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風險管理之預警機制

風險管理之預警機制

  • 作者:韓孝君
  • 出版日期:2012/08/12
內容連載 頁數 1/2
解決金融風暴的方向

作者認為,要挽救當前金融危機,有三個方向,一是安定人心,二是撐住流動性,三是逆轉因果。當一艘船像鐵達尼號那樣撞到冰山,眼看快沈了,逃生艇又不夠,如果亂成一團只會讓死的人更多;反之,如果大家都冷靜下來,逃生艇雖然不夠,利用船上眾多物資,還是足以製作簡單的漂浮物讓全船的人逃生。

流動性是經濟的血液,銀行受創凍結資金經濟活動就會停止,所以必須穩住流動性,這個要靠各國政府一起行動;債多不愁,欠債不會死人,但沒了流動性一定會死,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不要再理會信評機構的意見,沒了流動性,經濟崩盤了,哪來的償債能力?這些信評公司也真是搞不清楚狀況。

有了信心,也穩住流動性,再來就是逆轉因果。世界先進國家,日、美、英、歐盟諸國,欠下這麼多的債,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想當年柯林頓當家時,美國政府是有盈餘的,債能欠,就能還,把欠債的過程找出來,逆轉這個過程,就能把債還清;這個不是在講古,也不是天方夜譚,而是做得到的,有佛祖一切遍知的智慧,就做得到。

其他配套措施

在挽救全球經濟狂瀾部份,要做的事還很多。首先信心確實會影響群眾消費意願,整體需求若再緊縮將會衝擊經濟活動,所以類似羅比尼這樣長期、多次不合理的末日預言應予約束。現今人權觀念強調所有人都有發言的權利,也不表示就能無限上綱;既然不能限制他發言,至少要反駁他的言論,並譴責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媒體會報導真相,也會傳播恐慌,在911 恐怖攻擊發生後,各大媒體不斷重播飛機撞大樓的畫面,很多民眾看著重播不斷受到驚嚇發出抗議,媒體才在民意壓力下停播,這是同樣的道理。

在政府政策部份,刺激經濟的考量要優先於債務上限。首先,對於失業人口要維繫基本生活,這雖然花錢,但這對於支撐整體需求及經濟活動是有幫助的。大陸政府要極積調整金融體系,讓中小企業可以借到錢,而不是大企業搬錢去炒作,這部份應該大幅開放外資銀行進入以切斷銀行與國有企業的關係,會有幫助;另外也要強化稽核及監督體制抑制貪污。這些並非經濟政策,但對於讓經濟重回軌道很重要。

美國及歐洲部份要推更多公共計劃促進就業,這些計劃必須能創造實際效益,而不是像凱因斯講的把錢丟到水裡。以台灣為例,太多地方需要政府投入資源。例如台北交通是大問題,但捷運慢慢蓋,還計劃一年通一條,為何不加人加錢加速蓋?托嬰及安親班費用太高,導致大家不敢生小孩,經濟動能逐漸枯竭。很多獨居老人因缺人照料而病死老死;然而政府推動臨時救業計劃,發薪水請人到辦公室來打蚊子,為何不補貼這些產業來促進就業?或推動公共服務?美國要做的另一項是幫想要保住房子的人不會被法拍,這樣才能穩住房市。

現今大家爭執的是無意義的問題

相較之下,目前在經濟領域比較受人關注的議題,實在不知有何意義。第一個是否應援助希臘,去救一個已破產的敗家子有什麼意義?只是白白浪費子彈。「美國及歐洲諸國是否應降評等」,都已經欠了這麼多錢了,現在才來談債信有什麼用?調降信評錢就還得出來?調降債信讓政府無法發債借錢,經濟垮了拿什麼還債?為什麼之前不調降現在才調,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落井下石。

難道沒聽過什麼叫「騎虎難下」騎上了老虎的背,發覺不對勁就急急忙忙跳下來,只會被老虎咬死。「升息抗通膨」,請問全球景氣是有多好?需求是增加多少?需求增加還不是炒家放出來的新聞,炒家把原物料價格炒高,導致通膨又抑制經濟,光升息不約束進行炒作的金融機構有什麼用?只會傷害經濟。「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美國經濟不振」真是天大笑話,新台幣匯率從28 跌到33,經濟有比較好?該討論的不討論,老是搞這些沒意義的話題,全球經濟怎麼會有希望。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