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8
導論(摘錄)
許佩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學校是帝國與地域社會重要的接觸地帶。本書的主題「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想要談的問題是1895-1945年之間,台灣在日本帝國統治下所建立起來的近代學校體系,如何作為「帝國的學校」,成為帝國統治的工具,為帝國培養適合殖民地統治的人民;同時,植根於地域社會,作為「地域的學校」,與一般民眾生活密切相關,不僅是個人自我實踐乃至社會上升的階梯,也承載著台灣人追求知識與文明、自由與夢想的渴望。
說到「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可能大家很容易就會想到位於學制頂端的台北帝國大學是「帝國的學校」;而最多民眾就讀、建立在地域社會的公學校是「地域的學校」,然而,事實上並沒有辦法如此單純地用二分法來區分。在殖民體制下成立的任何學校,都不會是純粹的「帝國的學校」或是「地域的學校」,無論何種學校的成立,必然是兩方(或多方)勢力相互競合、互相協商、互相妥協不斷進行的過程。本書所選的各篇論文,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動態過程。
以下分別從十個不同的問題方向,描繪各篇論文的問題背景及內容大要。各章編排順序主要是考量各篇論文主題的時序,同時也考慮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學制上的階序,具有統整性意義的兩篇則收於最後。希望可以藉導論提供台灣近代教育史基本的認識框架,同時也方便讀者了解本書共通的核心問題。
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的對應
台灣近代學校的出現,可以上溯至日本領台第二年(1896)設置的國語傳習所。國語傳習所分為甲科及乙科,甲科招收成年學生,為短期的語言訓練機關;乙科招收一般的學齡兒童,教授以語言為主的普通學科,於1898年改制為初等普通教育機關─公學校。由於中等以上學校十分有限,公學校可說是絕大部分台灣人最有機會接觸到的新式教育機關。
共
8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