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6
前言 穿過田野的時代之聲
當我寫池上首部曲《看見池上.看見時代》時,我想著的是如何在鄉野中挖掘平凡人所經歷的大時代,想證明在鄉下也有不凡的故事。但越往裡走,採訪越多的池上人們,這種念頭逐漸轉變,這一切的重點其實在於去了解生存的本質,無關乎作為的大或小,不和英雄事蹟做比較,我不再用主流歷史價值去掂量一篇生命故事的重要程度。收集這些池上人的聲音,是為了呈現地方主體意識,這種主體意識,不是為了挑戰或區隔些什麼,而是純粹呈現一種地方精神、一種讓鄉鎮運作起來的力量,以及各種關於生存在每個時代的不同視角。這段訪談與撰寫的過程,讓我往後再度閱讀名人專訪、傳記時,不再是過多莫名的崇拜,而是能漸漸地感受那些名人平凡的本質,因為平凡和偉大之間的界線,有時候其實很模糊。
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平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的各種人物,不論大人物或小人物,每個人都該有個專屬時刻訴說他們所看到的時代。某個層面而言,這是透過文字實現人人平等。在顛盪不安、出現各種新式風險的世代,需要透過生命的共同經驗來連結彼此、理解他人。這些故事全來自在這個鄉生活的人們,但這些生命經驗會超越地域空間,和我們的某個生命片段重疊,它談論的不再是只關於這個鄉間的人事物,而是連結到某個人,很可能是我們的家人、曾經的鄰居、某個在遠方的朋友,或者是我們自己。
人住久了,就有了故事。地方風情是由各種生活節奏交織而成,每個人會在他的生命歷程創造各種不同的關係網絡,所以地方故事不會是孤立的,一個人物故事本身就充滿延展性,同時為世界帶來不同的意象與意義。人人是一個故事,一個世界,它映照出一種世界觀,一種回應世界的視角。若將國際觀與在地觀置放於兩個極端,這種思考框架有時候是種干擾,世界不只遠在天邊,它也在我們身邊,國際與在地,有時不是那麼容易區分,世界的潮流總會透過各種方式,逐漸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各角。不管我們身處在「在地」還是「外地」,住在國際大都還是地方小鎮,有時會發覺最難以理解的是身邊的人事物。
共
6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