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連載
頁數 1/5
為筆名致歉
和我同輩的寫作者,大概都使用過筆名發表作品,甚至取過許多筆名;有的筆名使用次數不多,少為人知,有的筆名使用一輩子,揚名於世,掩蓋過本名,也有乾脆以筆名取代本名,登記為身分證上的名字,如吾友王拓、林濁水、林雙不。
每個筆名無論哪種命運,命名由來,總有某些酸甜苦辣的「心情故事」。寫作者為自己取筆名時,對於不同語彙、字詞的選擇,或意有所指的象徵意涵,多少可以尋找到當時的思維背景與社會價值取向,若說不同筆名,承載個人或時代的歷史影子,的確有跡可尋。
我從初中二年級正式接觸文學,廣泛閱讀文學書籍,開始學習創作,並嘗試投稿,時值五○年代末、六○年代初,就像影藝界流行藝名,投稿者另取筆名蔚為時尚,我也不例外。
除了不自覺跟隨時代風氣,我探究自己的年少心理,既希望大家發現我的文學才華,卻又有些「假仙」,不好意思直接以本名露面,顯然也是很大因素。另外還隱含複雜的文化教養,深受當時風雅的「文藝氣息」所「薰陶」,潛意識中覺得自己的名字太土、太俗氣,上不了台面。
我們那個年代的台灣子弟,大部分女生名字,不外乎阿珠、阿蘭、阿美、阿花……,回顧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看過多少電影、電視劇中這些「鄉土人物」的名字,通稱「菜市仔名」,幾乎被形塑為三八、粗俗,乃至下等的同義詞。
中學時代學習寫詩,必然會寫情詩,有件事我印象至深。有位同寢室的同學寫了一首情詩,大家圍著起鬨,好美好浪漫呀!我也湊過去拿來看,記得其中幾句:
噢!蘇珊娜
昨夜我又夢見你
我的蘇珊娜
整首詩詩意經營得還不錯,可是我忽然想到,這位同學正在追求的女生明明叫做阿花,為什麼要改為蘇珊娜,我向原作者提出疑問,並建議他應該寫:
噢!阿花
昨夜我又夢見你
我的阿花
他略帶不屑的笑著說:你有夠慫咧!蘇珊娜才有詩意呀!
「平平」是女生名字,為什麼蘇珊娜才有詩意,阿花就「很慫」呢。
等到我們這一代、以及更年輕世代當了家長,為女兒命名:芷若啦!涵蓁啦!筱雲啦!有「氣質」多了,很少再聽見阿珠、阿花這些「鄉土」名字了。
至於男生的名字,「俗氣化」沒有那麼嚴重,不過,我的本名吳勝雄,同輩中叫做什麼雄的一大堆,隨便喊一喊就有一大卡車,總覺得太通俗、太普遍了,不夠「文藝」。
共
5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
頁