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文化中國研究叢書”之一。本書從中國漢唐之間生育文化入手,介紹當時求子、懷胎、分娩的方法,乃至避孕、墮胎的手段,藉由重建各種醫方及其論述,說明中國婦科醫學逐漸成熟的過程。接着,以乳母與產...more
本書內容保羅萬象,包括明代小說筆記中的趣事、明代宮廷軼事、明代市井習俗等等,常常以現代社會中傳播學、美學等理論解讀晚明世象,體現出晚明文人比較共性的鮮明個性。全書語言風趣簡練,引用文獻材料詳...more
這是第一部鳥類學家解讀宋代花鳥畫的跨界之作,其中不乏科學思辨與寄情寫心,為人們理解宋畫的產生與傳承提供了獨特的視角。 這是一位鳥類學家對宋畫的系統解讀,更是當代博物學與中國畫學之間一次別開生...more
中國漆藝源遠流長,其生產繁榮燦爛,但與漆藝相關的專書卻所傳甚少。成書于晚明的《髹飾錄》正是迄今所見唯一一部得以流傳至今﹑關於中國古代漆藝的獨特文本。《髹飾錄》以其完整且細緻的工藝知識作為表達...more
煌煌,大明也。明代是中國曆 一個璀璨的時代,其冠服制度 是從一個側面生動詮釋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同時也反映了不同代際、地域之間的傳承與創新。 本書充分運用考古發掘材料,綜合傳世實物、...more
唐代白居易有《繚綾》詩:“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絕,地鋪白煙花簇雪……昭陽殿里歌舞人,若見織時應也惜。”作者從白居易詩出發,結合唐代遺存...more
本書是“蠹魚文叢”書信系列之一種,由豐子愷外孫楊子耘以及作家禾塘整理編選。全書主要收集了豐子愷及其子女所收各類友朋信件,這其中有來自豐子愷先生的老師以及好友李叔同、夏丏尊、馬一浮的,也有大量信...more
清朝是我國由封建的實物財政向貨幣財政急劇演變的重要階段。清王朝留下了一筆龐大的財政遺產,同時也留下了帝國主義迫使它背上的沉重包袱。一個世紀已經過去,包袱已經扔去,遺產卻不會消逝。一部晚清財政...more
本書是一部描寫從14世紀到17世紀儒家知識分子命運浮沉的歷史類作品。從宋濂、方孝孺,到黃宗羲、顧炎武,從北方的河東學派,到南方的崇仁學派、白沙學派,再到風靡天下的陽明學派,作者繼承以儒學名家、名...more
本書實為擴充版《狸奴·小於菟》,亦即一部倒敘的中國貓文化史相關讀物。中國貓文化可分為三段,第一段是漢代之前,家貓尚未進入中國,國人偶然與豹貓接觸,貓未能在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第二段是魏晉南北朝...more
本書是作者關於敦煌學的十篇講稿的合集,圖文並茂,全彩精裝。十篇講稿分別為:敦煌文化遺產的人文環境和文化特性、敦煌學與敦煌文化、怎樣讀懂敦煌、敦煌寫本的“約定俗成”、敦煌方志寫本的地域特色、中國...more
本書是浙江文叢之一,是清代海甯名宦陳元龍的作品集。陳元龍(一六五二—一七三六),字廣陵,號乾齋,諡文簡。浙江海寧人。因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民間習慣稱為“陳閣老”。此次整理收入《愛日堂詩》一種,以《...more
青銅器是先秦中國重要的禮器。青銅器上的典型紋飾包括獸面、龍、鳳鳥等,這些紋飾在青銅器開始使用的幾千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在青銅器消失後的歲月裡它們也繼續存在,青銅器是它們發展過程中一個階段的載...more
《無聲戲》又名《連城璧》,是清代李漁創作的世情小說集。兩集十八回。成書于清順治年間。多寫俗人俗事,主人公有優伶、娼妓、商人、皂隸、村婦、財主、乞兒、無賴、秀才,舉人和官吏等。抨擊了封建道德觀...more
《子不語》,又名《新齊諧》,是一部筆記小說集。凡三十四卷,正集二十四卷七百四十五篇,續集十卷二百七十七篇。“子不語”,系出自《論語》“子不語怪力亂神”。袁枚在《自序》中亦說:書成,初名《子不語》...more
