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11
節制才美味
有所節制,為美好的飲食經驗事先準備,是「人」才有的能力。吃卻不用吃到飽、吃到撐,確實是人與動物的重要區別。
自從「吃到飽」從我的飲食習慣上消失以後,我也逐漸發現「節制才美味﹂的道理。我的父親生前因為糖尿病,每週洗腎三次。通常病人都是過了中午開始報到,在洗腎病房的等候室,有一種跟醫院不搭的歡愉氣氛,幾乎所有等待洗腎的病人,都在快樂地吃著各種甜食。
「這種時候,就是要吃平常想吃、但不能吃的甜食,趁洗腎前吃,反正等一下洗腎就交換掉了。」其中一個老鳥,若無其事一面吃著紅豆麻糬,一面笑著說。
我一開始覺得很驚恐,這樣真的可以嗎?趕快大驚小怪地去找醫生,好像小學風紀股長發現有人上課偷吃便當一樣。
經驗老到的醫生聽完,只是笑了笑說:「生病已經夠痛苦了,如果吃東西能夠帶來快樂的話,有什麼關係呢?」
醫生看到我還是很懷疑的樣子,接著說:「我總是跟病人說,沒有什麼需要忌口的,什麼東西都可以吃,這世界上沒有什麼病人不能吃的東西,只要記得,想吃的東西,吃一點點就好。」
父親臥病以後,曾經有一段時間短暫失明。在這期間,有次我去看他時,身邊正好有一顆我隨手在商店買的巨蛋波羅麵包。
「我要把這顆麵包藏到棉被底下,偷偷啃光。」什麼都看不見,因糖尿病每週洗腎三次的父親抱著麵包,愛不釋手,還不斷嗅著芋泥散發出來的甜香。
我一直笑,等著他把麵包交還給我,但是父親遲遲不肯鬆手。我伸手去拿,他的兩手緊緊按進麵包裡,突然我笑不出來了,他是說真的。
我那一刻才意識到,他逐漸凋萎的人生唯一能夠緊緊抓住的,就只有這個難吃的麵包。
從那之後,我謹記洗腎室醫生的那番話,不再拒絕洗腎的父親想吃的東西,而是確保他喜歡的東西都能吃到,但只吃一點,滿足了就好。
不知不覺,我也開始用這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飲食習慣。
我有個英國朋友,告訴我他發現自己成為成熟大人的那一刻。
「有一天,我發現我的酒櫃裡,竟然有好幾罐沒開封的葡萄酒,卻不會想立刻打開來喝,而是盤算著要在哪個特別的日子裡喝,才會最滿足。」
共
11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