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3/8
總而言之,十六世紀葡萄牙與西班牙往世界各地發展,構築了環繞世界的貿易網絡,之後又在亞洲各地建立的交易據點,也就是殖民城市的腹地奠定了殖民地形式的開發基礎。在中南美洲則是奴役原住民,後來引入非洲黑奴,並展開種植園形式的農業開發。接著在十七世紀,荷蘭、英國和法國亦一邊與歐洲各國競逐,一邊向世界各地發展,同時建立起做為世界經濟動脈的貿易網絡。
到了十八世紀,連接美洲大陸的世界貿易網絡出現變化。其中之一是交易商品的變化。截至十七世紀為止,就商品而言,世界貿易仍以奢侈品為大宗,生絲、砂糖、胡椒以及肉豆蔻、丁香等高級香料是主要的貿易商品,並以白銀做為支付工具。然而在十八世紀,棉織品、銅、錫等逐漸崛起,成為主要商品,過去買賣的奢侈品也逐漸開始走向量產,砂糖就是代表性的例子,交易價格也因此下降。正由於世界各地的產量增加,砂糖亦不再被視為奢侈品,逐漸變成一種大眾商品。從巴西製白砂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價格變動走勢,可看出白砂糖的價格在十七世紀中期大幅下降,十八世紀糖價低廉且穩定,幾乎沒有變動,直到十八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間,才因戰爭等社會混亂之故再次上漲,在此之前白砂糖皆處於穩定低價狀態。當然,糖價下降也代表了砂糖消費者階層的擴大。
另一項變化,是世界貿易的結構化,以及參與者的多樣化。所謂的大西洋三角貿易,即是在十八世紀形成穩定的結構。在此結構下,黑奴從非洲被「出口」至美洲,於種植園生產砂糖、咖啡豆、菸草和棉花等等,這些商品再出口至歐洲。從歐洲輸入非洲的商品則是武器等用具,以及來自印度的棉織品;而在非洲做為貨幣使用的印度洋產寶螺,也經由歐洲再度出口至非洲。當然,英國歷經十八至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已經有能力在國內自行生產過去仰賴印度進口的棉布,卻也正因大西洋三角貿易體系的存在,才能取得必要的原料棉花。
共
8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