《智囊》全書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歷代智慧故事一千兩百餘則,因內容不同分為十部二十八卷,即《上智》《明智》《察智》《膽智》《術智》《捷智》《語智》《兵智》《閨智》和《雜智》。其中《上智》《...more
本書為“宋學研究叢書”之一種,是作者多年來研治宋代文學之述評文章的總結。全書以宋代文學為物件,以文獻為基礎,立足學術史,內容包含學術反思、文獻考辨、知人論世、藝術分析和文化觀照等。 上編“學術視...more
這是作者薛林榮的第五部魯迅微觀研究專著。本書以書店為切入點研究魯迅。上卷以時間為軸,研究了與魯迅關係密切的28家書店,側重於魯迅與書店之間的互動。下卷以話題為線索,研究了魯迅購書、抄書、訂書、...more
本書是“浙江文叢”之一,是北宋永嘉理學家劉安節與劉安上作品合集。劉安節字元承,稱大劉先生,登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進士。官起居郎,太常少卿。除禦史,決大獄,多所平反。後謫知饒州,徙宣州。值患水疫...more
本書是浙江文叢之一。宋代永嘉學派中堅人物陳傅良的詩文全集。陳傅良(1137—1203),字君舉,號止齋,浙江溫州人,南宋著名學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陳傅良是是永嘉學派承上啟下的中堅人物。他為學主“...more
諸位學者行走田野時面對殘碑遺址而生髮的思考與討論。由宋代歷史研究的數十篇隨筆集合而成,包偉民主編,作者分別來自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浙江省博物館、浙江文物考古所等等高校或單位...more
本套書以龔鵬程2016—2018年於公眾號(龔鵬程大學堂)刊載的文章為基本材料,補充部分2021年新作,選取其中具有學術、審美價值的部分篇目,兼顧文章的學術性和文學性,按照內容分類彙編為4冊。 本冊由《天下...more
本套書以龔鵬程2016—2018年於公眾號(龔鵬程大學堂)刊載的文章為基本材料,補充部分2021年新作,選取其中具有學術、審美價值的部分篇目,兼顧文章的學術性和文學性,按照內容分類彙編為4冊。 本冊所錄主要...more
本書是“龔鵬程大學堂”叢書之一。是龔鵬程的論文、散文集。本書以龔鵬程16-18年於公眾號(龔鵬程大學堂)刊載的文章為基本材料,選取其中具有學術、審美價值的部分篇目,兼顧文章的學術性和文學性,按照內容...more
本書是對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文物流散情況的整理與介紹。鴉片戰爭後,西方興起到中國“尋寶”的熱潮,眾多外國探險家、古董商等從中國各地帶走了難以數計的文物,這些國寶從此流失海外,故土難歸。本書以...more
收録範圍:本書為展覧圖録,收録了『冊府千華:中國與亞洲——浙江大學藏中外善本珍本圖書』展覧中的『中國古籍』單元的所有古籍,共計八十種。 正文編排:本書將古籍分為與展覧相同的三個單元,分別爲『宋...more
本書是“日知文叢”之一。本書是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書評家何平針對中國當代文學一批代表性的作品所作的書評和隨筆。這些作品不是傳統的“新聞”加“文學”的所謂報告文學,而是融合了個人經驗,有著強烈的...more
本書是呂祖謙的一部“因史成文”的著作,在科舉時代作為論體範文極受舉子歡迎,七百餘年當中竟有二十多種版本刊行問世,甚至遠屆東瀛,是研究文章學、科舉史與出版史的重要文獻。此書體例方面“取左氏書理亂...more
《劉光第集》是對“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劉光第生平文字的全面修訂與整理,是研究劉光第與中國近代史的重要材料。 本書內容主要為劉光第所作《衷聖齋文集》《衷聖齋詩集》以及集外詩文、信劄等,附錄收錄研究...more
在傳統中國,最高統治者尊崇的對象之一便是歷代帝王——從上古傳說的三皇五帝,直到前朝的帝王。舉行典禮,向過去的歷代帝王獻祭,是傳統中國最重要的祭典之一。這項活動萌芽于五世紀末,成立於七世紀,並延...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