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5
第一章 不安與孤獨的原因

1.失去與所有人事物的關聯

日本最近接二連三發生讓人陷入不安的事件。像是歹徒趁家長在超市購物時,持刀刺進嬰兒的頭部將其殺害;或是歹徒闖入校園,殺傷老師。

這些事件,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加害者的動機不明;使得人們在面對這樣的突發事件時,不知道到底應該要如何因應,也無法找到答案。甚至還有小學生殺害同學的事件。

這些事件,都會引起人們的不安。

於是會接到家長打來詢問「我的孩子會不會出問題?」的電話。但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有家長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成為「加害者」,而打電話來諮詢。

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

從前的父母擁有自信,認為「我家的孩子一定沒問題」,雖然過度的信任有時會讓人困擾;但現在情況卻完全相反,困擾反而是來自愈來愈多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孩子。

這也就表示,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出狀況,多數日本人還是懷有某種莫名的不安,並且受其威脅,所以一旦有事件發生,不安的意識就會被觸動,而陷入更強烈的不安狀態。

大眾傳媒的論調也具有這樣的傾向──挑起不安的內容似乎比較容易被接受;強調安心或安全的內容反而被敬而遠之。

即使告訴大眾,日本的犯罪率雖然增加了,但遠低於美國,而且日本依然擁有傲視全球的都市安全性等等,大眾也聽不進去。我想這是因為這些觀點,與每一位國民所感受到的「莫名不安」並不一致的關係。

我認為這種普遍性的不安有一部分源自於「喪失關係性」。人們一回過神來突然發現,自己與任何人事物都沒有連結,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存在。換句話說,自己既沒有日本式的關係性,也沒有歐美式的關係性,是全然地孤獨。

過著日本傳統生活方式的人,一直以來都無意識地生活在與家庭、社會、地域的連結當中,與自己周遭的事物也保有關係性。

雖然就安心感而言這是理想的關係,但一考慮到「個人的自由」,就會讓人感受到強烈的「束縛」。

日本人,尤其是年輕人,因為受歐美思想的影響,希望擺脫這樣的「束縛」,獲得自由。然而,擺脫了「束縛」後,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變得徹底地孤獨。

這是因為日本人自以為引進了歐美的文化,卻對存在於個人主義背後的基督信仰置之不理。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