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台北一九三五年

台北一九三五年

內容連載 頁數 1/9
前言:變動紛擾的世界

台北作為台灣的首府,是總督府的所在地,也是日本政府對台灣一切經營的核心,1935年的台北是個基礎建設、海陸交通與國際貿易都已走在時代尖端的現代化都市。台北的居民們,享受著便利新穎且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生活,對於來自世界各國的新知、娛樂和物質享受都未曾缺席。這一年,對思想積極控制的皇民化運動尚未包圍生活的每個層面,知識分子們正試著為台灣的在地文化走出一片天,而戰爭也還是海峽對岸尚稱遙遠的一朵烏雲,而新時代的命運,在這片都市榮景尚未察覺時刻,已悄悄地轉向另一個方向,台北的居民們或許未曾預見,統治他們的日本政府將在未來數年深陷軍國主義的泥沼,再難自拔,而台灣的歷史也將翻開新頁。1935年,台北寧靜而豐富的城市風景是時代珍貴的縮影,具體而微地將十九世紀以降,人類文明發展的因和果展現在後人面前,也讓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我們,在回顧過往美好歲月的同時也能為新時代汲取養分。

1.作為殖民地的台灣

台灣是日本在帝國主義競爭中所獲得的第一塊殖民地,1935年的台灣,經過40年的殖民統治後,社會漸趨穩定,殖民政府積極經營著台灣現代化的形象,希望能作為擴張帝國版圖的樣板。這年的台北舉辦了日本始政40週年的博覽會,展示著台灣的物產、風土,與日本在亞州各地的殖民成果。

2.風雨飄搖的中國

1930年代的國民政府致力於中國經濟與社會制度的現代化,但918事變後中國始終籠罩在日本全面侵略的陰影中。面對共產黨勢力增長,國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內」的策略受到廣大的輿論壓力;1935年10月共產紅軍抵達延安重建據點,12月,學生在北平發起大規模示威行動,希望政府全面抗日。

3.走向軍國主義的日本

高樓、汽車、興盛的商業活動是1935年東京街頭給人的印象,但在榮景的背後,右翼軍國主義的勢力正漸漸鞏固,為了在政治上賦予天皇神聖地位,軍方開始大力攻擊作為君主立憲基本精神的「天皇機關說」,並在這年以叛國的罪名控告並意圖刺殺支持這類民主理論的學者。

4.自谷底回歸的美國

正努力自大蕭條中復甦的美國,1935年遭受劇烈沙塵暴侵襲中部各州,飛沙蔽日加以連年旱象,使得近千萬畝農田受災。德州、奧克拉荷馬州等地,生活無以為繼的農工家庭被迫遷徙,他們大多沿著66號公路進入加州,試圖展開新生。這也是美國繼1849年的淘金熱後最大規模的一次人口遷徙。

9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