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堡歷史悠長,最早可追溯至西元1234年;其歷史巔峰有兩個重要時期,一是十七世紀晚期,於尼可拉‧亞歷山卓‧西谷侯爵(Nicolas-Alexandre de Ségur, 1695-1755)掌管時期,他同時擁有拉菲堡、拉圖堡及卡隆‧西谷堡(Château Calon-Ségur),可謂富甲一方,權傾一時,為他贏得「葡萄園王子」(Le Prince des Vignes)的美名。之後園主多次更迭,直至1868年,詹姆士‧羅其徳男爵(Baron James de Rothschild)以將近五百萬舊法郎的天價標下拉菲堡,再度開啟另一家族釀酒王朝史;目前的莊主艾瑞克‧羅其徳(Eric de Rothschild)為詹姆士男爵的後代,酒莊總管薛瓦列和其共事已有三十個年頭。
入酒窖參訪前,我們在一幅拉菲堡葡萄園地形圖前停下腳步,薛瓦列以長桿在圖上指點,解釋各塊地的差異:「Carruades是拉菲堡其中一園的名稱,而拉菲堡的二軍酒稱為Carruades de Lafite,它並非全以年輕樹藤的果實釀酒,當中也摻有老藤葡萄,再加上部分拉菲堡一軍所淘汰、品質稍遜的酒液混調而成。」其實自1874年起,拉菲堡便開始生產二軍酒,算是二軍酒的濫觴,酒質近來尤其優異;但價格較之七、八年前,已翻漲了四、五倍之譜,幾乎逼近一級酒莊歐布里雍堡的酒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