溪一滴》系明末雲南高僧徹庸周理禪師所編撰之著作,全書於崇禎九年(1636)刻成,目前未見全本流傳於世,其內容散見於明《嘉興藏》各卷當中。本書稿通過整理、考證力圖恢復《曹溪一滴》之原貌,旨在整理...more
恩斯特·卡西爾以康得的先驗哲學理念為基礎,廣泛吸收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最新成果,構建其“符號形式”思想。本書指出,從根本上說,凱西爾的符號形式哲學是“認知現象學”。用“符號”概念取代傳統的“實體”概...more
這是一個凄美的故事。丹吉爾島是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獨特島嶼,切薩皮克是坐落在島上的小城。那裡生存條件惡劣,但仍有470位島民在這座小城裡頑強生存,過着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然而,由於海平面的上升...more
《禮記樂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具有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由西漢劉德及門人編撰,展現了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其蘊含的美學思想對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禮記樂記研究論略》是2010年度國...more
亞洲東北部地區土地廣袤,歷史上諸多大小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創造了獨特的北方民族文化。16世紀以後,俄國開始向東殖民擴張。到19世紀60年代,現代意義的俄遠東版圖基本形成俄國成為中國優選的陸路鄰國。...more
玄學是魏晉南北朝的主流學術思想,對整個時代的文藝批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具體表現在文藝本體論、文藝價值論、批評方法論和審美趣味論等方面。玄學的“有無”之辨引導了士人思考文學、繪畫等藝術的本體問題...more
本書是一部學術專著,以陀羅尼密教經典為主題,全面、系統論述佛教三大教派之一密教的原始形態——陀羅尼密教的經典及其教義思想,其中導論介紹密教經典,第一章概論陀羅尼,第二、三章專題研究陀羅尼字門與...more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盛世之一,唐代留給我們流光溢彩的背影,但繁華的表象下始終隱藏着危機與應對。專屬於大唐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制度創新與文化高峰,也體現在禮治思想與法治精神。歷史的有趣之處,在於透過...more
本書從認知語言學的圖式理論、範疇化理論、識解理論和概念隱喻理論視角,探究了英語詞根的語義圖式表徵網路。本書選取了469個英語核心詞根,把它們範疇化為靜態認知域和動態認知域詞根,概述了表徵每個認...more
如令,當你漫步在任何一座城市,可能不需要走多遠,都能看見有市民在遛狗。悅這些經過馴化的犬科動物輕鬆自如地穿梭在街頭以及各類建築中。現代都市得以形成今天的模樣,經歷了人與狗之間關係的一番曲折變...more
本書從經濟理論、宏觀和微觀經濟政策三方面分析了1945-2010年英國經濟政策的三次調整。這些調整實質上是對經濟全球化浪潮的積極反應,是對市場與國家關係的適時調整。這些調整使英國經濟發展始終處於資本...more
代議制度濫觴於中古英國,它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長期孕育於中古代議思想之中。代議思想的出現亦非一日之功,而是古典時期的文化與制度遺產傳承、發展、演變、融合的結果。 伴隨著中古代議思想家們的...more
本書以漢晉之際莊子思想的發展為主線,以魏晉藝術的時代特點和主體特徵為視點,由此立體地呈現漢魏六朝時期莊子思想的盛行、人的覺醒與藝術的勃發三者之間相互交融、彼此影響的人文現象,並揭示其內在關聯...more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探討自1897年電影傳入至1949年這段時期的中國電影放映史著作。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挖掘和整理,全書系統地梳理了這一時期中國電影放映史的發展面貌,並歸納總結了各個階段的發展特徵。在...more
