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第一章 存留在心裡的,會影響生理
小孩就是小孩,本來就會發生意外,不管是突然流鼻血,或是趕到急診室找醫生縫針。童年時期可能會發生的各種緊張狀況,通常很難事先預料,更不可能提前洞察。雖然父母無法防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燒燙傷、瘀青或其他的撞傷等意外,卻有能力預防小擦傷擴大變成心靈創傷,並讓孩子在一生中充滿自信和勇敢。
父母有能力幫助孩子從傷害中恢復健康,這些在生活中受到的傷害包括各種層面:生理的、心理的、情緒的、精神的與社會性的。口語急救術能讓家長在孩子受傷時,趁機引導他們。當我們處在大大小小的危機時,會變得更敏感並容易受聽到的話語影響,無論是對我們說的,或只是周圍的耳語。這些話語,不僅會影響當下的反應,更會在下意識中影響未來面對類似事件的反應。以下兩個例子說明:
兩個不同的意外與危機處理
來看看莉莉與奧立佛這兩個故事吧!兩個都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其中一個故事,你會看到危機並沒有被妥善處理,而且後果非常明顯。另外一個嘛…嗯,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莉莉
當莉莉三歲時,她不小心撞上茶几且割破了上嘴唇,當場血流如注,疼愛她的父母親驚慌失措,歇斯底里大叫:「啊,天哪!她需要縫針!」「縫針?需要縫嗎?我的天哪!」「怎麼辦?怎麼辦?我們趕快送她去醫院吧!」
開往醫院的路上,車上充滿各種可怕和悲觀的猜測,即使到了醫院情況也沒有改善。醫生冷冷的命令:「把她壓住!」莉莉覺得這世界到處都不安全。
經過了許多年,她已經長大成人,而且以為自己已經完全忘記這件令人恐懼的事。她成為紐約市的急救護理人員,那天因為職務的緣故,她來到911恐怖攻擊事件現場。在場的每個人都非常震驚與害怕,當然也包括莉莉,但她仍勉強自己與搜救人員一同工作,並且照料、傾聽那些因災難而產生的痛苦情緒。
然而,她發現自己身陷於一種無法釋放、極度震驚的情緒當中。整整三天,她的身體不自主的發抖、充滿無助。在她幫助別人的這些年間,她從未有過類似的感覺。最後,她意識到自己的反應,是來自比工作經歷更深層的經驗,於是她開始尋求心理治療協助。
最初她對自己的反應感到困惑不安,後來她開始了解會有這樣的反應,並不是因為那個長大、成為專業急救人員、站在災難前線的莉莉所造成,而是那個三歲大的小女孩莉莉所留下的記憶。她所經歷的那種全然無助的感受,就跟她當年被壓住、進行縫合的感受一樣。由於當年沒人知道該如何教她控制或轉移情緒,以至於莉莉童年早期在急診室的經驗,深深的鎖進她的身體及潛意識當中。
在那天之前,她總是藉由掌控艱困、可怕的情況,同時幫助他人,來處理童年事件。但當她面對無法輕易掌控的狀況時,那深藏在心裡的恐懼及無助感,就會像三歲時所經歷的驚慌一樣衝出檯面。當年並沒有人懂得說些安慰、舒緩情緒的話語,讓她覺得自己是被扶持,而且可以勇敢面對這類的狀況。
由於最原始事件用這樣的方式被處理,所以恐懼就潛藏在表面之下,等到另一個可怕的情況發生,內心就跟著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