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7/8
風險中的空間考量
公平正義、法律規範和社會倫理是風險在空間中衡量的主要因素。在此一領域,公眾關切的重點是組織和領導人、管理者的行為有無符合社會規範,滿足公眾期待。
二○○八年全球金融風暴的發生,除了金融機構的組織結構和生態規模已經產生寡占之不均衡的不安定因素,企業相關人士貪婪、大意和無知地濫用了金融體系,更直接地造成風險管理機能的解體。
風險中的系統考量
要把風險放在風險所在的生態和所屬的文化結構中去思考,以食品風險和核能風險為例,人們對這兩個風險的認知,實際上是分屬不同的系統,當然溝通和應答的方法也必須有所不同。
所謂的系統有二,一是系統性的邏輯推理、評估和決策過程,一是發生風險的產業及人文生態,或企業的組織文化。
以食品安全風險為例,根據學者Fife-Schaw和Rower的研究,民眾對於食品風險的認知有其獨特性,無法沿用其他大型風險類別研究模式進行分析,原因有三:
一、人們對於食品的依賴和其他物質,如水電、核能並不同。食品選擇、風險承擔往往操之在己,或者交由可信任的對象代為抉擇,但水電、核能往往由專業部門集體決策。
二、食品的選擇和決策經常仰賴過去的習慣而產生,對於影響人們認知、評估和決策過程的研究,目前仍無法明確掌握其行為模式。
三、食品能帶來明顯效益,如飽足感、營養效用等,但危害卻不容易察覺。除非親身經歷或發生大規模食品意外,否則人們並不會將飲食活動與「危害」聯想在一起。
Case Study》從動態角度思索風險議題:美牛進口問題
食品風險溝通的首要前提是,精確了解民眾目前對於食品風險的認知情況,針對亟需建立正確風險認知的溝通議題,構思具有說服力的訊息,才能引發大眾的共鳴。
美牛的健康安全風險,主要分成狂牛症與萊克多巴胺(瘦肉精)兩大來源。在狂牛症方面,進口美國牛肉後,國內牛肉消費者平均每天吃帶有Prion蛋白組織的機率為9.95×10-11,食用帶骨牛肉平均終身風險為2.72×10-11;食用不帶骨牛肉平均終身風險為7.18×10-12;食用牛內臟平均終身風險為1.50×10-10;而吃到帶有Prion蛋白絞肉的機率為5.18×10-9,食用美國進口絞肉的平均終身風險為5.77×10-10。
共
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