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週年慶(止)
極權主義的起源

極權主義的起源

內容連載 頁數 4/4

忠實(fidelity)包含了著具體內容,它可能很自然地會改變人的思想,因此只有消除具體內容,才可能達到完全忠誠。極權主義運動以各自的方式盡了最大的努力,來擺脫帶有具體內容的、繼承自先前非極權主義發展階段的政黨綱領。無論他們的話措辭多麼激進,每一種特定的政治目標都不能簡單地斷言或描述統治世界的主張,每一種處理針對比“「幾個世紀來重要的意識形態問題”」更具體的問題的每一種政治計畫,都是對極權主義的阻礙。希特勒從一個典型的民族主義小政黨中漸漸地建立納粹運動,他希特勒在納粹組織中的最大成就績是使運動卸下了先前的政黨綱領的負擔,他並沒有不是改變它或者正式取消它,而僅只是簡單地拒絕談論或討論其要點,那些較為溫和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很快就過時了。

史達林在這一方面的任務和如同在其他方面一樣,顯得更加可怕;布爾什維克黨的社會主義綱領是一樁非常麻煩的負擔,遠遠超過了一個業餘經濟學家和瘋人政治家的二十五25點計畫。但是史達林在廢除了俄國黨內派別之後,通過共產黨持續的經常曲折的路線,以及一貫地通過經常性地重新解釋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取消它的全部理論內容((因為它不再可能預言未來的路線和行動),最終達到了同樣的結果。事實上,最完美合適的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所培養的教條並非對政治行為的引導——相反地,假如一個人得每天早晨重複史達林昨天晚上的話,他才可能是遵循了黨的路線——事實上是結果自然地導致相同的心境統一了思想,集中地的服從,不會由於試圖理解人在做什麼而分裂,正如希姆萊為黨党衛軍擬定的口號:“「我的忠誠是我的光榮。”」(My honor is my loyalty.)

缺乏黨綱或無視黨綱本身不一定325是極權主義的標誌。前者認為黨綱和論壇是無用的紙上空談和令人為難窘迫的諾言,同一場運動的風格和動力絲毫不一致,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行動哲學就是如此,他只相信通過歷史契機本身的靈感。對權力的純粹渴望,並且嘲笑“「滔滔不絕地談論”」他們將怎樣做處理,這是一切暴民領袖的特點,但是還不夠極權主義的標準。法西斯主義的真正目標只是奪取權力,確立法西斯主義“「精英”」為統治國家之的無可競爭的統治者。極權主義絕不滿足於用外部手段來統治,即通過國家和一種暴力機器;由於它那奇特的意識形態和它在這種高壓政策中被賦予的角色,極權主義發現了一種從內部控制人和威嚇人的方法。在此意義上,它消除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距離,達到一種新的狀態,其中我們所知的權力和權力意志根本不產生作用,或者至多只有次等作用。

基本上,極權主義領袖實質上不折不扣地體現受他所領導的群眾的功能;他不是一個渴望權力的個人,對他的臣民不施加暴政和獨斷意志。他只是一個執行者,隨時可以被取代,他依靠的正是他所體現的群眾“「意志”」,群眾也依靠他。若沒有他,群眾他們就缺少外在的代表,始終是烏合之眾;若無群眾,領袖就成為無足輕重之人。希特勒充分意識到這種相互依賴性,他曾經在對衝鋒隊的一次演講中說:“「你們之所以是你們,是因為我;我之所以是我,只是因為你們。”」我們總是過於低估這些說法,或者誤解其含義,認為此處所說的行動(acting)之定義只是下達或執行命令,正如西方歷史的政治傳統中經常發生的那樣。然而這種觀點一向假定,領導者思考並產生意志,然後將他的思想和意志強加給被剝奪思想和意志的群體——無論是採用說服、權威或暴力的手段。但是,希特勒認為甚至連“「思想……也只依靠發出或執行命令才存在”」,因此即使是從理論上,他也一方面從理論上326消除了思想和行動的差別,另一方面消除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差別。

國家社會主義和布爾什維克主義都未宣稱過要建立一種新式政府,或者斷言它的目標是奪取政權和控制國家機器。其統治思想是任何國家、任何純粹的暴力機器都未達到過的一種東西,是一種持久不息的運動:在生活的每一個領域裏裡都永久地統治每一個個人。”」通過暴力手段奪取政權,這本身絕不是一種目的,而是通向目的的一種手段,而在任何一個國家裏裡奪取政權也只是一種可行的過渡階段,絕不是運動之目的。運動的實際目標是把民眾盡可能多地組織民眾進入它的框架,推動和保持他們處於運動狀態;而能夠構成運動目的的政治目標根本不存在。
4上一頁 1 2 3 4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