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季_諾貝爾文學獎
內容連載 頁數 2/3
事實其實是這樣的,唐朝時,豬都養在廁所裡。這還真不是瞎說,好多年以前,我和父母回農村老家,就見過這樣的情形─ 廁所養著兩頭大黑豬。想要上廁所,後面幾隻大眼睛就那麼目不轉睛地盯著看,嚇得我褲子沒有穿好就跑出來。這種養豬方式大概是從古代一直延續下來的,至少在唐代的農村還是這麼養豬。唐朝人覺得豬是吃「那些東西」長肥的肉,吃豬肉豈不是就像吃那些東西一樣嗎?所以他們不太願意吃豬肉。這下知道為什麼李姓官員懲罰下人一定要給他們吃豬肉了吧?
 
除了豬肉,唐朝人也不太吃牛肉,但原因大不相同。
 
農耕時代,牛是非常重要的勞動夥伴,即使是現在的農村,很多農民依舊把牛當作朋友、甚至家人似地看待。所以在唐朝,人們就編了很多有關吃牛肉而遭到報應的故事。比如有個叫王雲略的人,有一天要殺一頭牛,牛不樂意,拚命反抗,情急之下,他拿刀子刺向牛的眼睛,結果第二天他的眼睛就開始噴血了。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有一個人因為愛吃牛頭,結果遭到報應,兩隻腳都爛掉了;又有一對夫妻因為愛吃牛肉,後來就活活脹死;還有一個人一吃牛肉身上就長瘡。我們先不討論這些故事是真是假,光是唐朝人能編出這些故事,是有多想保護他們的牛朋友呀!如果真的穿越回唐朝,你要是想吃一塊烤牛排,最好悄悄的,萬一被發現了,搞不好就會被大唐百姓群起而攻之,至少也會詛咒你頭上長瘡或腳下流膿的報應。
 
豬肉不敢吃,牛肉不讓吃,大唐人民難道不沾葷腥嗎?當然不是。前面說了,大唐人民都愛吃羊肉。
 
唐朝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時代,就連皇帝家都帶著鮮卑族血統,所以他們從來不排斥外來民族。今天西安的大唐西市、回坊上還可以清楚看到當年外來民族留在這座城市的印跡。
 
這些外來民族在當時有個統一的稱呼叫「胡族」,他們進入長安後,熱情好客又極具學習能力的長安人民,立即接納了他們和他們的風俗文化,整個長安一時盡颳「哈胡風」:胡人的打扮,胡人的舞蹈,胡人的喜好,當然也包括胡人愛吃羊肉的習慣。
 
《唐六典》有一條關於當時朝廷每個月向一位親王供給食材的記載,別的先不說,就看肉的供給,每個月「給羊二十口,豬肉六十斤,魚二十頭……」,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資訊,能讓我們了解在一家親王府的廚房,羊肉顯然占了好大的地盤,豬肉只有六十斤,半隻豬的體積都不到。這足以說明,羊肉在唐朝人廚房的至高地位。
3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