伊斯蘭天文學擁有自己的歷史軌跡和特點。唐宋以後輸入中國。元明時期及清初,中國政府設置專門機構,任命伊斯蘭天文學家從事天象觀測、曆法編制等工作。其人依據的主要文獻《天文書》和《回回曆法》等已加...more
晚清民國時期,中國傳統本草之學與西醫藥等外來新知識衝突、交融,從內容到形式都產生了不小的變化,湧現出一系列新舊雜陳、風格多樣的觀點、著作,開始向現代中藥學轉變。本書圍繞這一知識轉型問題,通過...more
本書以聶崇義《新定三禮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輔以其他宋代禮圖,結合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獻學等學科既有研究成果,對禮圖中著錄的部分禮器圖進行考釋。同時對目前定名系統中存疑的若干器物做出討論,對“...more
本書主要對歐盟27個成員國的歷史發展進行了研究,時間跨度從史前到現在,涵蓋歐盟成員國的歷史進程、民族形成、國家建構以及國際關係等內容。本書以地理位置和國別為章節劃分,分為北歐、西歐、中歐、南歐...more
在希尼詩歌中,通過記憶、歷史和語言呈現的景觀確立了希尼愛爾蘭人、愛爾蘭詩人、愛爾蘭天主教徒、英語詩人等多元身份標識,同時為在北愛爾蘭的現實矛盾中處理身份問題帶來更廣闊的視野,開啟了一個有益於...more
本書集中體現了布洛赫對黑格爾哲學的研究。“入口”部分對黑格爾的語言風格和主要著述做了引導性的介紹。主體部分以Selbst為基本概念,以主客體關係為基本線索,對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邏輯學、自然哲學、精...more
本書是《(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階段性成果,依據《(新編)中國通史》重大曆史理論問題研究報告對中華文明的闡述,按照文明成長曆程,以思想文化、精神文明為主線,突出“文明地標”,凸顯時代特色、世...more
本書是《(新編)中國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階段性成果,在《(新編)中國通史》框架結構基礎上,提綱挈領理清中國歷史進程和社會形態演變的主線,簡明扼要講明中國歷史發展規律和中國文明特質。 本書敘事年代從...more
本書集中探討這一論題:我們如何能夠在既不接受語言實在論又不向任何一種語言唯心論示好的情況下,設想語言和實在的關係?維特根斯坦並不像其他語言哲學家那樣,先將語言和實在視作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然...more
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學研究所下轄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二級學科,本書是漢語言所全體教師的論文集。論文集大致分為現代漢語與古代漢語兩個大的研究方向,收錄的論文包括訓詁學、中古漢語、詞...more
在文學理論中,“閘釋的邊界”是一個難以忽視的命題,它以闡釋的客觀性和意義的確定性為核心,在不確定性思潮氾濫的當下被不斷啟動;它不同於獨斷專行的法則或律令,而是蘊含著豐富的理論路徑和方法論取向,...more
《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其文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有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之稱。先秦的六經、漢初的五經、後漢三國的七經、唐代的十二...more
英國花園在18、19世紀英帝國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法國大革命後,英國文人利用自然園林來塑造帝國的風景,以此來解決轉型過程中英帝國的國家認同危機以及環境污染問題。本書探討了英國花園的產生過程以...more
本書討論了桑塔格與中國傳統文化在意識上、思想上的深度關聯。桑塔格的作品可謂“文如其人”,富於變化,有時又自相矛盾;與之相類似的“既此亦彼”“亦黑亦白”的變易模式,也主導著中國古典文論的整體框架。 ...more
