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4/8
第四章 論「漢達文庫─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之價值及局限:以《孔叢子》研究為例(伍亭因)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自2006年起開展「先秦兩漢詞彙綜合研究─古代漢語多功能網絡詞典之構建」研究計畫。此計畫旨在全面整理及研究先秦兩漢詞彙,為先秦兩漢詞彙發展的研究提供數據資料,並編纂及出版各種「先秦兩漢文獻詞彙資料彙編」與專門詞典,以及建立先秦兩漢傳世文獻及出土文獻多功能網路詞典「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本文即以《孔叢子》研究為例,親身利用上述資料庫及工具書搜證分類,從「〈詰墨〉與兩漢傳世文獻詞彙相合例證舉隅」及「〈公孫龍〉與兩漢六朝傳世文獻措詞相合例證舉隅」兩方面,推敲今本〈詰墨〉與〈公孫龍〉曾經漢代或六朝人之手潤飾其文。其中發現「中國古代詞彙資料庫」尚有不足之處,因而建議學者因應研究需要,善用「漢達文庫」內不同類型之電子文獻資料庫如「先秦兩漢資料庫」、「魏晉南北朝資料庫」等,互為補足。無論於每個資料庫之檢索方法及技巧,抑或於文本細讀、歸納推論等治學工夫,學者仍須以人腦善用電腦,研究方能事半功倍。
第五章 資訊科技與中國古代文論研究試論(曾智聰)
隨電腦科技發展及互聯網流行,借助資訊科技進行中國語言及文學研究成為新趨勢,綜觀近年相關研究,其主要成果有:成立網站平臺,協助教學及交流;建設資料庫,幫助典籍編校與傳播;設計程式進行計量統計,輔助分析研究等。這些研究主要應用於古籍校讎或文學賞析的研究上,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應用則相對較少。以資料庫建設為例,雖然不同學術機構已建設多種古籍資料庫,但所收錄的多屬經史一類,鮮見以中國文論為主題的資料庫。中國文論一向予人「很少受到有系統的闡述或明確的描述,通常是簡略而隱約地暗示在零散的著作中」 的印象,近世學者因而致力對中國傳統文論作「更有系統、更完整的分析,將隱含在中國批評家著作中的文學理論抽提出來」,在積累已豐的成果中,可見文論研究的一些特色與局限。本文參考近年資訊科技於古籍校讎、文學賞析等方面的研究經驗,嘗試反思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方法,並思考資訊科技對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發展的影響。
共
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