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獨立於中央銀行之外,使用加密技術來管理貨幣發行量及交易有效性的電子貨幣及線上支付系統。「比特幣」一詞可能令人困惑,因為比特幣和區塊鏈可以指涉三種概念:底層的區塊鏈技術、協議與進行交易的客戶端,或者指實際流通的比特幣,甚至是所有加密貨幣的統稱。這就好比PayPal服務,用戶可以在PayPal平台上依循PayPal協議,使用PayPal進行交易。區塊鏈行業有時會交替使用這三個概念,這是因為比特幣/區塊鏈技術仍處於形塑技術堆疊層級的過程。
比特幣於2009年1月9日問世,由一位不知名的人物或組織以「中本聰」的名義創造出來。在白皮書《比特幣:一種對等式的電子現金系統》中清楚揭示了比特幣的概念與運作細節。使用這種去中心化虛擬貨幣的歷史交易記錄會儲存在一個公共帳本(即,區塊鏈)中,這帳本又儲存在許多比特幣用戶的電腦上,而且用戶可以持續地在網路上查閱比特幣歷史交易紀錄。比特幣是最早出現,也是規模最大的去中心化加密貨幣。
目前還有數百種「altcoin(替代貨幣)」,如萊特幣和狗狗幣,但比特幣佔了所有加密貨幣市值的九成,同時也是業界標準加密貨幣。比特幣是假名(不是匿名的),使用者可以利用比特幣的公鑰位址(一串27-32個英文字母及數字組成的字串,功能類似於電子郵件地址)來發送與接收比特幣,並為交易留下紀錄。以此角度來看,比特幣是不記名而非真正匿名的,交易本身與使用者身份資訊並無關聯。
比特幣同時也是使用者參與區塊運算的獎勵,因運算過程猶如開採礦物,故稱為「挖礦」,使用者可以提供電腦運算力來驗證交易並將交易內容紀錄到公共帳本(即,區塊鏈)中。不論是個人使用者或專業挖礦公司,他們能透過「挖礦」賺取交易手續費與新發行的比特幣。除了挖礦,可以像任何貨幣一樣,透過與法定貨幣、產品、服務進行交換取得比特幣。用戶可以使用個人電腦、行動裝置或網路應用端的電子錢包服務,支付交易手續費進行比特幣交易。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