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2/8
若說我偏離了學術界轉換跑道,這說法似乎還算委婉。不過很快我就發現,與其說是離開學術圈,倒不如說我轉換到一個新的實驗室,去研究人們如何學習及做出決定。玩一手撲克大約只要二分鐘,但我在那過程中可能得做出二十項決定。每一手牌都有具體結果:贏錢或輸錢,每次的結果會立即對玩家的決策提供反饋訊息;然而這種反饋有點微妙,因為輸贏並不能明確反映決策品質。我們會因為手氣順而贏錢,也可能因為手氣背而輸錢,所以很難透過參考所有反饋訊息來學習。
蒙大拿州有些頭髮花白的農場主人,在賭桌上可能有條不紊地贏走我的錢;若我找不出提升牌技的實際辦法,就得破產走人。我在職業生涯初期非常幸運,遇到許多優秀的撲克玩家,向他們學習如何應付手氣好壞和不確定性,並了解學習和決策之間的關係。
從這些世界級撲克玩家身上,我真正了解到何謂「下注」:亦即對不確定的未來做決定。我暗自將決策視為下注,並因此能在不確定環境中找到學習機會。此外,將決策視為下注也讓我能避開常見的決策陷阱,以更合理的方式從結果中學習,並在下決策時盡量不受情緒干擾。
戰績輝煌的撲克玩家艾瑞克.賽德爾(Erik Seidel)是我的好友。由於他二○○二年婉拒了某場演講邀約,一名避險基金經理人便請我幫忙代打,與一群交易員分享可能適用於證券交易的撲克技巧。從那時開始,我陸續向許多行業的專業團隊發表演講,不斷內省自己從撲克比賽學到的技巧並加以精進,藉此幫助他人將這些技巧應用於金融市場、策略規劃、人力資源、法律和創業等方面的決策。
在此告訴宣布好消息:我們能找到切實可行的變通方法和策略,免於掉進擬訂決策與執行決策之間的陷阱。本書要告訴讀者,妥善運用下注的思維,能讓人在生活中做出更好的決策。你將更能區分結果品質和決策品質;發現說出「我不確定」時的力量;學習規劃未來的策略,在決策後保持心平氣和;建立及維繫共同追求事實的群體,改善自己的決策過程;回顧過去和展望未來,避免做出流於情緒衝動的決策。
共
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