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第一章 一場非關正義的戰爭

換句話說,未來成為問題的可能是美國,而不是中國。我們,尤其是知識分子和記者圈子的人,可能太過關注中國政權的內部性質。中國政府大可以只在國內為非作歹,但在國外卻中規中矩——這也是為什麼亞洲的崛起讓各式各樣人道主義者找不到共識的另一個原因。

海事世紀

歐洲是陸地景色,東亞是海洋景色。兩者之間即是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之間的重大差異。過去那個世紀,全球爭奪最激烈的地區是在歐洲乾燥的土地上,尤其是在那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人為劃分出來的德國東界與西界,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在冷戰的後期階段,地球的人口、經濟和軍事軸心已顯著地移向歐亞大陸的另一端,此地人口輻輳中心之間的空間絕大部分是海洋。我講海洋,指的是大海、天空和外太空:因為自從航空母艦在二十世紀初期出現以來,海、空作戰序列已變得愈來愈糾纏不清,現在外太空又加了進來,因為從人造衛星可對船艦、飛機給予導航及其他援助。因此,「海事」(naval)這個詞成為多方位軍事行動的縮寫。毫無疑問,「海事」將會是關鍵詞。由於地理條件的限制,東亞的海岸線必然會催生出一個「海事世紀」,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朝鮮半島會有陸戰,但可能性也非常低。

東亞是個廣袤的空間,從北冰洋一直延伸到南極——從千島群島向南直到紐西蘭——有斷斷續續的海岸線和群島,而它們又各自被大海和遠距離阻隔。即使考量到科技以及飛彈和噴射戰鬥機如何壓縮距離——後者很容易空中加油——使得任何地理空間之縮小幾乎到了產生幽閉恐懼的程度。海洋可以緩衝侵略,至少有陸地所做不到的若干程度效果。海洋與陸地不同,創造清楚界定的疆界,因此有可能降低衝突。然後也要考慮到速度。即使是最快的軍艦移動起來也相當遲緩,時速大約是三十五節,減低了誤判的機會,因此讓外交官多出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可以折衝。甚且,海軍和空軍無法像陸軍那樣去占領土地。由於海洋圍繞東亞,二十一世紀比起二十世紀有更大機會避免大型軍事戰爭。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