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北非穆斯林的聖戰將與葡萄牙的航海冒險緊密交織。阿維斯王族於一四一五年在休達開始崛起,一百六十三年後在休達附近滅亡,它的發展軌跡是一道對稱的弧線。在此期間,葡萄牙在全世界快速推進,愈走愈遠,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其他民族。他們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繞過好望角,於一四九八年抵達印度,一五○○年抵達巴西,一五一四年來到中國,一五四三年登陸日本。葡萄牙航海家費爾南.德.麥哲倫(Fernão de Magalhães)幫助西班牙人在一五一八年之後的歲月裡完成首次環球航行。休達戰役是所有這些行動的出發點;它是為了發洩宗教、商業和民族主義的激情而祕密籌備的,動力則是對伊斯蘭世界的仇恨。在遠征北非的「聖戰」中,好幾代葡萄牙征服者首次嘗到戰火的滋味。在這裡,他們學習到,軍事擴張的胃口和條件反射式的暴力能夠威嚇印度洋的各民族,讓人數不多的入侵者也能獲得極大的影響力。在十五世紀,葡萄牙全國人口差不多只相當於南京這樣一座中國城市的總人口,但它的船隊的威懾力卻遠遠超過鄭和的大船隊。
★
明朝震撼人心的下西洋船隊就像登月行動一樣先進,代價也同樣昂貴。每一次航行要消耗全國年賦稅收入的一半,而且留下的影響極小,就像月球塵土中的腳印一樣。一四三三年,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遠航途中,鄭和去世了,地點可能是印度海岸的卡利卡特(Calicut)。他的葬禮極可能是海葬。在他身後,星槎再也沒有出海過。中國的政治潮流發生了變化:皇帝們加固長城,閉關鎖國。遠洋航海被禁止,所有航海檔案資料被銷毀。一五○○年,法律規定,建造超過兩根桅杆的船隻,將被處以極刑。五十年後,寸板不得下海。星槎的技術和鄭和的遺體一起,消失在印度洋的波濤中;它們留下了一個等待填充的權力真空。一四九八年,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抵達印度海岸時,當地人只能告訴他一些模糊不清的故事,講到蓄著奇怪鬍鬚的神祕訪客和令人難以置信的大船曾經拜訪他們的海岸。鄭和的遠航只留下一座重要的紀念碑:用漢語、泰米爾語和阿拉伯語寫的紀念碑銘,分別向佛祖、濕婆j和阿拉表達感激和讚頌:「比者遣使詔諭諸番,海道之開,深賴慈佑,人舟安利,來往無虞。」這是非常大方的宗教寬容的姿態。碑銘樹立在錫蘭(今斯里蘭卡)西南角附近的加勒(Galle),中國船隊在那裡轉向印度西海岸,然後進入阿拉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