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3/8
有一回,我們幾個師兄弟陪著師父到郊外踏青,走著走著,師父突然端立不動,說:「整座山跑到我身體裡面來了。」大家聽了覺得相當好奇,但功夫不到,難以體會其中的奧妙。
09 修行的目的
通三才者,一炁耳。──保一真人李少微
許多人都在修行,若問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最流行的回答是「降伏煩惱,調伏自心」,但這種說法比較像「性情的修養」,而「修行」顧名思義是「修煉的行為」,修煉行為有其目的:修佛要成佛,修道要成仙。
成佛、成仙即是「超凡入聖」,以科學的語言解釋,就是「空間的轉換和維度的變更」。為什麼追求空間轉換和維度變更是修行的目的呢? 因為人與佛、仙最大的不同,即在所處的空間與維度不同;人們活在世上,只約七、八十年的壽命,人死了之後,變為靈魂,必定要轉換空間、變更維度。莊子說:「氣聚為生,氣散為死。」人生只緣於氣的聚散,終究會消失,它只是一個幻相,故人生為「假」;而靈魂長存不滅,故靈魂為「真」。修道又名「修真」,即是利用有限的人生,追求靈魂的永恒,此謂之「藉假修真」。
人們活在世上,並不知道「空間的轉換和維度的變更」是怎麼一回事。喬治.柏克萊(George Berkeley)是愛爾蘭哲學家,與約翰.洛克和大衛.休謨被認為是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家的三位代表人物,美國加州的柏克萊市、柏克萊大學即是以他而命名的,他說過一句話:「人們只能感知其所感知的。」人們只知眼前所見,無法得知生命另有其他的存在形式。易言之,人們並不明白生命的真相,只是在短暫的人生中渾渾噩噩地活著。
我們所在的三度空間,是以物質的形態存在,而異次元的其他空間,則是以能量的形態存在,透過修行,可以溝通物質及能量之間的不同空間。修行的次第分為許多階段,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將自身能量與宇宙能量連通」。現代社會,瑜伽甚為風行,我們就以瑜伽修行為例,在《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中》一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到大師們運用能量的情形;此外,長生學的創始人達夕拉.那諾達(Dasira Narada)也曾提供他的修行經驗,他於一八四九年生於錫蘭,是錫蘭的望族,曾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從政府機關退休後便進入深山潛修,於靜坐中領悟了宇宙能量進入人體、對人體產生共振的原理。
共
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