長期以來,學界對日本古代試律試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史層面,而從文學史、思想史層面的考察不多。 本書立足中國文化主體立場,對保存著中國文化與文學域外傳播豐富材料的日本古代試律試策,一是進行文...more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的著作唐以後已經散佚,其《漢晉春秋》《襄陽耆舊記》自清末以來已有多個輯本。本書首次對歷代所見習鑿齒全部著作進行了輯校與簡注。習鑿齒的著作一向是治漢晉文史學者必BEI的案頭資料,...more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一代女性,已然步入中年。在大眾媒體的敘述中,女性的中年往往伴隨著有關職場、健康、家庭關係與外貌的焦慮與失望……難道,這些都是人到中年的必由之路嗎? 書中的18位女主人公給出了...more
本輯為2023年秋季號,設有專論、研究生習作、書評三個專欄,包含明代京營基層武官選任制度的演變、明代旗役並槍制度考、明代生活水平分層及其衡量標準、明代地方的誣告之風及其司法實踐、明嘉靖時期營建經...more
“歷史終結論”預設了西方的自由民主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典型和燈塔,駁斥“歷史終結論”就是在捍衛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也是在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更是在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當性。本書從兩個維度駁...more
貝克和蓬派吉捕捉到了不同群體之間的碰撞,包括城市民族主義者、野心勃勃的將軍、共產主義反叛者和商業政客,他們試圖在20世紀爭奪民族國家的控制權。他們通過經濟繁榮的高潮和低谷、全球化以及大眾社會的...more
本書呈現了作者多年來研究中西方現當代文藝理論、美學和文化理論的軌跡和成果。內容涉及文學理論史和美學史上一些重要的討論、命題、思潮。作者從翻譯的視角重估了朱光潛當代學術研究的意義,客觀評述了錢...more
審美趣味是美學領域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對於審美趣味相關話題的研究已有相當長的歷史,不僅在學術史中佔據較為重要的位置,而且具有思想史意義。在西方美學理論體系中,審美趣味是從味覺延伸出的一種...more
宮廷文化貫穿于唐五代詞的發展始終,對詞體發生史的建構有重要意義。本書從詞的起源問題切入,以唐五代不同發展階段為橫斷面,探討宮廷文化與唐五代詞的發展演變關係,具體論述了五個問題:隋代初唐的宮廷...more
先秦動物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長河中的一脈源泉。深度整合、解讀、評價、闡發和弘揚先秦優秀動物文化,對於宣導文化自信、重視文化傳承、關注文化創新、拓展文化交流有著特別的意義。本書的學術旨趣,在文獻...more
本書以1907年到1927年《申報》所刊登的話劇演出廣告為研究物件,分析了早期話劇是如何突破官方與市場雙重壓力並逐漸走向成熟的。早期話劇借助公益性的籌款演出突破官方的查禁,並從觀眾的閱讀興趣出發,利...more
本書所收皆為作者多年來發表的以“萊布尼茨與中國”為主題的論文,包括萊布尼茨與中國關係的詳細年表,萊布尼茨編著《中國近事》的內容梳理與闡釋,萊布尼茨與當時來華傳教士在通信中所探討的關於中國哲學、...more
本書由十個章節組成。第一章梳理了唐蕃古道青海段形成、發展、延續、變遷的歷史脈絡以及不同時期不同路段的走向、重要節點和發展變化;第二章按照時間順序介紹了古道沿線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第三章介紹了...more
本書深入解讀了《禮記正義》文本,系統揭示了其在文字校勘、文本解讀、詞句訓話、名物與禮制的考據、禮學思想與政治思想的闡發等方面的成就。同時,對其在校勘、文本考釋、訓詁與名物、禮制考據上的部分失...more
本書主要是圍繞德國文學思潮中的相關主題展開的系列論述,具體論題主要包括:“接受美學”的創立與文學研究範圍的擴大;“美學解放”與現實主義定義的更新;古典文學理論的堅守與新型審美意識的覺醒;藝術思維...more
事物的存在,有時比人類更長久,它們記錄了其創造者和使用者的生活,也為未來的記憶提供了沉默的見證。地中海交匯的洋流和文明也許改變了它們的外形,但即使破碎成碎片,它們仍然在無聲地講述。開啟這段驚...more
康德面臨一個嚴峻的時代問題:如果機械論無效,自然科學怎麼辦?如果機械論有效,自由又怎麼辦?本書正是基於這個問題,考察康德如何調和機械論(自然因果性)和自由。 本書認為,康德的基本策略是先確立自然...more
人類社會是一座寶藏,充滿新奇和未知,等待人們去探尋、發掘。人生就是一場探尋之旅,一路風餐露宿,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風光無限。在漫漫人生征途中,我們既會看到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從中真實領悟到人類...more
