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趨勢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7
自序  常常看到滿天的燦爛
 
回溯這一本書的完成,其實有些周折。出版社的編輯希望我寫得更詳細,我卻爭取有更多的留白,我們反覆溝通著,中夜裡,我負氣地修改,然後失眠。
 
一日,小孫女的父母回來,我向他們告狀。兒子帶著一貫權威仲裁者的姿態說:「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文本吧!」看了幾篇我連夜修改的篇章後,兒子和媳婦異口同聲說:「這樣很好啊,有點延伸閱讀,幫讀者稍稍提綱挈領,又不會太囉唆。」他們喜歡我在文章後方加點小提醒,說可以讓讀者很快掌握要點。
 
一向不管教書或寫作散文,我都主張口下、筆下留一點,讓學生或讀者有更多的想像;如今編輯要我將所有的想像具體化為自我剖析及過來人的善意叮嚀,心裡有些不自在,這樣的要求的確需要自我調整。對我而言,所有書寫的內容,身為阿嬤的我無論做出怎樣的反應都是自然的、不假思索的。現在忽然要系統化起來,寫出之所以這樣反應的動機和方法,似乎自覺很厲害,怪怪的。我只是比尋常祖母稍稍有趣些而已。就好像我一向認為所有的好學生,其實都是自己好的;壞學生才是老師教壞的,我真的不敢居功。
 
書裡的故事都是真實的、自然發生也是自然反應出來的,我原本只是想分享其中的機趣、溫暖與喜悅。教養基礎理論都是一樣的,不外同理心、容忍、耐心、愛啊等等,忽然每則都要說出一些不一樣的道理來;我預估寫著、寫著,到後來必然辭窮了。但編輯比較在意的可能是能具體袒述教育理念、動機與做法,而我老師當太久了,很疲於教導,喜歡翻轉概念,出奇制勝。
 
譬如輯一的〈搶著幫忙〉那篇,當我想轉移一個啼哭不止的孩子的注意,要孫女諾諾幫我剔牙時,一般孩子可能就興奮地幫忙了,可是諾諾竟然指引我:「為何不自己去對著鏡子剔牙?」這反應確實出乎意外。而我更激賞的是,當孩子因為樂於幫忙而得到諸多的稱讚,上樓時,並沒有誇耀她自己得到的讚美,而是「興奮地大聲宣布:『今天天空上的星星好多、好漂亮喲!』」因為高興,她看到滿天的燦爛。我以為這是天賦,阿嬤只是甘拜下風,談不上教養;但阿公說:「這其實也是平時你常在下樓出門時提醒她們仰望星星、月亮的間接濡染。」好吧,這樣看來,我輸了,一面倒的。
71 2 3 4 5 6 7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