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4/4
美學上的深度,終究會與心或精神本身的價值依據,也就是「精神」的內在相通,因而很容易走向非直觀的、非美學的、道德性價值的方向。在日本的歌道中,所謂「心之誠」或「心之豔」或「有心」之類的概念解釋經常指向這樣的方面,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眾所周知,在德國哲學家西奧多·利普斯(Theodor Lipps)的美學中,也強調美的感情「深度」。這個「深度」雖然並不是狹隘的道德意義,但追根究柢它同樣指向精神性的人格價值。
今天我們將美的「深度」真正從「價值美學」的立場來解釋時,就不能只單純地從主觀方向來探討,例如在思考美的「脆弱性」與「崩落性」性格時,不能只著眼於主觀意識的流動,而必須結合對於「美」本身「存在」方式的解釋。
然而,在這層意義上考察「美」的「深度」時,其依據是什麼呢?從美學上又該如何解釋?流入日本中世歌學的幽玄思想,其基本背景確實是老莊或禪宗等東方的哲學。俊成以及後來的心敬、世阿彌、禪竹等人的藝術論中,多少也有佛教思想的影子,但是他們的美學思想並沒有朝體系性方向發展,其背景的世界觀或哲學,不一定具有藝術觀的邏輯構造。因此,「幽玄」的根基與背景的世界觀完全脫離,僅局限在歌學這一特殊藝術範圍,很快地成為形式概念。
對於美感價值體驗,我一直在思考藝術感的價值,和自然感的價值的兩極性。相對於前者限定在「美的」世界這一狹小範圍內,要在所謂「自然美」中,將它所包含的藝術性美感(例如藉由藝術性的想像力所產生,或被賦予的東西)以及單純的感性、快感等因素統統取出,那麼自然之美最後還剩下什麼呢?
【註1】飯尾宗祇(1421─1502):日本室町時代的連歌師。
【註2】巫山神女:源自中國古代神話,為貌美的天帝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