描述了從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葉東方研究在遠東的發展歷史。該書系統梳理了遠東東方學的發展脈絡和歷史演變軌跡,不僅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高等學校、學術團體等納人研究視野,而且也將域外俄國僑民的學術...more
本書從宗教學、歷史學和哲學等角度,對施本納、弗蘭克和親岑道夫等德意志敬虔主義思想家之思想予以全面梳理,多維度地呈現德意志敬虔主義思想發展史,並回應學術界歷來關於該思想運動的爭論:第一,德意志...more
這部“精讀”遴選中國作協“2019年度中國網絡文學排行榜”上榜作品18部(項),其中,網絡小說10部,網絡文學IP影響力入圍作品6部,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上榜項目2項。每部作品採用“作者簡介”上榜評語”“故事梗概...more
9·11事件后,小布什政府試圖運用大規模軍事力量改造中東秩序,然而事與願違,中東地區的反美主義、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肆意蔓延,致使美國深陷中東戰爭泥潭。奧巴馬政府上台,迅速調整了前任的中東政策,大...more
中國文化傳統執著於“我們”的快樂和痛苦,缺乏個人體驗的延展,導致人們活出的只是某種人期待中自己應該成為的樣子,這是一種遺憾。作者從哲學治療的立場出發,以最直率、最自然的書寫方式,試圖貼近日常生...more
“自然神學”是單憑理性而不訴諸任何啟示資源探討一些神學與哲學話題的研究領域。本書在當代英美宗教哲學的視域中,採納分析的研究進路,聚焦分屬本體論證明、宇宙論證明、設計論證明、惡的問題以及神跡等五...more
對壞血病的治療是最偉大的軍事勝利之一,但它對歷史的影響卻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本書回顧了從16世紀壞血病最早出現以來,到18世紀這個疾病的病因和療法之謎被破解,再到19世紀早期預防藥物最終投入使用...more
本期共刊發七篇近代史料。 《閻敬銘家書》系晚清廉吏閻敬銘致其子侄信函,《儀若日記》(四)為清末外務部尚書鄒嘉來晚年日記,《屠寄致趙鳳昌信劄整理》收錄晚清史學家、文學家屠寄致趙鳳昌信函32通,均反...more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獨立以來依靠強力政府實現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立起高度依賴貿易的開放型經濟。作為一個小國,新加坡奉行“大國平衡政策”,重視經濟外交,一方面與美國、中國、日本等國家建...more
本書論述了盧旺達19世紀到21世紀的歷史發展,尤其側重於1994年盧旺達大屠殺前後的歷史。本書是當代研究盧旺達歷史與大屠殺研究的經典之作,先後出了7版。本書主要內容及章節為:盧旺達社會與殖民統治對其...more
本書為程妮娜教授的論文集,擇取作者40餘年學術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20篇論文,內容涉及中國古代王朝治邊思想、東亞封貢體制、東北民族史、遼金政治史、《金史》編纂等諸多領域,展示了作者在遼金史、東北史...more
約瑟夫·康拉德作品的最大特色是魔幻般的不確定性,無論在人格內涵、價值取向、思想意識還是在創作風格上都不是單一、明晰的,而是意義多重複雜且常常充滿自我矛盾。這種含混朦朧的矛盾對立,不僅體現在康...more
清末民初中國社會處於轉型期的重要指征之一就是中國知識份子的現代轉型,而中國女性由於在歷史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在現代化進程中勢必經歷更複雜與激烈的變動。本書聚焦清末民初女性知識群體在社會文化生活...more
本期共刊發七篇近代史料。包括光緒年間戶部尚書、軍機大臣閻敬銘《致李用清未刊函稿》22通,清末外務部尚書鄒嘉來的《儀若日記》(三)和黃彭年同治年間的《漢中日記》,涉及晚清歷史的諸多方面。發表兩篇外...more
本書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專案“分析哲學運動與當代哲學發展研究”結項成果之一,由時任英國約克大學教授畢明安(Michael Beaney)主編,由時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江怡帶領的分析哲學研究團隊翻譯。本書由...more
