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3/7
我怎樣表現自己
我的大學生活計劃,自始就在我的真實身份以及杜撰身份間有著微妙的平衡。我依規定向學校列出所有我要讀的學科,以及想得到的學位。我在主要申請表上填寫了高中學歷,最後以引號註明「請見附加說明」。在另一張紙上我寫道,「為了順利申請入學,我希望僅使用我的高中學歷證件。我曾念過三所大學,但是我不希望引用這些學歷證件。如果您需要得到更多個人資料,請與我聯繫。」顯然,如果我以宣佈我是個大學教授的方式,走入大學生的世界,必定在執行我的計劃上有所偏失,達不到某些目標。
我要看到的是,大學生在大學裡的生活實況,即使是從「返校」的老學生眼裡。我要以大學生身份體驗大學生之間如何相處,以及他們和系科教職人員之間的關係,而不是以教授或研究人員的身份去進行。可是與此同時,我的人類學者的專業,卻能使我在扭曲自己進入我所研究的族群中時,有所擇取和提煉。在這兒說明一下「返校」這個詞,指的是原先想讀較高年級的班級,但是因故休學,現在重新回到學校繼續課業。「返校生」是「老學生」的委婉語,原本不是指重返大學讀書的大學生。
朋友和同事在這項計劃中,協助我對我的身份屬性問題解惑,他們問我:「如果有人問妳,靠什麼維生,妳怎麼回答?」「我能不能說,我沒工作,因為,我是學生?」我回答他們。我想,這是事實,雖然並非完全真實。「沒錯,」有個同事同意我,「但是如果他們問妳,以前是做什麼的?」「我就告訴他們,我做過很多事,事實上也真如此。我可以說,我現在還是個作家,因為我仍然在領最新一本書的版稅。」「但是,如果他們說,妳還做過什麼?」一名同事逼問。 「好吧,我希望他們不問我。不過我想,這時我必須告訴他們,我教書,也做研究。」
友繼續以學生的口吻問我:那麼妳的主科是什麼?「我沒選主科。」妳的家鄉在哪兒?「我在紐約出生長大。」那妳為什麼選擇進「某大」?「我要體驗大學生活,因為我是個作家,也是個學生,同時這所學校離我家近。此外,我喜歡這個鎮,附近的山,附近的環境。」我回答他們。這些全都不假。對我的身份就這樣演練下去,但是也引起眾說紛紜。每天的這類談話中沒有人直接問我,有關我今後的生活如何。只有一人例外,她比別人有見地。有兩個學生朋友向我吐露,想到像我年紀這樣大的女人住在學生宿舍,令她們感到難過。她們不想再問我問題,深怕會出現脫節曝光的情節。
我進行正式訪談時,永遠嚴守學術研究的規矩。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執行大學生生活研究計劃的研究員。她將把研究結果出版,公諸於世。我把研究的目的和計劃的書面資料交給接受研究的對象,要求他們簽字,同意進行訪談。我的許多研究對象知道我是個研究員學生,不過我懷疑他們也許覺得,我的研究目標以及將研究結果出版的動機,只不過是個理想願景和學術上的誇大做法而已。在我日後撰寫的〈後記:道德倫理與人類學〉中,探討了我對這些項目研究的身份與公開的不同意見。
共
7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