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週年慶(止)
內容連載 頁數 1/6
第一章 儒學的脈絡性轉換與東亞思想交流史(摘錄)
 
黃俊傑(臺大特聘講座教授)
 
一、引言
 
20世紀以前東亞地區文化與思想交流頻繁,中、日、韓各國官員、知識分子、商人、僧侶等,常有往來互動,儒學經典及其文化,在東亞思想交流史中,居於重要之地位。
 
儒學傳統雖然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有一套完整的規劃,但「政治儒學」畢竟以「心性儒學」作為基礎,儒家相信世界的改變始於自我的改變。所以,儒家經典在東亞思想交流中,就成為乘載諸多價值觀的最重要平臺。日、韓、越各地人士,通過對於來自中國而作為他們的文化「他者」的儒家經典的詮釋,經由理解「他者」而更瞭解「自我」。但是,在這種思想交流中,經由理解「他者」而加深對「自我」的理解之過程中,儒家思想經歷過某種程度與面向的「脈絡性轉換」(Contextual turn),使來自中國的儒家價值,可以為日、朝社會所接受,並開啟儒學的新內涵,使儒家更能「風土化」(日語所謂ふうどか)於異域,王夫之(船山,1619-1692)詩云:「六經責我開生面」,此之謂也。
 
本文分析「脈絡性轉換」這個交流史的重要現象,扣緊以下三個問題展開討論:
 
1. 什麼是思想交流中的「脈絡性轉換」?「脈絡性轉換」的步驟如何?可分為哪些類型?
2. 「脈絡性轉換」造成何種效果?
3. 在「脈絡性轉換」過程中,有哪些中介人物?政治力在轉換過程中發揮何種作用。
 
二、東亞思想交流史中「脈絡性轉換」的步驟與「脈絡」的類型
 
所謂「脈絡性轉換」,是東亞思想交流史中屢見不鮮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不僅見之於東亞各國之間的思想交流史,也見於東亞各國與歐洲思想的交流史之中,這種現象可以再分為兩個細部步驟:(1)「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ation)與(2)「再脈絡化」(Re-contextualization),這兩個細部步驟雖然在理論上可以區別,以方便研究工作的進行,但是在東亞各國之間以及東亞與歐洲之間思想交流史所見的實務上,「去脈絡化」與「再脈絡化」常同時進行,一體成形,無法切割。
6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