本書主要從思想文化視角,探討中國古代樂律學與天文曆法、陰陽五行、國家禮制等層面的關係,強調回歸歷史語境,以綜合思維觀審視與看待律學問題,探討樂律學之于文化層面的本質與深層涵義。內容由宇宙生成...more
本書為俄羅斯著名作家、雅庫特人民作家尼古拉·盧季諾夫的長篇紀事體小說《變換的時輪》的漢譯本。 小說於2017年用雅庫特語出版,並由著名俄羅斯作家弗拉季米爾·克魯平譯成俄語,俄譯本於2018年出版。該小...more
“夢記”即日記體夢境記錄,具有鮮明的紀實特性,是中日兩國古代夢文學共有的敘事形式。日本“夢記”記主常將夢作為出家或信仰轉向的啟示,判斷是否成功受戒的標誌,確認修行階段或者判斷修行是否成就的徵兆。...more
撒葉兒呵,俗稱“跳喪”,是流傳於清江流域土家地區融“歌舞鼓”為一體的傳統表演藝術,載歌載舞,鼓韻傳神,承載了數千年歷史積澱。每當有老人去世,“人死眾家喪,一打喪鼓二幫忙”,親朋鄉鄰紛紛前來,以一場...more
本書從泰國電影史、泰國電影新浪潮、泰國類型電影創作、泰國電影產業發展等幾方面對泰國電影進行了全面介紹。作為亞洲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泰國電影在與好萊塢電影的博弈中,確立了本土電影的市場價值和文...more
陳維崧作為清初陽羨詞派的宗主,在詞壇上的地位非常高,而他的詩歌較少被人關注。 本書從陳維崧詩歌創作的地域人文背景、陳維崧師友交遊活動、陳維崧詩歌的思想內容、主要體裁與風格特色、陳維崧的詩學理...more
本書全面回顧了黑格爾對現代性反思和批判的發展歷程,把其歸納為從早期崇仰現代性原則,到中期批判現代性弊病,再到晚期和解現代性矛盾三個歷史時期。在此基礎上,本書從現代性的批判性、現代性的邏輯原則...more
《清初小說論稿》分為作家與作品兩個部分。上編為作家部分,主要對江左樵子、呂熊、王猷定、王煒、嚴首升、賀貽孫等6位代表作家,在生卒年、遺民身份、是否為小說作者等懸疑問題上進行了詳細考證。同時,...more
當今學界多將數理傳統下的天文學革命視為理解科學革命的主要路徑,缺乏在對比中對科學革命的反思和理解,尤其是缺乏以生命科學為路徑來理解科學革命的探索和嘗試。然而,近代醫學革命的萌芽及發展與17世紀...more
本書是一部用現象學直觀與先驗論演繹的還原方法,研究神話理論兼及神話學邏輯史的學術專著。本書的討論始於對神話學理論的經典概念所規定的神話現象的經驗性直觀。通過神話概念在理論使用中凸顯的敘事物件...more
秦文化在西北獲得早期發育的條件,秦人的精神世界與信仰體系因此與東方有所不同。 本書就有關專題進行探討,書名取用“信仰世界”四字,其實只是模糊言之,討論的內容實則可歸入思想史、意識史,主要涉及秦...more
本書較全面地研究了魏晉時代的玄學,對玄學的淵源、背景、流派、人物、經典系統、箋注形式、作品、論題、學說及歷史分期加以探討,對東晉以後的制度化玄學也詳加考辨。書中新見頗多,如說明玄學潮流中何晏...more
本書內容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上編,商代考古的論文14篇,既從宏觀上總結數十年來殷墟地區商代考古發掘的收穫,也從微觀上對殷墟發掘中發現的一些遺跡(如基址、墓葬、車馬坑等)及遺物(如青銅禮器、刀等)進行...more
秦漢是古代中國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時代。秦漢統一的建立,是中國統一王朝與漢民族形成的新起點,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政體和以“諸夏”為標誌的早期華夏民族,向統一的君主集權制和統一的漢民...more
清代地方檔案作為一種新史料,在歷史研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包括四川巴縣檔案、南部檔案,山東孔府檔案,臺灣淡新檔案,甘肅循化廳檔案在內的一大批清代地方檔案名揚海內外,為學界、...more
明清時期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十分重要又極為複雜的時期,明清儒學轉向正是這一思想鼎革階段的主旋律。就明清儒學轉向而言,既立足陽明心學傳統,又深涉考據學與佛、道之學的泰州學派後勁焦竑,無疑是一個有...more
本書立足于網路輿情治理的理論前沿與實務要點,分為兩編九章。上編梳理構建核心理論體系,詳細探討網路輿情的思想源流、概念內涵、特徵功能、構成要素與生髮演化機制,深入研究網路輿情治理的時代背景、理...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