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借助人類學、藝術學等相關研究範式,以福建德化一個民間陶瓷窯口為切入點,從新舊技術知識體系間的關係視角考察了中國東南一個鄉村手工業社區的技術適應、技藝變遷與文化轉型歷程,並提出“技術的本土...more
本書是作者自2015年以來在期刊發表的部分學術論文的結集,所含內容涉及中國音樂思想史、中國琴學、音樂美學、民族音樂學、樂律學等,形式包括期刊論文、田野采風報告、書評、會議綜述等。採用“史”“論”結合...more
20世紀的中國歷史撰述出現了流派紛呈、方法各異、觀點多元的複雜局面,甚至有過激烈爭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中國歷史撰述的許多精彩“交鋒”,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如何撰寫“古史”部分。 本書對20世紀中國歷...more
跨越千年的瑪雅文明是如何在本土與異域被不斷認識、刻畫和重構的?本書勾勒出古代瑪雅世界的概貌,包括器物、思想、建築、族群身份等各個層面,並集中梳理倪了過去五個世紀古瑪雅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史。 ...more
在過去十餘年中,新聞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新媒體技術革新、廣告收入驟降、公眾信任下滑等諸多因素交織,令傳統新聞媒體的商業運營陷入困境。在這一轉型融合的關鍵時期,如何審時度勢,找到可持續發展...more
本書以出土戰國秦漢簡帛數術文獻資料為主,結合其他出土文字資料(如璽印、封泥、金石等)及相關傳世文獻、民族志、民俗學史料,利用多重證據法及文化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等相關學科理論,對這一時期簡帛...more
“桃之天天,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這首兩千多年前中華先民歌詠婚姻的詩句,傳誦至今,寄託著人們對婚姻的美好嚮往。 婚姻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在任何時代和任何社會,婚姻形態的演...more
本書精心挑選了作者多年來在元史研究領域的三十餘篇論文,內容涵蓋元代經濟、政治以及元代海運、人物考辯等多個方面,全面展示了作者在這些領域取得的顯著成果。附錄部分還特別收錄了作者撰寫的書評。這些...more
內蒙古大學分別於2017年、2021年,在中國除新疆、西藏和港澳臺地區以外的29個省份,進行了兩輪中國時間利用調查(CTUS)。2017年的調查對象為12471個家庭的30591人,2021年的調查對象為8022個家庭的16288人...more
衛國,是先秦時期華夏大地存在時間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始封于西周初年,至秦二世時滅國,立國八百餘年(約西元前11世紀至前209年)。本書展現了兩周時期衛國的興衰歷史,運用大量翔實的史料再現了衛國發達的...more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急劇的社會轉型呼喚新的精神動力,俄羅斯傳統價值在回歸與重塑的雙重運動中回應時代課題——俄羅斯向何處去。“俄羅斯思想”的回歸從俄羅斯文明的精神特質出發確立文化認同,東正教倫理作為...more
《晚清中國遊記:“中央王國”的遊歷與調研》一書,憑藉作者威爾遜深厚的軍事、工程和地理知識背景及其親身經歷,為我們回顧晚清中國的歷史提供了一個新穎而獨特的視角。他的足跡遍佈中國的廣袤土地,從繁華...more
《印度史存稿》是彭樹智教授早年對南亞近代史研究的成果,全書分為《學步文稿(上)》《學步文稿(下)》《學步書稿》《學步手稿》等篇章。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出發,系統闡釋了1857-1859年印度反英大起...more
“全史意識”是大文學觀的一種展開和落實。全史考察的是“大歷史”中的文學的文化存在和精神脈絡。 本書原為楊義先生為國家出版基金重點項目“20世紀中國文學全史”所寫的導言部分,是楊義先生關於大文學史觀的...more
本書對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的歷史內涵和哲學基礎進行了系統考察,進而揭示了中華文明的發展規律即中華之道。生生變化的宇宙論以及在變化中把握常道的歷史主動性,是中華文明連續性的思想基礎。中華民族...more
16-17世紀,日本與四個歐洲國家開展了精彩的商貿交流活動。大航海活動的先鋒葡萄牙人最早抵達日本,他們實行商教一致原則,在日本既經商又傳(天主)教,這一策略於16世紀取得成功,到了17世紀卻成為其敗走...more
在前近代東亞世界,“中國”“中華”或“華夏”,更多是一種文明的標籤,與古代中國共用儒家價值體系的鄰國朝鮮、越南有相當的同質性。它們或號稱小中華,或自命“小中國”,所謂“凡禮樂文物,民風士習,悉仿皇朝”...more
中國佛教在近現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多重挑戰和機遇,同時也相應地做出了一系列或主動或被動的轉變,其中特別令人矚目的,是其更多地面向了人間社會和文化,更多地關注並參與到現實的社會和人生中,實現了自...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