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7
第1章 我們的身體究竟哪裡出了毛病?
1-1為什麼有些人的病老是治不好?
臨床上常看到很多患者,從這家醫院轉到那家醫院、這家診所逛到那家診所,小至筋骨痠痛,大到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到處求診,卻總是無法改善。我常給這樣的病人一個稱號—「遊牧族」病人。
即使是一般認為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在找我看診後,經過一段時間治療,並配合調整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後,情況多能大幅改善,不需再服用降血壓、血糖的藥了。
那麼,為什麼一樣看診,有的人病能治好,有的人卻治不好呢?總結下來,有兩個重要原因。
原因一:不知道自己的體質
了解體質非常重要,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冷是熱,屬於脾陽虛或腎陰虛,飲食又亂吃一通,即使自認養生、生活規律,也可能適得其反。
例如,臨床上常看到許多癌症患者,雖然每天生活作息都很正常,晚上十點睡覺,早上五點多起床,每天運動、不抽菸不喝酒,有的甚至茹素三、四十年,一樣得癌症。得了癌症後非常怨恨,質疑:「為什麼是我?」問遍了所有醫生,每位醫生都說:「這樣的生活習慣不錯啊!」
但是來找我求診時,我卻跟他們說:「就是你這樣的飲食方式才會生病!」因為中國的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已經告訴我們,只要體質偏寒,像肺臟、大腸、子宮、卵巢等部位,就很容易產生疾病。所以,如果本身體質偏寒,再因各種因素必須吃素的情況下,又不懂得透過較溫熱的食物平衡多數較寒涼的蔬食,長時間就會對身體造成耗損,甚至引發癌症。
其實,體質是否偏寒,有個簡易的方法可以判斷,因為體質越偏寒,體溫也越低。依據全球體溫與致癌率的相關研究顯示,體溫介於35℃到36℃之間時,癌細胞長得最快,而當溫度升高到39.3℃時,癌細胞就會完全滅亡。當然,人體不可能常態維持這樣的高溫,但原則上,只要讓體溫維持偏高,標準為舌下溫度37℃,或至少要超過36.5℃,癌症就不容易找上你。
即使現代醫療已十分發達,對人體也只能起到10%以下的作用,因而了解自己的體質更形重要。我常以糖尿病為例,其實人們很早就發現被切除胰臟的狗,縱使其他器官都很正常,兩週內也會死亡—在這個基礎上,人們才發現原來胰島素對血糖是有作用的,而糖尿病就是胰島素功能降低乃至喪失的結果。
共
7頁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