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套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6
憂鬱氣質可以是天生的,或是經由感傷的體驗而習得;也可以經由認知、洞悉、練習及預見多愁善感將會帶來的好處──一種妙不可言的舒適狀態──而學會,不過這需要先做準備。
 
所以,我們必須助多愁善感一臂之力,為它鋪平前往內心、大腦及靈魂的道路。這個準備動作,包括敢於作夢且流淚的勇氣;對感性及沉思有興趣;不需懊悔、退縮及羞愧的投入。這可不適合膽小鬼!
 
這些充滿渴慕的傷心人,喜歡部分浪漫、部分感傷的幻想,但卻不受制於它。他們或許孤僻,卻絕非不諳世事;他們的孤僻,正是基於「知世事」。因為無所不知,所以凡事考慮周詳,極少有困難及糟糕的事物能帶來驚嚇,有時才會選擇遠離世界及錯亂。
 
憂鬱也很適合做為當今世界的背景:快活的喧譁、輕浮、膚淺、惱人的嬉鬧。在玩樂世界即將傾毀之際,憂鬱有時會陪在飽受折磨的神經衰弱者身旁,溫柔的引領他遠離所有紛擾,進入一個寫意、療癒的愁思境界。
 
因此,喜歡感傷的人不該太過瞧不起嬉鬧者,而是需要他們藉以突顯並界定自己,因為沒有輕浮就沒有沉重,少了當前所有的漫不經心,就沒有默想深思。
 
在多愁善感的抱頭苦思中,許多人並不覺得被隔離在外,反倒對世界及人群有信任感及依屬感:不與社會脫節,而是特別親近它;貼近生活中的起起伏伏。帶著從人生中獲得的體認,他們不感到失落,而是滿懷著生命的喜悅,即便不能稱之為人生的樂趣。不過,專注力愈敏銳,其中便愈發蘊含著多愁善感的元素。
 
在感傷的人眼裡,既沒有激昂高亢,也沒有放棄絕望。他們知曉世界如何運轉,遊戲如何進行,歲月如何流轉;他們懂得低潮、深淵、難以度量的無底洞,才能將它們視為如風雨、花草、星月、雨雪般稀鬆平常。他們不僅甘心如此,更願意和自己和解。
 
人們不就稱此為智慧嗎?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