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5/5
國立藝術學院近十年未能搬入自己的校園,等於有家歸不得,師生上課寄人籬下,這是學生自嘲「有路無厝」、「遊牧學院」的一段校史。不過,窘迫的學習生活轉換個心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是以蒼穹為幕、大地為席,山川、市集為桌椅,社會的每個角落都可能成為創作的素材與展演的舞臺,苦中作樂,也能體驗殿堂高牆未曾見的藝術生活野趣,而這段在外漂流的教學生活,也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結更為密切。
獨樹一幟的高等藝術學風
國立藝術學院從創校開始,就堅持走自己的藝術教育路線,師生在美術、音樂、戲劇與舞蹈方面的創作、展演與教學,涉及的藝術內容與形式,各具主體性脈絡,各系教學模式與師生之間的互動也不盡相同。無論嚴謹或寬鬆,藝院的傳習方法與教學的核心,都是給學生更多自由思考空間,不被傳統或是狹隘的思想箝制,讓創作、展演,展現更多的可能性。更具體說,藝院這所「學校」以及在這所「學校」任教的老師,對年輕一代藝術科系學生最重要的影響,不在開設的課程結構與老師教導的技法,而是提供一個談天說地、無拘無束的平臺,以及「開放」的校風,教室內外,學生與老師亦師亦友地討論,學生之間也相互激盪,許多創作的靈感與作品呈現都是從這樣不經意的互動中產生的。
國立藝術學院開明的年輕老師與資質優異、帶有叛逆性格的學生,一起創造了臺灣高等藝術教育的新世代,也成為臺北藝術大學一段傳奇性的「上古史」。它的招生方式與考試內容異於大學藝術科系的招生傳統,間接改變了藝術科系考生的學習方向,也抵觸了傳統的高教藝術生態,而後的藝院招生就在單獨招生與大學聯考之間擺盪。因此,國立藝術學院──臺北藝術大學的校史就不單是一所藝術大學的歷史,它同時反映了臺灣的政治文化環境,以及在國家體制內的臺灣高等藝術教育生態。
共
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