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8

回顧歷史,促成中華民國體制於台灣形塑、鞏固與深化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是毛澤東決定與蘇聯結盟,並同意支持金日成為統一朝鮮半島所發動的韓戰。毋庸置疑,韓戰的爆發,給予於國共內戰潰敗後逃往台灣、四面楚歌身陷困境的國民黨,一個重生與翻轉的絕佳機會,儘管死裡逃生的蔣介石,其所面對的挑戰,依然巨大與艱困。事實上,自從兵敗大陸轉進台灣之後,蔣介石一直期待著東亞地區爆發一場大戰,讓他有機會扭轉劣勢並且「翻盤」,重新回到中國大陸。一九五○年春天,從蔣介石與國府駐南韓大使邵毓麟之間的往來機密函電內容中,吾人驚訝地發現,當時台北為了設法讓美國改變其亞太政策,不斷試探各種方法,甚至包括由台灣派遣國民黨特務到板門店附近,企圖引發南、北韓之間局部武裝衝突,然後演變成為一場大規模戰爭等離譜想法。從台北的觀點來看,如果美國認定其必須保衛台灣,則必然將盡全力阻止中共渡海解放這座島嶼;如果遠東地區果真爆發全面戰爭,則華府將不會愚蠢地放棄台灣等沿海前進戰略基地。蔣介石與其核心幕僚最擔心的,是美方如果認定其沒有「保衛」台灣安全之必要性,則其下一步必然是致力於與中共維持穩定且良好的外交關係並推動貿易往來,這將意味著「和平」,對於退守台灣一隅、生死未卜的國民黨政府而言,「和平」卻是其所不樂見的。蔣介石渴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以挽救其絕望的處境,從其解密檔案中可以發現,韓戰爆發前數個月間,他不斷要求軍方僚屬準備各種方案,以備在戰爭發生時,派上用場。

韓戰爆發的消息傳到台北之後,蔣介石立即表示願意派遣三萬三千國軍最精銳部隊,在美國人所寵愛的孫立人率領下,開赴朝鮮半島戰場上與聯合國軍隊並肩作戰。當時向蔣介石獻上此計的,極可能是柯克,他力辯持反對意見的國民黨諸位將領,得到蔣介石的認可。台北的提議傳到華府之後,杜魯門總統最初反應相當心動,然而當國務卿、國防部長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一致表達反對意見後,他不得不向蔣介石婉拒。艾奇遜等人力諫稱,英國已經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國民黨斷交,貿然接受國民黨部隊投入韓戰,將導致盟國之間嚴重分裂,甚至可能誘使北京出兵朝鮮半島或者台灣。此外,如果台灣的軍隊投入韓戰,這將與美方執行台灣海峽「中立化」的精神相互矛盾,同時也違背了華府希望台灣不受韓戰波及的戰略目標。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