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3/4
日本進口的食品,哪些可以吃?
許多人很喜歡吃日本產的水果和糕點,但現在有輻射汙染的問題,到底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呢?
現在買日本食品要非常小心,雖然並非全都有問題,但許多產品因為日本政府一下把人體輻射汙染容許劑量提高到災前標準的二十倍,食品輻射劑量的上限也跟著提高,許多產品即使未超標,但也高得嚇人,不買是正確的。雖然日本政府或業者表示那是「風評受害」,但明明汙染劑量相當高,消費者不買才不至於實質受害而體內被曝,說是「風評受害」好像是別人冤枉了這些產品,其實一點也不冤枉。
日本外務省在輻射牛問題爆發之後,終於在八月上旬照會各省廳,表示日本今後不能對外國宣傳「日本流通的食品是安全的」,因為「沒有出示明確的根據而強調安全,會給國際間不誠實的印象」。外務省也承認,現在汙染問題除了牛肉之外,也擴展到米、乳產品等,各國當然會不安。
來自日本的東西,究竟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呢?主要看產地,像出產蘋果的青森雖然同樣在東北,離福島核一廠有三百公里,加上地形、風向的關係,較未遭輻射汙染。蘋果本身也跟茶葉或葉菜類不同,較不會累積輻射,青森蘋果也是我家災後重要的水果。
至於其他各種蔬果、魚貝產品等,盡量買關西、九州、四國產,像我去京都旅行,抱了兩條京都產大苦瓜、數條小黃瓜,以及大量魚漿製品、山椒小魚、宇治綠茶等回東京,在京都時也拚命吃岡山葡萄與和歌山水蜜桃,以及京都產抹茶類甜點。菇菌類最易吸收內藏大量輻射物質,我買乾香菇或鮮菇更是要確認是九州產或新潟產、北海道產的才買,小魚乾、海帶苗則買德島等瀨戶內海產的。這些地區的食品基本上未遭汙染,收割後處理還是比中國等會濫用防腐劑安全可靠多了。
核災避難的距離,連一百公里都嫌少
在距離福島核一廠一百公里之遙,都還測到高濃度的輻射值。台灣政府規定核災的避難範圍是五公里,這怎麼夠呢?
避難範圍五公里當然不夠,而且差太遠太遠了,台灣「緊急應變計畫區」以五公里為核災逃命圈,原能會若不是無知無能,就是太輕忽台灣人的人命了。
雖然台灣原能會認為車諾比核電廠是石墨水冷反應爐,才需三十公里避難圈,而台灣是輕水式反應爐較安全,但日本福島核一廠也是輕水式反應爐,發生核災時只是方式不同,也有類似核爆的核反應,散播的輻射物質量超過車諾比核電廠,比原子彈核爆嚴重多了,還不斷在飛出累積中,不僅日本政府強制的三、四十公里圈必須避難,整個福島縣及周邊地區都比台灣醫院輻射管制區的輻射基準還高,許多專家呼籲原本被認為相對安全的地區,如會津等,也要避難才行。
最近在福島地方法院會津若松分院的排水溝汙泥,測到每公斤十八萬貝克的驚人數字,雖說排水溝原本就是輻射物質最易聚集之處,但會津離福島核一廠有一百公里遠,輻射汙染都這麼嚴重,歐洲輻射風險委員會祕書長巴滋比到會津大喊吃不消,呼籲不避難不行。
他表示,未來福島人致癌與核災關聯的訴訟,他一定會作證,但他拒絕到福島出庭,而用錄影帶,因為福島全域的輻射劑量太高了,而且百年難改善。
台灣擁核人士居然至今還敢說福島核一廠避難只有十公里的謊言,而政府也沒想修訂五公里避難規定,事實上修訂也沒用,因為政府也沒有針對五公里圈有任何準備。避難圈的三項基本條件是碘片、大量巴士與避難所、精密的風向及輻射物飛散預測。台灣核電廠五公里圈內,里長只有碘藥水,連碘片都沒有,更遑論有其他準備。沒有這三項,等於船上沒救生艇,甚至連救生圈都沒有,到時候台灣人只有自尋活路,必將引起重大社會混亂,這種核電廠還能讓它運轉下去嗎?
共
4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