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土與土壤的區別§§
 
日文中,在指涉覆蓋大地的「土(tsuchi)」時,可以使用「土」或「土壤」這兩種詞彙來表示。「土」和「壤」在日文訓讀中都唸作「tsuchi」,表示的意義也類似;日本古時並沒有「土壤」這個詞彙。一般認為「土壤」這個詞彙,是在一八七七(明治十)年左右,日本將Soil Science翻譯成「土壤學」的時候(麻生慶次郎,一九三五)定義的。
 
到了現在,一般都會將「土」和「土壤」這兩個詞彙分開使用。換言之,岩石風化後形成的是「土」;但岩石風化變成細小顆粒後,若因為生物作用而呈現適合植物生長的狀態,則稱為「土壤」,與「土」有著明確的區隔。
 
§§生物打造土壤§§
 
所謂的沖積土和洪積土,是以形成的時代來區分的。在新生代第四紀完新世(一萬年前以內,亦稱為沖積世)堆積的沖積土,或是在更新世(一萬~一八○萬年前,亦稱為洪積世)堆積的洪積土,皆是在河川或冰河的搬運下堆積而成的土;而這些土和岩石崩壞所形成的土一樣,必須靠著微生物或植物的幫助,才能成為土壤。
 
火山灰也是一樣。土雖然是在地球劇烈變化的一環之中誕生的,但土壤卻必須在生物的作用下才會產生。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可分為細菌、放射菌、絲狀真菌、藻類及原生動物等五大類。
 
細菌(Bacteria) 土壤微生物中最小的生物,大小只有數μm以下。在耕地土壤中,每一g表層土壤中就有一○○萬~一、○○○萬左右的微生物,有時甚至可多達一億。在面積一m2、深一五cm的土壤中棲息的微生物,更是多達一○兆~一○○兆。細菌對物質循環有很大的助益,透過分解有機物,進行碳循環以及硝化作用與脫氮作用等氮循環。
 
絲狀真菌(黴菌) 形態多樣化,蕈菇與酵母也屬於此類。絲狀真菌是由菌絲和孢子所組成,菌絲的大小約為直徑三~一○μm,相較之下比細菌大。絲狀真菌在每一g耕地表土中約有一萬~一○萬(每一m2約有一○○億~一、○○○億)。雖然數量比細菌少,但因為擁有長長的菌絲,因此重量遠比細菌重。對於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貢獻最大。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