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尋與開拓:舞蹈家劉鳳學訪談

尋與開拓:舞蹈家劉鳳學訪談

  • 作者:李小華
  • 出版日期:2021/01/26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前言
 
劉鳳學的舞蹈能把人帶入一種
身體與精神完全投入的現象,
不需任何戲劇性的誇大,
也沒有過度的激情,
她是一位自然又神祕的創作者。
自然,是因為她從不為了迎合時尚的流行而創作;
神祕,是因為她對舞蹈動作與空間的感知非常敏銳。
 

「有人在下,我欲輔之。魂魄離散,汝筮予之……魂兮歸來,去君之恆幹,何為四方些?」一種孤獨又壯烈的感覺,撼動了我的全身,緊隨著群舞衣裙搖曳的身影、手執青赤兩蛇之巫師與摯誠膜拜的獻祭者。在樂聲引導下,我背負著一條長長的黑帶,步上了舞台。除了投射在我身上的強光,周圍一片漆黑,我默默呼吸著舞台四周的空曠,傾聽著自己跳動的脈搏。屈原的浪漫精神和劉鳳學創作的那簡潔有力的舞蹈語彙,兩者在我的身上糾結,我已分不出什麼是自己舞動的身體,什麼是與我共舞的黑帶,什麼是時間和空間,什麼又是劉鳳學或屈原的《招魂》,我只覺得自己舞出了一種理想和掙扎。以上是我演出劉鳳學作品《招魂》(一九七四)時的經驗。
 
劉鳳學的舞蹈能把人帶入一種身體與精神完全投入的現象(phenomenon),不需任何戲劇性的誇大,也沒有過度的激情,她是一位自然又神祕的創作者。自然,是因為她從不為了迎合時尚的流行而創作;神祕,是因為她對舞蹈動作與空間的感知(perception)非常敏銳。她能透視出動作與空間所存在的各種內外關係,並且把這些關係化為藝術表現的符號(symbol)。這些符號不但吸引人去想像、思考及尋找其存在的意義,同時也充滿了對時代、文化和歷史的情感。她的舞蹈時間感知,並不限於某一時段,而是與歷史連成一脈,所以看她的舞,常常讓人有一種超越現代和古代的感覺。
 
一九八四年,當她從英國回台北重建唐代的《皇帝破陣樂》,我是這支舞的表演者之一,也協助抄寫該舞的樂譜。劉鳳學不只對中國古代舞蹈有很深厚的認識,對古代的音樂也很有研究。我們在一起工作時,她曾不斷地解釋,如何從古代音樂的速度(tempo)去了解舞動時的質量感(dynamic content)。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