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2
【學習科學與哲學思維,可以改變日常決策】
對推理的研究,深深影響了我日常生活中判斷事物的方法。於是我也想知道,其他人在學校學習的思考模式,是不是真的會影響他們的日常思維。
事實上,大學課程確實會影響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而且往往非常深遠。邏輯規則、統計原則(大數法則、均值迴歸)、科學方法(探究因果關係時如何定義控制組)、古典經濟原理、決策理論等等,在在影響著大家如何看待日常生活的大小問題,像是怎麼談論運動競賽、什麼是最佳的徵才方法、甚至是要不要吃完難吃的餐點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
最重要的是,我們發現了要如何把這些推論規則,擴大應用在日常生活裡。其實,推論規則其實可以更全面有效地加以運用,關鍵就在於:1)學習如何用框架(frame)把待處理的問題建構起來,以便清楚看見各種可能解決方案的優劣,2)學習如何將待處理的問題加以編碼(code),以便讓解決方案可以套用到這些問題上。
書裡的每一個概念都和生活與工作息息相關。若在證據不足的狀況下妄下定論,我們可能會失去結交新朋友的機會;若高估第一手資訊,低估其他來源更完整、更重要的資訊,我們可能會無法雇用到能力最好的人;若不瞭解標準差與均值迴歸這類的統計概念,我們可能會造成財物上的損失;若不清楚稟賦效應這類的心理概念,我們可能會盲目緊抓著某些東西不放;若不知道沉沒成本這類的經濟概念,我們可能會繼續把錢丟在錯誤的地方;若不明白如何評判所謂的科學發現對於健康生活的詮釋,我們可能會攝入對身體不好的食物、藥物、維他命或營養補充品。
本書第一部份的主題是我們對世界和自身的看法,討論如何思考、如何出錯、如何修正,以及如何才能好好利用心智的「暗物質」──無意識(unconscious,有人會稱之為潛意識)。
第二部份的主題是選擇,探討古典經濟學家如何看待選擇,他們認為該如何選擇。本章也會說明為什麼現代行為經濟學所提出的實際行為決策,有時會比古典經濟學更為巧妙。這一章還會建議如何建構人生資訊,避免落入各種不同的決策陷阱。
第三部份的主題是如何更精準地分類世界上的事物,如何洞察事件彼此間的關係;還有一件同樣重要的事,就是如何避免捏造自以為存在、但其實毫不相干的關係。這章會檢視該如何偵測媒體上、職場裡與閒談時犯下的推理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