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走向優越之路採用了黑格爾正反合的辯證發展法則,提出「現狀(being)─克服(overcoming)─蛻變(becoming)」三個轉換階段,分別以駱駝、獅子、嬰兒的不同本質來說明生命力發揮的程度。他有一句名言:「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應該克服自己。」一九六○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恩也有一句名言「We should overcome.」,意思是「我們一定要克服」,其實就是抄尼采的。所以任何一個現狀,無論是人類,或任何生命的現狀,都只是一個存在的進行式。假設你現在是臺大學生,現在就是beinga NTU student,但你都沒有缺點要克服嗎?你有沒有Suffer呢?你每天都像三歲小孩般甜美地睡著嗎?你有沒有失眠過?你有沒有遺憾?為什麼不克服這個遺憾呢?一旦克服成功,成為新的人,就是蛻變,也可以稱為轉型。人就是要不斷蛻變,使之成為一種信仰。在歐洲近兩百年來,這種信仰不斷被宣揚與實踐,並與基督教的保守勢力抗衡,試想,基督教怎麼能贏得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